我上错了车,这趟车和我要去的广州正相反。

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下了车,雨花石,日记本,还有几件衣服全没了,特别是在上海给母亲买的一个时髦的塑料包也没了,心里空空荡荡。所幸钱还贴在胸口上,虽然不多,但心还不慌。候车室八面透风,在漆黑的夜晚,寒意渐浓。我蜷在角落里,听秋虫高唱,觉得夜很漫长。眼巴巴地看着远处列车头的聚光灯把希望带来,又载着车窗里的温暖奔向远方。直到第二天中午,终于有一辆南下的车慢吞吞地停下来。有人说这是闷子车,我不懂,也不管,反正不想再等,能走就行。不假思索地上了车,车门一关就后悔了。

闷子车就跟集装箱似的,平时应该是运货的,现在疏散学生十万火急,所以也派上了用场。关上车门,里面黢黑,黑压压的,男男女女互相挤着,坐在厢底,阳光通过两个没有玻璃的小窗射进来,很刺眼。那是仅有的换气孔,也不知道在外面漂泊了多久的青春生命聚在一起,那气味难以形容。车上没有水,但角落里有一个开放的马桶,我是后来者,留给我的只有桶侧的一方“宝地”。这让我哭笑不得。在大上海急得不得了,如今守着用不着。再说,众目睽睽,没有遮挡,也没法儿用。我背对着桶,仰着头,幸亏一天未进食水,否则早就吐了。在这趟车上才体会了什么叫慢车。一来是站站停车车让,再就是没点儿,有时刚启动又停了,也不一定是在站上。那时正常的秩序被打乱,人不团结,尽打派仗,管理混乱,也不知什么时候开,车上人心惶惶,”撞人了”,“撞车了”,说什么的都有。我憋闷得厉害,不得不挤到小窗口去大口喘喘气。就这么着又熬了一天,终于看见了希望——珠江大桥。

广州到了,火车在午夜进站,车门一开,疲惫不堪的革命小将活了,就像出笼的鸟儿,迅速消失在漆黑的暗夜。我对广州的了解少得可怜,只知道它的地理位置在大陆的南端,历史上的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事件离这儿不远。除了书本那点简单的知识,就是电影了,《甲午风云》《羊城暗哨》都是老百姓熟知并喜欢的。对于我,这个城市陌生而神秘。我朝一个灯火明亮的地方走去,“米粉”两个字映入眼帘。那东西雪白,像面条,一问才知道是大米碾成粉做的,一尝,味道真不错,辣椒刺激着碌碌饥肠,风卷残云,一大碗顷刻一扫而光。

接待站在露天,,一个中年男子问的话,发音怪怪的,像鸟语很好听,就是听不懂,我的话他也听不懂。交流困难没办法,表不再填,一张纸把我打发了。公交车早没了,住宿的纸条在手里攥着寻人打听,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人,深眼窝,大大的眼睛,矮矮的个子,看了纸条,连说带画圈,话还是一句不懂,手势给我转蒙了。最后急了,指了指他的平板三轮车,这回我懂了,开始我还犹豫,后来就豁出去了。上了车,老者风驰电掣,在黑暗的街巷穿梭,我蹲在车上,虽然重心不稳被甩来甩去,但也不敢坐,心情紧张,人生地不熟,谨防意外,时刻准备跳车。约摸一刻钟左右,车停在一个很气派的门脸前,“广东省民政厅”几个大字一下子让我安下心来。和老人告别,酬劳,他只收了谢谢两个字便疾驰而去。萍水相逢,急人所难真是活雷锋,他让我一直觉得广东人好,连听不懂的话都好听。

广州的饭菜量并不比上海多,而且更淡,还有点半生不熟。但是广州的风景好,街道整洁,店铺临街,开放式,甜食多。我买了两毛钱杏脯,好吃极了,一点不酸,吃了一周,吃一点,心里特愉快。此时的北京早已是冰天雪地,这里却是温暖如春。

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越秀公园。

这个公园很大,座落于白云山余脉的越秀山上,山不高,最高处不过七十多米。这里的历史文化厚重,古迹很多。古城墙、镇海楼、中山纪念碑,这些广州市的地标都在于此。由于对美术的特殊爱好,我在巨大的五羊雕塑面前伫立良久。这座雕塑是1959年完成的,出自三个雕塑家之手,由130块花岗岩组成,高达十几米。远远望去,一羊雄峙,孑然而立,健硕挺拔,口含谷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还有四只小羊在它的下方,姿态各异,活泼可爱。整座雕塑呈金字塔形,既稳固又精彩。这是广州的标志,它在告诉你这个美丽富饶的大地的传说。据说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海天茫茫,满目荒凉,人们终日辛劳却不得温饱。忽一日仙乐缭绕,有五个仙人身披彩服,骑着口衔谷穗的羊飞临而至,他们把谷穗赠给当地的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说罢腾空而去,留下五羊化为石羊。从此广州就成了富饶的地方,“羊城”、“穗城”就成了这里的代称。美丽的传说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精神营养。

在幽静茂密的山间林木中穿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有花香。忽然一座高墙挡住去路,看了说明才知道这是一段明长城。过去总以为长城属于北国风光,此地一游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抚摸着600多年的城砖,从斑驳的苔痕中回想:太平天国,虎门销烟,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广州起义。中国近现代的重大事件多在此发端,真可谓人杰地灵,这样的锦绣河山,怎容列强践踏逞凶狂?四方炮台,镇海楼,每一处历史遗迹都在述说着羊城的历史,三元里,金田村,镌刻着这里一代代铁血英雄的故事。这里是中山先生长期从事革命活动地方,“中山读书治事处”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居住过的地方。1922年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孙先生和夫人就是从这里脱险的,有一方碑刻,记载着当时浴血奋战的经过。中山纪念碑在山顶,上面镌刻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丰功伟绩。碑高37米,从碑内的旋梯而上,一二层可凭栏俯瞰,再上可凭窗远眺。碑基四面可见26个羊头石雕,象征着羊城,正面有一块7米高的花岗石,上书先生的遗嘱全文,整座纪念碑气势宏伟。我住的省民政厅的前身,据说是孙中山的总统府。庭院极阔,绿草如毯,漫步期间,望着他的铜像,解读着“天下为公”、“博爱”的匾额,心潮澎湃,耳边响起他振聋发聩的醒世恒言:“唯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

广州还有一个地方忘不了就是在黄花岗,在越秀区白云山南麓,这是又一处全国著名先辈英灵长眠的地方,可是我对它知之甚少,及至站在它面前,仰望七十二英烈的丰碑,抚摸着那一块块坚如磐石的红色的花岗岩,心里才受到无比强烈的震撼。

忽然,有一个名字跳入我的眼帘,林觉民,我的心一颤,是那个写下天下第一情书的人吗?模糊的记忆慢慢清晰,1911年4月底的一个夜晚,战友都睡了,林觉民彻夜难眠,作为同盟会敢死队的一员,在即将发动的起义中,他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于是他披上衣衫,在灯下提笔,在一方手帕上写下了“与妻书”。这是一封诀别书,那支笔有千钧重,那书中的每一句话让人泪目,心痛,不忍猝读,他的眼前是新婚的妻子情深意笃的双眸,多少回他们相拥相依,花前月下有过多少美好的憧憬,他们的宝贝就要出生了,他看得见妻子意映那双焦虑期盼的眼睛,听得见她的呼唤,然而他说:“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做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这样的诀别书,哪个人读了会不动情?哪个人不会从心底发问“这是为什么”?他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既是挚爱,又抛妻掷子舍生赴死,让人不解。读到后面,我们才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的形象。原来他的奋然前行、慷慨赴死为的是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他是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三天后,在攻打两广总督府的惨烈战斗中,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起义失败。他负伤被俘,宁死不屈,和很多敢死队的战友惨遭屠戮,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怀着对自由与民主的无限渴望永诀人寰。半年后,辛亥革命成功。中山先生对广州起义评价极高,称之为“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望着他在纪念牌坊上题写的“浩气长存”几个苍劲的大字,心潮激荡。抚今追昔,在沉思中谛听历史的回响。在串联中,我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民族精神的地标。于是我懂了什么是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什么是民族大义,“我以我血荐轩辕”,什么是前仆后继,生生不息,永垂不朽。

在这儿我做了一件出风头的事。一天,一个姓罗的阿姨找到我,知道我是北京人,普通话标准,她希望我能教来穗串联的师生唱唱歌,我很爽快,一口应允,她特高兴。晚饭后,天渐渐黑下来,我登上主楼二楼的阳台,好家伙,楼前广场的水泥地上黑压压地坐满了人,这让我一下子热血沸腾。没有麦克,罗阿姨简单地介绍了几句,我便亮开了嗓子:“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下面的人一惊,马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紧接着一呼百应:“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这是那个时候大喇叭里天天放的歌,人人都会,所以群情激昂,热情高涨。我又带着大家唱了几首毛主席语录歌,然后教唱了两首忆苦思甜的歌。“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地主不劳动粮食早已堆成山,耕种锄割都是我们自己干,五更起,半夜眠,一粒粮食一滴汗......”这是我离开北京第一次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前亮相。那时我十八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底气十足,共鸣好,音色也漂亮。在学校有演讲、指挥、演出的锻炼,所以在这里如鱼得水。下面的师生配合得极好,罗阿姨相当满意,我自己也觉得没给北京人丢脸,还有点自豪,兴奋得半宿都没睡着。如今,近一个甲子过去,那个夜晚的场面还忘不了。

在广州遗憾的是没有看见木棉花开,我知道木棉花血一样红,那是这里的英雄树,英雄花。我知道它的壮美,但我等不到来年三月。我带回了一把四弦琴,就是尤克里里。那音色特柔美。

学校又成立了新的红卫兵组织,大联合,复课闹革命,还要下乡去和贫下中农相结合。十二月下旬我乘京广线北归,在火车上,耳边还在回响着凌晨在常州听到的梆子响,济南动物园的虎啸,青岛的海浪。火车还是那么挤,这回我上了行李架,行李架的木条硌着我瘦削的肌肤特别难受,三天三夜后才回到寒冷的北京。走的时候只有夹衣,回来的路上冻得瑟瑟发抖。大街上还能看到不少红卫兵,他们穿着绿军装,举着红旗,疲惫不堪,但可以看出他们终于途步抵达了日思夜想的地方的喜悦。

大串联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中不可缺失的一页,这支队伍里的人主体是“老三届”,他们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是很特殊的一群人,他们读着《青春之歌》《红岩》《把一切想给党》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大。这群人捧着一颗赤诚的心,一腔热血,豪情满怀,党叫干啥就干啥,他们志壮凌云,革命理想大于天。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纯正,最能吃苦耐劳,隐忍负重前行,与祖国风雨同舟的人。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大城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了,祖国的命运就是他们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为祖国的需要而生的人,也是最能理解祖国的人。这些人如今已是暮年。但那是共和国永远不会忘却的优秀儿女。在优秀品格的雕塑上,那是新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杰作。

对于我,大串连其实就是走进社会的一个大课堂,我和很多人一样开阔了眼界,了解了社会,丰富了阅历,随波不逐流,在生活的教育中,祖国河山的壮美,仁人志士的理想美,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美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说正是那样的经历,成为了我后来“向美而生”座右铭的奠基。也让我更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我深深懂得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懂得了时间耽误不得,因此才有了后来一次次走上求学之路,如今退而不休,就是想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星移斗转,一晃儿六十年,往事如昨,心潮难平。

在成长中,没有人不经历风雨,任何一种回眸只为前行,只有从挫折与困境中顽强站立起来的人才会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与安宁。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同龄人,和关注那段历史的人。

 

                                                     

2024年7月8日于北京为之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