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龙的《中国式好父亲》是一部以事系人,以例说理,浅貌深衷,俗能通雅的教育学原理的演讲集——更具体一点说,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父教”这一分支的面向“父亲们”的讲演集。这本书选取了梁启超、宋嘉树(宋耀如,宋氏三 姐妹之父)、曾国藩、苏洵、司马光、颜之推、曹操、蔡邕、司马谈、孔子等从古代到近代的十位历史名人,每人系以其教子或教女的若干事迹,少则七事(苏洵),多则十四五事(梁启超、宋嘉树、司马光等),征引史实,娓娓道来,既讲故事又时见烛幽发微,颇有新意地演绎父教之道。

  据说正式出版时要配以彩色插图,以收现在大众喜读绘本之效,当会更显本书通俗传远的面向大众的特色。现在我只能先就文本本身,谈一点读后的感想,以为此书的序引。 


  第一,我首先要向作者表达一点读后确有所得,心存感谢的诚挚祝贺。我把全书一字不漏地细读了一遍,划了不少重点,略记了不少心得。真的得到不少启沃。算来我也是两个儿子的老父亲了,对于教子之道,不能说完全隔膜,但读了此书,仍然有老来方获新教之感。

  一是借此书重温了许多好父亲的名言嘉行,有些是过去有所闻见而不知其详,有些则是竟未尝闻见而觉新鲜,有意思。虽然因存了写序的责任感,一开始是认真严肃地翻读起来的;但读着读着却轻松起来,快活起来,竟有点回到少年时看小人书看得入迷的那种状态。这就是说,这本教育学(似乎是高深的专家之论)的普及读物写得很好看,很成功。这种面向群众的普及正确的父教的文章其实是很难写的。我感觉作者的心和读者是相通的,他讲述的态度是亲切的、自然的,有时还能把他自己也摆进去,将心比心的与读者交流为父之道。他讲的大多是历史故事,引经据典却能绘声绘色,生动活泼,易于入人心,且能通大道,把父教传统中满满的正能量讲得这样生动活泼,殊非易事;但他做到了,我想这是因为他能引古例今,有现实的针对性,讲的都是“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 


  第二,我想举例说明一下。这本胜义纷陈的书中的发覆觅真的殊胜之处,这是衡量一本征引史料编纂而成的普及性书籍是否有某些创新性的创作成分的标志。其实书中共10章,每章都有让我觉得新鲜的原创成分,我仅举书里最短的一章“苏洵”来谈谈吧。本章先从大家都熟知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的童蒙故事说起,但并不止于讲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而是推原论始,追本穷源引他父亲苏序宽纵他喜奇迹,好作山川游;再引苏洵的二哥苏涣循其喜游的天性,嘱他借游山川之机,去寻访苏氏一门的父祖相承的血脉胤序。逆而推之,“按诸谱牒,编次成帙,以贻后昆。”苏洵接受了父亲这一嘱托,开始了一段类似大史学家司马迁青年时代壮游天下的生活经历。这一经历必然要涉猎故籍,寻访故老,自然就会与读书渐渐结缘,为他更成熟时进入读书的自觉阶段,走向人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捩点作了奠基。所以当他首应乡试却名落孙山后,他才悟到他纵游阶段的读书,是杂学旁收,漫无统系,忽略了经典的研读,于是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当即取出《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立志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通儒学根本之道,这才是欧阳修在写苏洵墓志铭时所说的“年二十七,始发奋读书”这个历史故事的真正底蕴。

  可见,苏洵所谓“始发奋”,是指用心极专攻经典,穷思极研悟大道的真读书,是能训练自己成为用于“国之大者”的有用于当世的读书。这个著名的“二十七,始发愤”“彼既老,犹悔迟”的读书故事的底蕴,也由此得到新鲜而更具有启示意义的阐发。

  此章精义的发掘,还不止于此。循苏洵发奋悔迟的故事再发掘下去,带出了苏洵的父亲苏序的教子故事。苏序虽未读书求取功名,但这位“喜为善而不好读书”,热心族务。博爱于人而轻财重义的父亲,在苏洵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苏洵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看来苏序之父教的精义,就在一个“知”字。知子之性,率性而导之,知子之志在用世,便以身教影响之。这是一个知世道人心,有仁心善意的好父亲。这个蒙教、父教的历史故事,既上溯至苏洵之父苏序,又下传至苏轼、苏辙二子,作者拈出一篇不太为世人所知的苏洵教子的文章《名二子说》,还有也不太为世所知的独具只眼的明代大文学家杨慎对此文的评论:“字数不多,而婉转折旋,有无限思意,此文字之妙。观此,老泉之所以逆料二子终身,不差毫厘,可谓深知二子矣。”杨慎此评,捉住了苏氏家传父教中的一个知字,知子而施教,知子而听天性。名子为轼,轼之于车,不像“轮辐盖轸”皆有车的某种职能,而只是做为车的外饰物而存在;但这外饰物可以凭靠,凭轼可以高瞻远瞩,知道路之崎岖曲折,知前方之通塞顺逆,这就预知了苏轼踜蹭而旷达的一生。

  苏轼一生虽失意于仕途,终得意于文途。“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诗词如天籁之音,书法与绘画更是独步天下,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全能巨匠”(本书对苏轼成就的深入浅出的概括真是“简而要,切而当”,可作为本书语言简动而有概括力之一例,应予贞赞)。“若非凭轼远望,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能臻此高妙之境否?另一子苏轼之弟苏辙的命名,也准此而见知于其父。更深入一层的发掘,是把苏洵怎样对长大后成为文坛巨子的两个儿子实施知之以教之,知之共践行之的父教之道的生动叙说。原来,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也颇有父、袒之风,一度耽于纵情游乐。苏洵既知子之天性,复又知施教之智,藏书以引好奇之心;独学枯思无益,父子三人常常一起“谈古论今”,辨析史事,共论因果,沉浸在“纵目视天下,视 此宇宙宽”的读书格物乐趣之中。父子即同学,此中读书之乐,个中消息,不难知会。苏轼《夜梦》诗中,写他常回到童子时父亲课书未达,“起坐有如挂钓鱼的”的“怛然悸悟”的状态;苏辙则坦承“我性本疏懒,父母强制之。”这些有趣的孙辈的回忆,将这个广泛流传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苏氏教子的三代人的故事,像庐山三迭的瀑布那样,曲折三迭而下,演绎得活色生鲜。引人入胜,这正是此书的殊胜风景,能不令读者兴味盎然,流连再三? 


  第三,从本书写司马光一章开始,到颜之推一章而眉目清晰,直到蔡邕、孔子两章,通过对《家范》《颜氏家训》 到《女诫》、孔门庭训故事的正面介绍,本书的理论色彩逐渐浓厚,但对家教中的父教的阐述,并不是空洞宣示,而是学习上述各具特色的家教,父训著作的结构方法,以经典为纲领,以历史故事为镜鉴,以作育国之良才为旨归的写作思路,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一气,做到习惯须养成,道德要规范,人生尚指引,观世应通脱,把中国式家教、父教的精华与特色,智慧与方法,有条不紊,丰富多采地演绎出来,使这些理论性较强的篇章,随处可见智慧的灵光闪烁,大道的运行低回,而与全书的俗而能雅,近而能远,生动传神,诲人而不使倦的风格达到基本上一致。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感想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在一九一九年十月写的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怎样改革一下父子关系问题。鲁迅极为明达地说:“祖父子孙,本来个个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绝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个时间。”所以他提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把自己和读者都摆进去,说的不仅是父一辈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的事。反复申论、驳论、立论之后,鲁迅提出他的回答,“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总括大意,便只是从我们起,解放了后来的人……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之问,是百年之前,20世纪之初的世纪之问、历史之问,但也是现实之问。

  我看本书作者的本意,是想从正面入手,想树一些“中国式好父亲”的范式、榜样。以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父教文化中最具民主性的精华、最具中国式智慧的部分,回答“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的问题。我们现在应带着现代敏感和现实感,来读这本古代名人的历史故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庶几乎较好地回答鲁迅之问——虽然不会达到完美地回答的期望,但我们总在进化中,总在变革中,总在发展进步中,总在对共产主义社会制度遥遥有期的期盼中,总处在对父教家庭、社会制度、治国理政统一的探索和改善之中,希望是永远属于我们的!不是吗?是为序。 


  甲辰年(2024年)5月9日 于北京寓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