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老咸阳城的划分,利民村可不是一般意义的村落,而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老咸阳钟楼的周边。它东接仪凤南街,西到乐育南路,南邻渭阳东路,北邻人民路,南北宽约一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

  据社区的老人回忆,20世纪20年代,利民村只有20余户人家,人口百余人,后来从河南、湖北、山西的逃荒者流落于此。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入社群众已达300余户、1560余人。咸阳解放后政府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让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于是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以“利于人民”之意取名为利民生产队。

  咸阳牛拉鼓的历史比较悠久,它起源于秦代,当时作为战鼓而用,《诗经·大雅》中曾有“贲鼓维庸”的记载。“贲鼓”即是大鼓。古时打仗,也以鼓为号指挥作战,故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说。在西汉、隋、唐及宋明时代,牛拉鼓发展到了兴盛时期。那时,每逢皇帝登基或年节,京城长安都要张灯结彩,官社民间均有社火盛会。由于牛拉鼓秉承了秦汉雄风,体现了秦人的阳刚之气,民国之后关中民间一直盛行。可见牛拉鼓的艺术生命力是多么旺盛,不因时代变化而被磨灭,反而代代沿袭相传。

  利民村有一位老艺人叫郑明寿,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组织了一个“同乐会”的民间组织,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都举行游艺活动,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也就是现代人说的耍社火,建社前名为“西街牛拉鼓”,建社后改名为“利民牛拉鼓”。

  利民牛拉鼓有三大特色:大鼓、大舞、大阵容。鼓高220厘米,直径150厘米,为秦制高罐鼓。好似关中的热炕,比热炕还高,四五个小伙子是抬不动的,只好用一头健壮的秦川黄牛拉着,那鼓槌好似关中的棒槌,比棒槌还长。三个壮汉轮流上阵,气运丹田使出吃奶的劲,挥动粗壮的胳膊,一会抡击,一会滚击,一会单抛槌,一会双抛槌,刚劲有力似有“力拔山兮”之气,练达稳健似有“安如磐石”之势,飘逸洒脱似有“飞天”之韵,粗旷奔放似有“狂欢”之味,尽显关中汉子的粗犷和豪爽。那“嗵嗵嗵嗵"的鼓声,好似岩浆在脚下喷涌,震裂了冰封的河面,唤醒了熟睡的麦苗。

  大鼓的两侧是几十面中鼓。白牛皮、红梆子、金环子,鲜艳的红绸子挂在鼓手的肩上,鼓手身穿黄色的对襟上衣,头裹白色的毛巾,昂着头、挺着胸、拱着肚,好似怀着男娃的婆娘。随着鼓槌在空中翻飞,红缨子也翩翩起舞,身子忽左忽右、忽前忽后,脚步却稳健自如。那“咚咚咚咚”的鼓声好似春雷在天际滚动,抖落了树上的积雪,吹响了报春的号角。

  中鼓的两侧是百副铜铙,铙手们抖动双腕、张开双臂、扬起铜铙,铜铙在空中熠熠生辉,红绸也恰似莺歌燕舞,和着鼓声,那“锵锵锵”的铙声好似巨浪拍岸,似有排山倒海之势,令人热血沸腾、情绪昂扬。  

  利民牛拉鼓的演奏是刚、稳、逸、狂。刚指敲击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稳指鼓乐动作雍容稳健,张弛有序,层次分明,自然表露出淳厚质朴的性格;逸指动作潇洒飘逸,鼓乐者尤其是主鼓手的腰、臂、手、腕、头、眼神在千变万化的姿态中,形成和谐自如的动态美;狂指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泼辣。加之“三起三落”、“杀鼓头”、“单惊鸟”、“干鼓头”四个鼓头,“单劈”、“单槌”、“单过桥”、“双铃”四环花样,“干鼓舞”、“四季花”两大主调等十段曲子。利民牛拉鼓成为了传统鼓艺的精粹。

  老艺人郑明寿去世后,他的儿子郑志文(1945年生)接任了父亲的打鼓技艺,在继承父亲“十二花”的基础上,还创新了牛拉鼓的舞蹈动作,“刚而不蛮、逸而不浮、稳而不沉、狂而不乱”。其所创编的“霸王背鞭、童子拜佛、海底捞月、空中霹雳、大鹏展翅、千里走单骑、花槌、狂槌、蛟龙翻海”等80套动作(六招十八式),已记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还创立了一人多鼓、多人一鼓、多人多鼓的击鼓形式,并系统整理了利民牛拉鼓的全套鼓乐曲,分解出“牛拉鼓”的鼓、姿、舞技(即六招八十八式)并以书面形式予以说明,使咸阳牛拉鼓正式步入民间艺术殿堂,脱俗于一般简单的锣鼓队。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和不断实践,1982年后,郑志文入编《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届名人录》《中国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华人专家名典》等,号称“三秦鼓王”、“天下第一鼓”。2007年,利民牛拉鼓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省地第一批111-4),真正成为了咸阳的牛拉鼓。

  与其说利民牛拉鼓是关中“惊驱疫疠之鬼”的傩俗,不如说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呐喊,是大秦“挥剑东指”的号角,也是大秦子孙实现民族复兴的誓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