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当地方言称“灵源”,这大概是严田方言中“龙”与“灵”其音相通的缘故吧。

  刘禹锡有诗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龙”之地,当为有“灵”之所。因此,龙则灵也。

  又灵源四围皆山,有狮岩、界源、高墩、水牛冲等,群山拱卫,茂林修竹,溪水流碧,云雾缭绕,的确是世外桃源。故“灵源”之名,或许比“龙云”要来得更贴切些。

  灵源之名,跟刘达仙有关。刘达仙,名適,字志达,号松坡,龙云下村人。他性情恬静,隐居桃源,朝廷多次征召,他都婉言相拒。他曾经说:“我与热闹场中作一剂清凉散。”故又号“清逸居士”。在安福民间,达仙是个神仙般的人物,人称“刘半仙”。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至今为民间所津津乐道。在炀冈山上,就有神龟开眼、石马石裤、小江边插柳、袁州偷米果等遗迹或故事;在竹江灌溪,有“沙作陂”的神奇。

  话说,有一天晚上,正在炀冈岭水南庙中悟道修仙的达仙,掐指一算,发现武功山上有九龙作祟,于是腾云驾雾,挥起锡杖,念起咒语,想要把九龙赶到东海去。到了灵源,已是半夜十分,溪水孱孱,从界源流下,叮咚有声,顿觉饥渴难耐。达仙从腰间解下酒葫芦,仰脖豪饮,可惜壶中之酒所剩无几。忽然他灵光一闪,心想何不就溪水而饮。说干就干,只见达仙拧开壶盖,在溪水旁蹲下,舀满葫芦,摇上一摇,咪上一口,说来也怪,灵源之水兑酒,竟然妙不可言。喝着,喝着,达仙就睡着了。等他醒来,已然东方泛白。当他将龙赶到九蛇(在龙云东面)时,忽然鸡啼声声。达仙心想,不好,要出事了(因为御龙只能在晚上,要是白天,就不灵验了)。好个达仙,只见他对着九龙,轻轻吹一口仙气,九龙瞬间化成了九条蛇,这些蛇正吐着蛇信子呢。达仙又用锡杖一点,口中念念有词,九蛇顿时化成了九座山峰。于是,这里便有了一个地名——九蛇。因为在当地方言中“蛇”与“砂”同音,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九砂”。

  灵源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候是安福县城及庐陵一带人们去武功山的必经之路。文人骚客、香客信众,溯泸水而上,过纱帽潭,在江口登岸,或步行,或坐轿,在灵源留宿。第二天,又越界源,下浒坑,上武功。龙云,俨然成了去武功山朝拜之要冲。

  灵源之名,还跟行思七祖有关。在灵源有一座宝云寺,乃千年古刹,香火鼎盛,甚是灵验。行思,龙云下村人。幼有慧根,聪明伶俐,偶饮水酒,酒后读书作文,如有神助。他尤喜诵读佛经,所言颇具禅理,惊羡众人。其父觉得此儿与佛有缘,于是将其送往宝云寺出家。行思在宝云寺出家数载,沐浴灵源灵气,小有所成,于是下泸水,溯赣江,前往韶关曹溪,师从六祖惠能,终成青原行思。

  灵源,好山好水好风光,人杰地灵好地方。道佛双修,流韵绵长。而酒似乎又是其中重要的媒介。

  灵源的酒文化,厚重而悠久。烧酒、米酒,家家会酿。划拳估子,人人都会。到了过年过节,或者家有喜事,灵源的酒香便弥散开来。

  说到灵源的酒,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刘春生。春生年过五旬,其貌不扬。他年轻时是当地农村乐队的小号手,头脑活络,交游甚广。后来,他外出外出闯荡,学习酿酒技术。

  前些年市政府把井冈蜜柚当成富民产业大力推广,安福县的金兰柚种植面积达到了数万亩,产量近千万斤,于是从前年开始,金兰柚遇冷滞销,因此,金兰柚急需加大精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帮柚农消化柚子。刘春生嗅到了商机,立马回到家乡,开起了酒坊。

  春生的酒坊开在山腰处,门牌坊颇具特色,竹木结构,古朴自然,上书“三碗不过岗”,字迹雄浑遒劲。进门左侧为办公区,二楼为茶室和酒陈列室。巨型茶桌为一整块长方形木头制作而成,很有质感。在柜子上,整齐摆放着各式样酒。酒瓶造型别致,包装精美。进门的右边是厂房。走进厂房,酒香扑鼻,沁人心脾。一排柴火灶、几口大锅、几部蒸馏机器、一批系着红布的坛子酒等,映入眼帘。

  春生指着外面的铭牌说,他的酒坊是省市监局批准的示范单位,言语中满满的自豪。由于酒的质量过硬,销路挺不错的,年收入颇为可观。接着,他津津乐道地介绍起他酒坊的拳头产品来。

  黑糯米酒是选用本地生产的黑糯米精心酿制而成,口感细腻柔和,营养丰富,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柚惑酒则是一款果子酒,选用本地优质金兰柚,秘法精酿,口感清爽,不上头,无后劲,度数高。另外,他还与时俱进,陆续开发出猕猴桃酒、葡萄酒、拐枣酒、鸡公子(糖罐子)酒等系列产品。

  参观完酒坊,春生热情邀请我用午餐。菜是家常菜,酒是柚惑酒,我们喝得尽兴。吃一嘴,口齿留香;呷一口,余味绵长。唯一的遗憾,就是划拳估子,他不会。末了,他还送我一坛系着红飘带的黑糯米酒,真是盛情难却呀,我在心里真心祝愿他的酒坊越办越红火,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回望灵源,心中升起一缕酒香和仙气,仿佛自己也成了仙翁,有种飘然脱俗之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