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各位志愿军老前辈和各位来宾,下午好!

  首先感谢《战旗美如画》组委会的邀请,很荣幸参加由罗援将军领衔创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并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战旗美如画——18面战旗故事再现抗美援朝战场风云》赠书仪式暨读书沙龙。

  对我来说,今天注定会成为极不平凡、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

  因为415团一连和父亲倪恩善的战斗事迹,曾经在军博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展柜展示了三十多年,今天再次踏入军博,倍感亲切。

  还有一个原因是,能与书中这面旗帜故事的主创人员以及与47军后人在此相遇,也感到很亲切。听主笔《枪挑“开国元勋师”》的叶征主任介绍,不仅他是139师前身359旅的后人,他父亲从红军时期就跟随王震将军做警卫工作,而且415团政委刘玉堂的后人刘普雷、415团老团长、139师师参谋长杨德荣的后人杨志远,今天他们也都来到了现场,还有139师师长颜德明的后人颜凡强也参与了这面战旗故事的创作。

  当我拿到盼望已久、印制精美的《战旗美如画》限量版,尤其是读到描写415团一连——“二级英雄连”滚热发烫的文字时,仿佛看到了父亲和战友们与美帝侵略者殊死奋战的拼杀场面。

  415团一连是父亲参军入伍的连队,也是多次立功获奖的连队,作为红一连的后人只要一看见这面用生命和鲜血染红的战旗,心中就有种特殊的情感在涌动。如同国庆七十周年阅兵,从电视上看到战旗方队100面荣誉旗帜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其中一面志愿军139师415团一连“二级英雄连”战旗从我眼前闪过时,眼睛不由地湿润了,望着这面前辈用鲜血凝结的战旗,心情十分激动,感到兴奋、骄傲和亲切,同时对战旗背后的悲壮故事感到心痛、难过和不舍。

  415团一连是秋收起义“莲花一支枪”的老连队,是红6军团和359旅的老底子。部队番号从359旅717团一连到东北民主联军10纵82团一连,再到47军415团一连,在战火中成长,战斗作风特别硬朗。从四平保卫战到黑山阻击战、宜昌镇镜山攻坚战,再到湘西大渭溪遭遇战,父亲在红一连从一名战士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他率领着全连一路披荆斩棘、奋勇杀敌,连队先后被授予 “战斗模范连”“杀敌勇猛第一连”“南征满员连”等荣誉称号。同时也涌现出不少战斗英雄,如张连发、马忠庆等。父亲也被授于 “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先后荣立6大功、2小功、1次三等功,荣获毛泽东奖章一枚,1950年还作为47军战斗英雄代表,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从左到右:415团团长李洪杰、政委刘玉堂、副政委何智甫、后勤处干部崔洪武、军务股参谋王才)

  入朝后,作为营长的父亲,率领全营指战员参加了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战斗。在他的回忆里,1951年9月面对美军骑兵第一师的仗打得尤其惨烈。正像罗援将军刚才讲的那样:415团全团表现都可用“壮烈”二字评价,官兵们都拼上了性命,全团手持手榴弹与美军同归于尽的指战员高达25人之多。可谓是血战到底,群英辈出。

  战斗发起,连长于世明带着一排从正面攻了过去,与美军展开白刃格斗;战士苏双保端起机枪向美军猛射;一班长黄元玉用冲锋枪扫了一梭子弹,打哑了美军的重机枪。

  尖刀班七班长马忠庆看准时机,猛然将一颗手榴弹投到美军阵地前沿,迅速向美军的重机枪碉堡快速冲击。美军急忙调来一个班增援,子弹急雨般地打向尖刀班,两名战士先后倒下,马忠庆腿也负了伤。他咬紧牙关,在战友掩护下用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掉了美军的掩体。

  张连发带领尖刀班搜索残敌,在一个美军隐蔽部连续打死6个猝不及防的美军后,自己却被一颗子弹打穿了腹部,倒在了阵地上。

(副军长刘贤权(左)与139师师长颜德明(右))

  英雄们前赴后继毫不畏死,顽强地同敌人血拼到底。战旗虽已弹痕累累,却依然那么鲜艳,猎猎飘扬。

  战后仅红一连就涌现出“二级英雄”七班长马忠庆、战斗英雄连长于世明、副排长张连发等多名英雄,荣立集体一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英雄连”荣誉称号。这一仗,创47军入朝作战强攻美军阵地的首战胜利,创造了我军一个加强连歼灭美军一个加强连的典型范例,将139师“‘用莲花一支枪’把美军骑兵第一师挑于马下”的战斗口号变为了现实。

(415团指挥员阵中笔记)

  美军开始并不相信志愿军有这么厉害,居然以为是化了装的苏军在进攻。消息一传开,志愿军战士们纷纷在帽檐里写上“中国人”三个字。

  军长曹里怀在得知战斗胜利的消息后,当即开怀大笑,并连声称赞:“打得好!打得好!打得好!”

  就连很少表扬人的彭德怀司令员也破例评价说:“47军打得好,打得英勇顽强,作战很积极。”

  有一首歌叫《英雄赞歌》,有一个群体被称作“最可爱的人”,有一种精神叫“抗美援朝精神”。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但和平从来不是上天所赐,和平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能够生活在太平盛世,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志愿军” 把青春留在了那段激情燃烧的战火里。

  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战场上从来不是热血烂漫,而是残酷与悲壮;战场上也从来没有什么奇迹,所有的奇迹都是由英勇战士的血肉筑成;倒下的是躯体,不灭的是精神。

  我为我是战旗连队的后人而自豪,我为把战旗精神传承下去而备感任重道远。

  谢谢大家!


  倪建红

  2024年5月11日

本文作者倪建红(中)与志愿军老战士亲切交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