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树森先生之所以将他的这本诗集命名为《处女海》,我估计有两种因素。一是诗人的谦虚态度,大部分诗作出自诗人的创作初期;二是诗人曾经当过“海军”,这是诗人对海上军营生活的一种眷恋。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树森先生的《立春》一诗,应该是别具一格,不落俗套:“二十四节气中排行老大/首当其冲/温度渐渐回升/长眠一冬的动物和虫儿/懒洋洋的起死回生/二月的春风/吹起一阵阵鸟鸣/积冰开始融化/春水引吭高歌/举着浪花奔涌前行/仿佛听到了春的脚步/越走越近的足音/人们在这个古老的民俗里/开始‘打春’‘咬春’/愉悦一下/‘一 年之计在于春’的欢乐心情。” 

        诗人笔下的春色迷人,到处莺声燕语,田园满地花香,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明媚的春色,诗人感慨万千。阅读此诗,眼前出现一幕幕醉人的画面: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你还好么”,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人们在这个古老的民俗里,开始‘打春’‘咬春’,愉悦一下‘一年之计在 于春’的欢乐心情。”              宋先生的诗,文字并不像“春游芳草地”那么丰瞻华美,用辞也并不同“夏赏绿荷池”那般逸致闲情。但是全篇读来,就会有一种清雅脱俗的感觉,一边写景,一边写情,诗句简单明白。 

       《春天》的手法更加别具一格,宋树森先生是用尽了创作的心机。诗曰:“从旭日阳刚的嘶哑的喉咙里走来/比原唱更有韵味/柳芽如喙/啄破冬的禁锢/竖起了绿耳/小草被惊醒/探出头来/听得自由自在/春风追着歌声/吹皱一片绿海/春雨听得柔情似水/感动的泪流满面/只 有春雷咋咋呼呼/炸出了含苞待放的春天。” 

       开篇就给读者带来“春色将阑,莺声燕舞,淮河两岸桃红柳绿”的精彩画面。渐次绘出一幅春天风物。由所闻到所见,写出一片清幽。 

       与一般写春天风光的作品不同,此篇并没有在一开场就竭力渲染春天的气氛,这几句犹如画卷将展,虽然只是开头,已见佳妙。给人“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的意境之感。细雨迷蒙中,“从旭日阳刚的嘶哑的喉咙里走来,比原唱更有韵味,柳芽如喙,啄破冬的禁锢,竖起了绿耳”。 

        此时,这幅“春光图”也展开一半。前面句句写景,既不显得满怀凄怆也没有显得赏心悦目,仔细玩味,只能看的出一个“动”字,一个“跃”字。也许诗人宋先生是想给读者造出一个无比“动感”的环境,而更能显出起伏不定的情感吧。 

        后面几句却是从嗅觉得来。刚过清明,正是桃花杏花盛开之际,值此月夜,轻风送来花香,沁人心脾。由于是朦胧月色,红的桃花白的杏花自然看不清楚,只是“依稀”可见,而花香也只能感觉是暗中送到。作者在这里用的是白描手法,却极真实。 

        苏轼也用《蝶恋花》调,其下片就从李词脱胎而来。苏词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唐宋年间流行秋千游戏,富贵人家多设置秋千取乐。此时作者闲步水边,风声、月色、花香触动情怀、引起遐想之际,突然听到近处有妇女在打秋千,传来一阵阵轻声笑语。  

       不无二样,宋树森先生把《雨水》也写活了:一个喜欢流泪的节气/在“春雨贵如油”的俗语里/绵延不断/细细的密密的/抓上一把/从指缝间溢出/打湿了这个软绵绵的时节/撑起戴望舒的油纸伞/走出悠长寂寥的雨巷/看鸿雁由南北飞的冲动/雁翅却扇起了倒春寒/城里降了扬尘/空气变得清新/农村希望下大点/土地需要充足的滋润/然后准备春耕/待九九加一九/机耕满天吼/这柔柔的雨丝/条条有序的 排列/一注注一行行/是春天喜极而泣的诗句。 

        “从指缝间溢出/打湿了这个软绵绵的时节/撑起戴望舒的油纸伞/走出悠长寂寥的雨巷/看鸿雁由南北飞的冲动”,把“春雨”形象描绘的入木三分。这种句句加深,层层加重的复叠手法,将诗人的情感说的更为深挚。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藕》,应该是夏季的使者,而宋树森先生却用精心的笔墨将《藕》写的完美无暇:“没有像荷叶/撑着一把绿伞/招遥过市/也不像莲花/风情万种/盛开着美艳/摆上餐桌/是一盘脆响的下酒菜/只因多长了/几个心眼/被摁进泥水里/在黑暗中生存/自始自终坚守你的清白/即使挖藕人将你挖出/你也出污泥而不染/纵然将你掰开/对生养你的水土/也会藕断丝连……”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之后天气越来越热。诗人写夏天,没有直接表达,而是以一首“出污泥而不染”的《藕》衬托夏天的景致。 

       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天一般会出现对流天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而“藕”却很少因自然灾害而影响他的生长和丰硕,所以诗人笔下的《藕》是“自始自终坚守你的清白”的。 

          炎热的盛夏季节更会出现暴雨天气:夏至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诗人笔下的《藕》是“即使挖藕人将你挖出/你也出污泥而不染/纵然将你掰开/对生养你的水土/也会藕断丝连……”诗人笔下的“藕”是执著的,是忠诚的,是如一 的,是不二的。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溢满甜 

       我们再来看看宋树森先生的《立秋》,宋树森先生这样写道:“早 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公秋爽母秋凶/睁眼秋丢又丢/闭眼秋收又收/这是老祖宗对立秋的总结。今年是晚秋和母秋/也是闭眼秋和脱衣秋/虽然遇到了秋老虎/却不失一个丰收的好年景/热就热些吧/淌些汗晒成盐/世间的生活离不开咸/想着秋后满囤的稻米/农民兄弟们/心里溢满甜。” 

       这首诗写于2022年农历七月初十立秋日,这是一首田园诗,写 出了“世间的生活离不开咸”的生活哲理,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田园到处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秋天美景。“今年是晚秋和母秋,也是闭眼秋和脱衣秋”,点明秋天的气候特点以及秋色完美的情景,从秋天的闷热衬托出阳光的可贵。尽管是“立秋”时节,但仍充满盛夏活力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妙的田园生活的挚爱和眷恋。 

       再看宋树森先生的《处暑》,总是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立秋过后早晚凉/高温随着温度计的刻度慢慢下降/秋老虎的尾巴长不了了/水稻在田里低头沉思/偶尔有秋风掠过/发出窃窃私语/玉米风姿绰约/显露撩人的丰满/芝麻举起了酒杯/提前庆祝秋天的丰收/黄豆挺着 圆鼓鼓的肚皮/旁若无人/羞红了西天的晚霞/秋葵在人们的餐桌 上/正好下酒/这一天/人们在体验躁热后凉爽的感受。” 

       通览全诗,清新流畅。前半部写景,几可入画;下半部抒情,不流于旖旎,话语畅晓明白。 

       宋先生在诗歌中采用拟人的手法,给诗篇增加了美感:“水稻在田里低头沉思,偶尔有秋风掠过,发出窃窃私语;玉米风姿绰约,显露撩人的丰满”,诗人把“丰硕的秋天”写活了。诗人想象力十分丰富:“芝麻举起了酒杯,提前庆祝秋天的丰收;黄豆挺着圆鼓鼓的肚皮,旁若无人,羞红了西天的晚霞”,仿佛在短短的诗行里含有排遣、表白内心某种“兴奋”的用意。 

       最后两句是诗人耳目所见,情景交融,流转自然。诗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满园果香”的美景所感染。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游刃有余,恰到好处。对读者来说既是一番诱惑,也是一番感动。 

       您再看看,宋树森先生的《秋分》,“把田野里金黄的稻谷,吹得 摇头晃脑,也吹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一句农谚的锯子/把这一天的时间锯成两半/形成了对等/秋高气爽的日子来了/电扇和空调不再唱高调/正式下岗/短袖衫躲进衣橱/慢慢进入休眠/秋风习习/把田野里金黄的稻谷/吹得摇头晃脑/也吹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柿子树挂满红灯笼/像刚出版的报纸/登上了秋天的头条/金秋所有的消息/都应该套红.”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一句农谚的锯子,把这一天的时间锯成两半,形成了对等。”时节已过秋分,田园硕果芳香。信步亭廊,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思。诗人把惜秋、伤秋与怀人的思绪,融为一体。全诗写得轻柔纤巧,婉丽多姿。 

       此诗通过作者秋分漫步时所见的风光,表达了起伏扬抑的伤秋、相思情怀。全诗衬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写景鲜明,抒情真挚,读来委婉动人,艺术上确有非凡之处。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报膝灯前影伴身 

       宋树森先生的《白露》更有他的独到之处:“秋露晶莹的泪/滴落在草叶的眉梢/阵阵秋风吹过/露珠在叶尖上摇头晃脑/晃得暑气渐消/中午依然燥热/却有了早晚凉的说道/鸿雁拖家带口从北方/向着南方进行一场旅行/丹桂鼓起嫩黄的喙/喷洒一地花香/月儿渐次丰满/ 普照人间的团圆.” 

       这好像是一首抒情诗,写的是作者在凌晨出外漫步时的所见所闻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秋露晶莹的泪,滴落在草叶的眉梢,阵阵秋风吹过,露珠在叶尖上摇头晃脑,晃得暑气渐消。” 

       诗的开头就点明了漫步的时间和地点:水边平地,刚过白露的淡秋之际。作者兴许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白露中发生的故事而感伤,索性于凌晨出门跑到水边空旷之地单独彷徨。如“鸿雁拖家带口从北方,向着南方进行一场旅行;丹桂鼓起嫩黄的喙,喷洒一地花香。”这些应该是他的耳闻目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吹来的“白露”拦住而听不清了。“月儿渐次丰满,普照人间的团圆”,将“简约”二字锻造得极为出色。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朦胧胧,一个“丰满”用得形象而生动。“普照人间的团圆”不但形象鲜明,而且把“明月 照人还”的赏月心境也表露出来了。这两句,上句是耳闻,下句那么便是目见,行笔错落有致。 

       宋树森先生的《寒露》表达的意境更是形象逼真,畅如流水:“一听你的名字/就打了一个冷颤/南方已进入深秋/北方却穿上了冬装/秋风絮絮叨叨/讲述着越来越凉的童话/雁阵由北向南行进/抛弃了寒冷/排成一个大写的‘人’字/飞进了呼斯楞悠扬的旋律里/抒情了整个天空/枫树爬上山顶/踮起脚尖/像看音乐会一样兴奋/拍红了巴掌/几个老农/蹲在屋檐下/晒着秋阳/唠着农事/烟袋窝里冒着丰收的喜悦/田野里旋耕机铆足了劲/把新土一块块翻起/就像新郎刚穿的婚衣 /去迎接待嫁的麦粒。”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更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十月八日或九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所以诗人宋树森先生以“一听你的名字,就打了一个冷颤;南方已进入深秋,北方却穿上了冬装”的短短14个字,即将“寒露”描摹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不是让读者“不寒而栗”,而是让读者憧憬着“温暖如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