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堡位于咸阳古城子午线的北面,是依咸阳头道塬而建的自然村落。她最早的名字不叫杜家堡,而叫下车村,要说这下车村的来历,就不得不说咸阳塬上的周陵。

  华夏文化是黄帝肇始的,被尊为中华的“人文初祖”,完善的华夏文化是在周朝建立的,所以孔圣人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乎咸阳塬上的周陵(秦公陵)也像桥山的黄帝陵一样,受到后世的尊重和重视,每年当政者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社会贤达也广泛参与。

  据说祭祀周陵时,为了彰显对周王的尊重,距离周陵十里处,武官必须下马,文官必须落轿,然后步行至周陵。出了咸阳古城的北门,路过的第一个村子正好距周陵十里,因而这村子就被命名为下车(ju)村,也就是现在的杜家堡村。这儿还有一个关于下车村的故事:清朝时有一个官员奉旨前来祭拜周陵,到达此地后下轿步行,由于下车村位于咸阳塬的半坡上,行走十里,黄土飞扬,于是满腹怨气,祭拜完周陵后,便随口说道:“吾等所祭无非一堆黄土而已。”此话正好被看管周陵的姬某听到,随即上奏朝廷,奏章中写到“脚踩黄土地,奉旨祭先贤。甩手走御道,仰面笑君王。”此官员回至半途,就接到圣旨,被罢官杀头。

  清同治元年(1862),由于咸阳回回事变,村民或死伤、或逃亡、或迁移,下车村人去村空,土地荒芜。清同治三年(1864),地方政府鼓励各地移民来咸耕种生活,杜姓人家就在此重新安家,开垦播种,遂改村名为杜家堡。此后百余年间,不断有其他姓氏家族迁入,村庄不断发展壮大。也有人说这个杜姓人叫杜文秀,是一个乡试未中的秀才。由于时间久远,史料也没有记载,姑且作为一家之言。不过从杜家堡后来的发展史来看,这个杜姓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位秀才。

  也许受周礼文化的影响,杜家堡人非常重视教育。清朝时,杜家堡就开办了村私塾,培养出了清末民初毕业于朝阳大学的胡静儒和山和轩等优秀人才。1935年,杜家堡联合附近的八个村子,在中五台道教圣地创办了联合小学,由杜家堡村民山和轩和儿子山静安等执教,并将捐款者姓名铸在生铁方旗杆上,以表彰他们崇文重教的功绩。1940年以后,又推荐杜家堡村民胡振川执教,并负责学校的管理事项。解放后,杜家堡又联合比邻的张家堡,在两村路旁的大庙办起了1—4年级的小学,教师由政府出资公派,吃饭在学生家共送,轮流一家一天。1954年,由于中五台损毁,杜家堡又联合周边的村子在原址上办起了北郊联合小学,学校开设一至四四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1986年,杜家堡村与咸阳师院联合建成了师院附属中小学。

  也许受杜家堡崇文重教的感召,1946年,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校址在咸阳县治北门外,也就是李家堡的南面,这是咸阳地区的第一所大学。1958年,在西北工学院的旧址上,国家创建了西藏公学,这是西藏解放后国家在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1978年,在杜家堡村的北面,陕西省政府又创办了咸阳师范专科学校,这是咸阳境内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这样杜家堡受到了多个高等学府几十年从头到脚的熏陶,更有了书香之气。

  截止2021年,杜家堡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员有32人,考入各类大专院校的近200余人,其中7人获得了博士学位。村里对大学生实行奖励政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凡有考上大学者,都会集体放映电影以示奖励和庆祝,2000年以后,凡被高等学校录取者,村里都给予本人 500-1000元的奖励。

  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1954年成立初级社时,杜家堡就成立了秦腔剧团,排练演出了《梁秋燕》、《四女拜年》、以及自编节目《除四害》、《介绍农业丰产经验》等。1957年高级社时,杜家堡又成立了豫剧团,演出过眉胡《秋收场上》、现代样板戏《红灯记》、古装秦腔《借妻》、《盗墓》等。特别是1969年到1970年,演出的歌舞剧《白毛女》轰动了咸阳市。现如今村里还组织有秧歌队、锣鼓队、社火队、走秀队、健身队等。尤其让人感动的事,杜家堡有自己的画家、书法家、作家、诗人,《杜家堡诗词集锦》,更彰显了杜家堡的书香品味。

  杜家堡的日子红红火火,杜家堡的生活精彩纷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