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坐落在江西省于都县城渡江大道东门渡口,宽大的道路笔直向东,绵延数千米,可见总占地面积约200亩的新纪念园区。

  新园区始建于2009年,中央红军长征在于都集结出发75周年之际,于都县委、县政府为缅怀先辈伟绩、弘扬长征精神,投资数千万元对原“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周边进行扩建,成为了今天焕然一新的国家级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这是一个4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由游客服务中心、小广场与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也称为“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重点展示园”)等地标性建筑群组成,周边紧挨着长征大剧院、长征学院、长征源红军小学、胜利大桥、集结大桥等相关建筑。贯穿园区的步行道像一条飞舞的红飘带将各部分景点连接为一个整体。


  一、主题雕塑

  通过园区入口身份验证栅栏和门楼,便来到入口小广场,广场中地面上的五颗大五角星,突出于地面,自西向东依次竖行排列,直指向入口处的第一座主题雕塑,五颗五角星寓意丰富而深远,五星红旗里的五颗星原本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全国各族人民。而在这里不仅如此,也许还象征着从于都走出的五百多位共和国将帅,或者象征着从这里出发的第一、三、五、八、九军团的所有红军将士。

  主题雕塑高度约7.5米,底座是一个长约11米,宽约6米,高约1.4米的梯形台面。整体皆为岩石原色,素朴刚毅,庄严静穆。整座雕塑坐南朝北,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的朝向一致。

  在雕塑中间的“船帆”上横行写着:“长征从于都出发”。在底部基座西面横写着两行红字:“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Memorial Garden for the Long March Starting Point of the Central Red Army”。底部基座东面则用红色中英文刻写着:“一九三四年十月上、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等领导机关和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来到于都县城集结休整、补充待命。十七日至二十日,中央领导机关即中央红军八万六千余人,从八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值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七十五周年之际,为纪念长征这一举世闻名的壮举,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特建本园。”(英文略)

  梯形台面上方的主题雕塑分两部分。西面的主题“渡河出发”,呈现的是当年中央红军队伍夜渡于都河的情景。雕塑造型:在渡船浮桥上站立着的十位红军将士和一匹战马。战马微微抬起前腿,呈嘶鸣状。其中一位半蹲下来捆扎绑腿的绷带,脚旁放着一盏马灯,还有一位战士手拿木板,半蹲着搭设浮桥的姿态。雕塑简朴逼真、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十位不同姿态和神情的红军将士,每一个人物轮廓清晰,神态细腻,浓眉大眼、棱角分明、荷枪实弹,精壮勇武、英姿飒爽,给人以饱满的力量感和正义感。十位红军将士体态和站姿各异,身高均在1.5-1.9米之间,与真人一般大小。

  东面的主题“依依惜别”,展现的是当年于都人民百姓依依不舍送别出征将士的情景。细致入微地雕刻了六位红军将士、以及一位老妇人、两个八岁左右的孩童和一个提着挎篮的年轻女子。这些红军战士是当地百姓中老人的儿子、孩童的父亲、年轻女子的丈夫,人物表情凝重,离别在这一刻既意味着牺牲和悲苦,也意味着光荣与伟大。

  距离这处主题雕塑约二百多米远,向东穿过一片修剪齐整的花圃和绿树成荫的长廊,沿途经过集结广场、长征书卷、望红亭、长征纪念树,就来到了纪念广场,巍然矗立在眼前的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了。


  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走近纪念碑,碑身中心刻着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11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碑身中央顶部是双面圆形的立体党徽,鲜红夺目,镰刀斧头的设计寓意工农联盟政权创立的宗旨。碑身高19.34米,碑身小底座边长10.18米,寓意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中国红军队伍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集结渡河出发,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场史诗般的远征。碑身为简洁的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碑身的船尾朝南,面对于都河,船头朝北,面朝陕北方向,与数万公里外的陕西省革命老区延安市吴起县吴起街道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区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遥相呼应。这既是革命的丰碑,也是新长征启航出发的深情召唤!

  纪念碑底部的大碑座分两层垒起来的长方体,第一层底部基座高约90厘米,其上第二层的大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巨型浮雕,均长约11米,高2.6米。分别以“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倾情奉献”为主题。大碑座周围留有数米见宽的环形台面,台面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石板画。

  整座纪念碑的南面被半圆弧形围栏环绕,东、西、北侧各有九级台阶,往北走下台阶,可见纪念广场中心地面上有一幅直径约8.6米的正圆形地图。镌刻着巨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1934年秋-1936年10月)。图中用红色醒目标记从瑞金到陕北的沿途地名,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同名长篇历史小说中将此路线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

  当时为了隐蔽红军战略转移的意图和行踪,保存党的革命火种,避开蒋介石的武装围剿,红军展开多路作战的战略部署分散敌人火力。军队的分合聚散、排兵布阵随着瞬息变化的战争形势,不断进行着调整。从地图中可见,长征队伍经过的大多是人迹罕至、地势险峻的无人区,有高山峡谷、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沼泽湖泊等各种复杂的路况。敌人的追击封锁、物资的紧缺匮乏、人员的疾病伤亡,路途之艰险难以想象,前途生死未卜,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绝处逢生,获得革命胜利的转机,一切都是未知数!尤其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强敌凶残无比的围剿,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红军将士们的生存极限!但长征沿途的百姓们却笃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走革命道路的决心!刀山火海,流血牺牲,万死不辞!

  这就是红军将士们与力量悬殊的敌人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殊死搏斗,历经千难万险,以血肉之躯淬炼锻造成伟大卓越的长征精神,创造人类战争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反败为胜、逆袭成功的奇迹!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

  往东台阶下的左侧是一面石制的红色党旗,题写着庄严的入党宣言(誓词)(略)。

  环绕着纪念碑南面周围的是一圈半圆形围栏,每间隔约1.6米有一个小型的圆柱体祥云柱(直径约17厘米,高约23厘米),共计34个。围栏自西向东间隔镶嵌着10块长约100厘米,宽约35厘米的浅浮雕石板画,首尾两块石板画正面分别刻画的都是党徽,背面则分别刻写了两位中央领导人的诗词。

  第一块在围栏右侧(西面)镌刻着解放后第一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首诗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

  最后一块围栏左侧(东面)则镌刻着叶剑英元帅在1962年建军节前夕,为了缅怀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而写的一首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前两句描写了红军夜渡于都河的情景,后两句引用了燕国人高渐离,在易水河畔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的历史典故。中间八块依次是八个渡口的风景石板画:石尾渡口、鲤鱼渡口、孟口渡口、西门渡口、南门渡口、东门渡口、山峰坝渡口、渔翁埠渡口。

  碑座的正面,北面浮雕主题《渡河出发》,雕刻的人物不仅有二十余个或挑着箩筐、或推着单轮车、或牵着战马、或扛着枪支装备的红军将士,还有一户人家扶老携幼与红军将士握手惜别的场景,再现了当年在渡船浮桥上难分难舍的亲情和军民情,离别的悲苦刻在每个人物的脸庞上,栩栩如生,恍如昨日。整个画面共计34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其他物件。

  碑座的右侧,西面浮雕主题《倾情奉献》,呈现的是于都县百姓们报名参加红军,踊跃支援前线的场景。老百姓们背着粮筐、门板、床板,来渡口搭建浮桥。他们穿着草鞋,肩挑箩筐、手提竹篮或手推单轮车,载着各种物资来到报名处,每个人物的脸庞都质朴方正,神色坚毅笃定。画面中刻画的老人、幼童、年轻或年迈的妇人及青壮年等大大小小的人物共计40人。

  碑座的左侧,东面浮雕主题《集结于都》,刻画的是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集结于都,准备渡河的场景。画面雕刻了26个红军将士及两匹战马,他们有的头戴斗笠,有的蹲下整理药箱和炸药包,有的骑着高头大马,有的高声呐喊,振臂呼号,有的握手言谈,有的匆匆追赶前方的队伍,大部分人物是侧身的站姿,大多都扛着大刀、枪支或挥舞着红旗,在队伍中前呼后拥的情态,每个人物的表情或姿态形象逼真。

  整座纪念碑采用的是岩石原本的灰白色,显得格外素洁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碑座的背面,南面镌刻着金色碑文说明立碑缘由,与主题雕塑上刻写的内容基本一致。碑文的左下角有几行不易看见的纤细金色字体,备注着:碑体的原创设计者:朱寿福(于都县城乡建设局),碑座浮雕的原创设计者:刘世群(赣南师范学院),竣工时间:2009年。


  三、长征第一渡(渡口)

  离开纪念广场,走下九层台阶,往东徐行大约50米来到了长征第一渡渡口,渡口河岸左侧有一整块高约2.6米,宽约1.2米的不规则天然圆石,上面用红色拓墨题写着“杨成武”将军“1983年12月”的行草题字,以及“长征渡口”几个红色大字。入河口右侧是一棵高大的榕树,入河口下行十几层台阶就踏上了用小木舟连接并铺上木板搭建的河面浮桥(仿制品)。另一侧沿街的初心大道上,有一棵65岁树龄的香樟树,高大的树干枝条上垂挂着几十条与长征有关的诗句灯带,每到华灯初上之时,橘黄色的灯带上,句句诗词、字字闪耀着温暖柔和的诗意。

  离开渡口,只需往东走五米,在曲径入口处右侧花圃里,可见两块长方形大理石碑刻,碑文注明了立碑的省级、国家级各单位的相关说明。沿着曲径向前再走约五米,可见曲径入口处左侧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中英文简介(略)。

  离开渡口往东徐行,穿过这一段约50米的曲径,就到了“长征源-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门前。这段弯曲的小路沿途花圃内,种满了桃树、榕树、铁树、桂花树、山茶花、棕榈树等多种绿植花木,沿着河岸外围这一侧是一排十几米高的松柏树,如同护卫队,将花圃和纪念馆前的风景守卫起来。沿河岸修建了绵延数十里的健康步道和长椅,方便市民们晨昏锻炼、散步、休息之用。

  纪念馆前左侧,往北方向矗立着一座“中国航天CZ-5长征五号”火箭模型。以长征之意命名火箭名称,寓意着中国的运载火箭事业会像红军长征一样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象征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于都时曾说过:“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四个“不要忘了”的嘱咐至今仍旧记忆犹新,如在耳畔回响。

  纪念馆门前正对着一个直径约8米的圆形花坛,花坛中央是一整块圆润但不规则的巨大黄石,石上正面写着:“长征源”三个大字,背面刻写着周恩来的拓文题词:“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绕过花坛,拾级而上(7+5+7+5)24层台阶就可以进入纪念馆参观了。


  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纪念馆,是截止到目前(2024年)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采用文字、图表、照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直观展示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胡锦涛、贾庆林、李长春、尉健行、贺国强、吴官正、黄坤明等先后来馆视察指导。纪念馆也被评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有效发挥了积极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入馆门口的右边墙上题写着波澜壮阔的《七律·长征》,用黑色行草书写着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情壮志与非凡气度。左面墙上是一幅红军渡河时军民送别的工笔白描画,线条简洁流畅。

  穿过身份验证栅栏,可见一楼序厅里有一整面长达25000毫米(即25米)的半圆弧形大型黄铜色浮雕墙,浮雕共呈现了五个场景。浮雕前陈列着习近平2019年5月20日来此视察时进献的花篮(复制品仿真花),据悉有25朵玫瑰花和367朵香水百合,寓意从于都至陕北吴起镇的二万五千米路程走了367天。花篮左右各整齐摆放着九盆绿植,一色的洁白圆桶形落地花瓶,花篮前方地上平放着一块长方体石块,上面印刻着三段“前言”文字。

  黄铜浮雕墙背后是“长征出版物博览中心”。在右侧入口处有一个小小的读书休息室,在休息室门口往里走,是一个VR影音室。在这里可以借助五块电视显示器,体验360°沉浸式全景观影。右面墙上挂着十幅巨型照片,展出了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视察访问的珍贵图片资料,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摘要。序厅主题为“永远的初心 领袖的叮咛”。

  穿过影音室,可见左边墙上展出了部分红军长征期间的日记(仿真品),选择了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重大历史转折点的真实日志。例如:第一天10月16日,星期二,农历九月初九……前四篇日记是十六至十九号在于都发生的部分史实,每篇日记旁都配有小幅油画。左面墙上的这部分日记内容绵延了十几米,这些珍贵的文献文档物料,为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提供了详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继续往前走,右边一整面墙的长征书籍展柜,展出了与长征有关的重要典籍或著作,以及与党史相关的部分著作。

  一楼序厅只展出了少量文物。例如:有黄经耀将军生前用过的马褡子、老花镜;有谢明将军生前用过的冬棉帽;有曾雍雅将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军衔命令》以及他用过的作战指南针和军帽;方槐将军用过的党费证(复制品)、方槐将军的回忆录;丁盛将军生前用过的拐杖;有曾庆良将军生前用过的夏军衣及一些著作《烽火年代》《谢正浩将军著作集》《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张耀祠回忆录》等等。还有一台红军长征期间使用过的早期报纸印刷机(复制品),在墙面上还展出了部分报纸样刊,蓝黑色油墨印刷的字体清晰可见。

  原纪念馆一楼序厅曾经展出过在于都留下过革命足迹的共和国将帅们:毛泽东、刘伯承、彭德怀、朱德、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陈毅、林彪、谭政、陈赓、黄克诚、罗瑞卿、张云逸、萧劲光等五百多位将帅率领数万红军战士在于都集结出发,从浮桥渡河踏上史无前例的漫漫长征。共计534位共和国将帅曾汇聚在于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走向革命的道路。其中包括16位于都籍共和国少将,在这些少将中,有些人参军时才十四、十五岁,有一位参加长征的红军少将入伍时年仅18岁,与现在的初、高中生年龄相仿。于都籍青壮年先后参加红军的人数共计约6.8万人。

  一楼序厅的左侧拾级而上,就来到了二楼主题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对长征著名的一段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在出入口处是一幅一整面墙的巨型油画,主题是“红军长征出发前夜渡于都河”的场景。

  二楼展厅展出了红军长征从于都集结出发的历史,内容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第二部分是《中共中央秘密准备转移战略》;第三部分是《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集结于都》及实景长廊;第四部分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以及一系列大型实景设计;第五部分是《永远的长征》。展厅出口的结束语引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长征再出发的重要指示。

  二楼展出的革命文物丰富,有不少是于都县革命后代或烈士家属捐献的珍贵遗物。在五个展区里,还展出了不少珍贵的图纸和部分微型沙盘。

  展区里有一处特别的设计,用80双草鞋(复制品)拼成的“草鞋地图”,其中北京和于都分别用大小红星标示,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之际的设计展品。第四展区不仅有大量的油画,而且精心设计了三处实景长廊区和一处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大型实景区。

  实景一:《送郎当红军》的立体人物雕塑,展示了于都百姓中老人送别红军儿子、妻子送别红军丈夫的场景。

  实景二:陈列的有于都百姓打制草鞋工具和制作草鞋的场景,苏区人民为红军加工粮食用过的风车、土砻。红军战士和伤员暂住于都百姓家中的房屋陈设等。

  实景三:《红军修建浮桥夜渡于都河》连夜临时搭建浮桥的真实场景。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央红军各路军团汇入长征途中的时间和地点各有不同,另外的第二、四、六、七军团兵分多路往湖南、福建等南方八省,以及部分留守赣南开展游击战,牵制国民党军队的后卫队伍都属于整个战略转移的战斗部署。为了实现战略转移,当时中央苏区做了一系列周密计划,包括:扩充红军队伍,筹集粮款,组织集结休整,军事战略上改组改编军团、开展游击战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突围转移,中央后勤机关及红军部队后勤机关都先后搬迁到于都县,与留守在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坚持斗争。毛泽东先后11次来到于都,调查指导工作,长征前夕居住在县城濂溪路48号的何屋(当时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1934年10月,从前线撤退下来的中央红军正规部队完全集中在江西南部于都附近时,长征的命令才发下来。”因此除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和长征胜利终点站陕北吴起镇和甘肃会宁以外,于都是整个长征前后最重要的据点之一。

  据史料记载,1934年各路红军队伍集结于都后,须在10月17日至20日的三、四天内迅速修建浮桥渡河,时间选择在下午5点半以后开始,在次日凌晨六点前拆除。有着30余万人口的于都县城在那几天里出奇的静默,因为红军队伍里有自己的家人、亲人、爱人、孩子。于都百姓像遵守生死契约一样默契配合,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并把这当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使命。在马灯那如萤火虫般微弱的灯光掩护下,在宽约600多米、深约1-3米的于都河上,同时即拆即建临时浮桥五座,共架设浮桥15次,总计渡河点17个,共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动用了成千上万块木料。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真的是倾尽所有,全力支援红军,几乎将家中所有门板、床板、店铺板、瓜棚架、桌凳板材等一切可用的材料捐献出来,可依然不够。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连自己准备的棺木板也拆下来捐了出去。直到护送所有红军队伍渡河完毕。

  不仅如此,苏区人民勒紧裤带,节衣缩食,为了确保红军的物资供应,筹粮筹款。据不完全统计,于都县共计筹粮7939担,菜干150担、草鞋8400双、筹款62500元,还收集了大量子弹壳、铜锡、土硝、废铁等兵工材料给红军使用,确保红军的物资供应。而在送走红军长征队伍后,五个月内于都县被国民党残杀的革命党员、干部、群众3000余人,烧毁房屋5000多幢,在敌人反动派血腥镇压下,于都百姓和留守下来的党员干部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革命史诗。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和中央第一、二纵队,共计86859人。其中赣南籍红军占65%,约6.3万余人!


  五、国家文化主题公园之1934街区广场

  走出纪念馆,在喷泉池左边的“游客中心”也是“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与纪念馆中间的楼梯往上走,是新建的“燎燃1934街区”广场,街区广场右边下方临河处藏有两层小楼,一层有几个功能室:长征研学大讲堂、文艺文化活动小礼堂、非遗小剧场、“长征文旅集结号”文创小卖部、长征源主题邮局。二层有一个茶餐厅和一个燎燃城市书房。书房约500平方米,室外是美丽的江景,室内是具有长征元素和红色文化主题风格的新型公共读书空间。为满足市民与游客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开放、共享、便利、免费的阅读服务。

  为迎接2023年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于都县委、县政府投入相应资金继续将纪念馆后方的园区进行了扩建,开辟了百亩草地、沙地、绿植等基础设施建设,俗称“于都的大草原”,成为了县城内难得辽阔的休闲区域,目前处于待开发和建设中。整个大草坪上只保留了一棵巨大的榕树,夜晚缀满美丽的灯带,白天一大片绿草地映衬着蓝天白云的画面纯净清新给人一种难得的浪漫清雅的意境美,是年轻人摄影、拍照首选的取景地。

  这里不仅为广大于都市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休闲活动场地,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纷纷来此驻足休憩。场地面积空旷开阔,未来可为各种全民性的大型活动提供场地。可开发利用的功能会更加多元化。比如:服装秀、音乐节、非遗技艺展览、文创交流会等等活动。值得期待!

  大草坪的右侧转角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八个“白色双子星玻璃帐篷”,就是目前已建成的“八大馆”。分别是全国馆、江西馆、湖南馆、红色旅游线路馆、红色演艺馆、红色数字科技馆及两个红色文创馆。展馆附近的“星光集市”,每到特定的节庆日,县有关部门都会组织活动,吸引市民来此游园、散步,丰富市民生活。


  六、长征大剧院

  大剧院往往是一座城市的地表性建筑之一,比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奥林匹克剧院、莫斯科大剧院等世界著名的大剧院。它们表达和建构着城市的人文属性,展示着城市文化形象。新建成的长征大剧院,也将是未来展示于都长征文化的重要舞台。

  于都长征大剧院在于都县城主城区东侧、贡江北区,临近胜利大桥,毗邻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大剧院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可容纳观众1200人的长征大剧院和一个配套服务中心的两个单体。该剧院采用独创360度机械液压可翻可转可升降舞台,在台仓深度、台口宽度、观众互动等方面均领先于国内同类剧场。其功能定位不仅是一个表演场所,还涵盖了文创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成功首演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该组剧目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萨迦多吉担任总制作人,朱海任编剧,舒楠任音乐总监。充分融合了兼具故事性和艺术欣赏性的现代影像和精美舞台技术,观众将在全景式、沉浸式的深度体验中真切感受长征时期的峥嵘岁月。波澜壮阔的长征故事与细腻的人物情感相得益彰,为长征精神谱写新的时代注解。全剧六个篇章,分别是《于都河畔》《八万六千个告别》《九死一生的承诺》《万水千山的牵挂》《一生一世的守望》《新时代的宣言》。主要呈现的是红军战士从于都河畔渡口出发,与亲人、战友分别时的场景。希望有一天她能像《长征组歌》一样,登上北京人民剧院的大舞台演出。

  与1965年首创的《长征组歌》有所不同。59年前创作的《长征组歌》是一部用诗词全景展现长征全程、用音乐生动再现峥嵘岁月的红色经典,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曾参加过长征的江西兴国籍开国上将萧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十二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随后,军旅作曲家晨耕、唐诃、生茂、遇秋选择其中十首谱曲,创作而成。描绘了十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整个组歌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10个部分。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1965年8月1日在人民剧场首演。


  七、纪念园区周边的宣传栏

  由园区左侧的初心大道进入渡江大道,在渡江大道右侧有一所以“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红色传人”为办学理念的长征源红军小学,学校创办于2006年9月,校园内从清晨到傍晚都能听到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欢快的上下课铃声。在校园门外的围墙直至街角尽头,是一条主题宣传画长廊,来此散步和参观的行人、游客,可以了解县城及周边,部分值得一游的省级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传统古村落(例如:段屋寒信古村、车溪坝脑古村、马鞍上堡古村、岭背谢屋古村、葛坳澄江古村),以及多项纳入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技艺),了解一些富有于都特色的客家美食。


  八、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

  长征精神的意义: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后记

  据统计,于都县境内的红色旧址共计104处,122个点。比如:城区的红军大桥、长征大桥、集结大桥、渡江大桥、胜利大桥五座桥。还有长征大道的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新陂乡与贡江镇交界处新建的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贡江镇濂溪路48号的何屋、建国路的昭忠祠、段屋的铜锣湾、祁禄山的红军小镇、中央后方保管处旧址竹篙寨……

  在那遥远的革命岁月里,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红军将士们踏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究竟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

  从于都出发的八万余人里,牺牲了有名在册的于都子弟兵16356个,长征途中不断加入又陆续牺牲的无名英雄已经难以计数。最终到达陕北的红军将士不足一万人!有多少个红军将士长征,就有多少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一笔一画艰难书写的传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革命的火种最终得以幸存,事实证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队伍击败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和一切外来列强的觊觎,反败为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戴与支持,最终建设成了我们现在这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以及越来越强大的未来中国!

  时光荏苒,长征的革命历史已经过去近百年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对赣南老区提供了特殊的帮扶政策,近七年是赣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九十年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于都这片热血浸润的红土地,曾经贫瘠落后而破败不堪的赣南小城,如今高楼林立,经济繁荣,百业兴旺。这座拥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县邑,如今正焕发着蓬勃朝气和盎然生机。相逢在21世纪的新于都人正放眼向前看,大步向前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长征的故事和故事里的英雄们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历史总是会渐行渐远,绝大多数人来人间一趟也不过百年,生老病死,亘古不变。还有多少人能清楚描述九十年前的于都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又有多少人能深刻理解长征的非凡意义?

  斯人已逝,我们是血脉相承的新于都人,先辈们的长征故事永远是我们的珍贵财富和文化遗产,永远铭记先辈们用生命锻造的令人震撼而敬畏的长征精神,历经血与火的洗礼而凝聚的长征精神。一代又一代新于都人须继承先辈遗志,前赴后继地奋斗拼搏,将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我们的时代责任!

  我们的国旗为什么这样红?那是血色革命与血性的中华儿女的象征!

  愿于都后人世代铭记于心,将刻在中华民族儿女骨髓里的红色信仰融入伟大复兴的民族伟业!我们笃信:能创造如此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与生命奇迹的人民和政党,一定能够让中华民族永远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写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 2024年2月24日(4月18日修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