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家庄的老人李成林回忆:清朝末年,大约1893年,金士才一家由父辈带领从湖北郧西逃难至此,在渭河边上开荒种地。接着湖北郧西的付绍荣、刘尚义两家也由父辈带领逃难至此。这一点清末陈夔龙的《庸菴上书奏议》可以旁证:“鄂省每逢歉岁、灾年、饥民多出外逃荒,因本境缺粮,希图就食异地,成群结队,愈聚多,道路流离,委填沟壑。”湖北的郧西北依秦岭,南邻汉江,所以多数逃难者都定居到了陕南,只有少部分人逃到了关中。

  咸阳由于同治年间的回回事件,人口大量减少,到处残垣断壁,土地荒芜,经济萧条。清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关中经济、保证田赋来源,在战乱之后采取了积极的移民政策,组织外省的流民来咸复垦土地。清末《焦云龙年谱》记载:“齐、豫、楚三省客民,来著籍落叶者皆自公始。”不过清政府给先前来咸的移民分地、分房、减免税负,对于后来者就不管不问。于是,清末自湖北郧西来咸的金、付、刘三家只好在渭河滩定居。因为河滩之地常有水灾,且呈碱性,不利于农业生产,当地的土著人是不会耕作的。这一点《长安县志》也有记载:“咸宁长安多滩地,回乱后,客佃开辟湿洼之地,远方来此开地者甚众。”

  金家庄地处渭河滩的延展部分,地势平坦,水利资源丰富,西邻陇海铁路,东有金旭路,交通便利。民国初年,不断有河南、安徽、四川、江苏、山西等外省的逃难者来此定居,这样金家庄便成了渭城区少有的、纯粹的流民村。由于金家庄最初只有湖北郧西的三户人家,所以最早的村名叫“三姓村”。

  虽说金家庄地处平原地带,可土壤呈盐碱性,且含沙量大,村民的居住不可能像咸阳塬的土著居民那样掘洞而居,也不能用黄土垒墙,只能利用渭河滩的石头、河堤上的野草、河床里的芦苇杆,搭起简易的棚子居住,所以金家庄也叫“金家棚”。

  庄,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有大片农田、傍路而成的聚居区,有一定的驿、旅、商、防之功能的村落。也是北方农村命名小型居住地的普遍叫法。金家庄有大片的农田,又有金旭路和陇海铁路相伴,定居的村民人数较少,于是1954年初级社的时候,随改村名为“金家庄”。

  由于金家庄独特的地理位置,西北野战军解放咸阳时,这儿便成了抢渡渭河的旧址。据《渭城文物志》记载:1949年5月19日,西北野战军六军军长罗元发率全军到达咸阳,十六师四十七团在城东北的碱滩、李家堡、任家嘴、林场村一线,担任主攻的四十九团在团长刘光汉的率领下,于19日下午隐蔽于城外金家庄一带,准备沿铁路桥实行主攻。是日晚,部队刚涉入河心,就被南岸国民党军的照明弹发现,一时间,敌炮火猛烈轰击,形势紧迫。罗元发军长当机立断,即令改偷渡为强攻,各师集中火力掩护渡河。黎明时,全军发起了总攻,全歼国民党保二旅第六团和四十八旅一个团。咸阳县全境解放。

  如今,金家庄的村民早已和咸阳人融为了一体,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告别了的茅草屋,搬进了小洋房。昔日的碱滩地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树木成林、花草如茵,只有百年没变的陇海铁路,一直默默地记载着金家庄的沧桑巨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