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进军阿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6万字)首发式2010年春暖花开时节在河北图书大厦举行。书的作者是熟知的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期刊主任编辑田耀斌、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高级编辑王喜民,都是河北新闻界响当当名笔杆子。首发式现场笔者获赠田耀斌签名书一册。   

  新中国成立次年,毛泽东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朱德总司令批示“进军西藏,巩固国防,是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周总理批示“阿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将军说“他们进去了一个连,就解放了阿里一座高原!”

  《进军阿里》洋洋洒洒,饱含深情,详实记述了我军第一支入藏部队——李狄三奉命率领的先遣连进军阿里的伟大壮举。


  河北英烈李狄三请战领命出征

  东北大地上漆黑的夜色中。咔咔咔的机车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有节奏的旋律,似乎使这天的夜色更加神秘而宁静。

  弯弯北去的铁路两旁,隔五六米就站着一位持枪的解放军战士。一列火车长长的嘶鸣着,昂然前进。每一个列车窗子都挂着浅黄色的窗帘。窗帘儿里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光线划破了夜空。随着咔咔咔的声响,给人一种庄严和温馨的感觉。火车在风驰电掣,穿越山梁、原野、桥梁,一路向前。

  此时,正是1949年12月14日。就在这列火车上,毛泽东主席开始了建国后他第一次出访苏联。也就是此时,毛泽东对刚刚成立的共和国擘画着雄伟的蓝图,包括对解放西藏的工作进行深入的战略思考。

  一番思考之后,毛泽东急电中央,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到了莫斯科后,很快毛泽东就将战略经营西藏的部署告知国内。1950年1月2日,毛泽东在莫斯科致电彭德怀并转告邓小平、刘伯承、贺龙,指出:从青海、新疆进军西藏,环境恶劣,牺牲会很大,进军任务主要由西南局负责。

  不久,中央决定由西南军区第18军张国华、谭冠三为主力部队进军西藏的同时,毛主席指示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从西藏和新疆、青海的交界地域分批派出2支先遣部队。一支由第一军组建一个骑兵支队,配属18军指挥,包抄昌都。另一支则由新疆军区王震所属部队第2军组建,从新疆的于阗直出西藏的阿里地区。

  到1950年7月底,第18军南北两路先遣部队分别在甘孜、邓柯、巴塘、德格等地建设起坚实的进军基地,为昌都战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1950年8月1日,由第2军独立师组建的先遣连,在李狄三的率领下,139位将士从新疆于阗县出发。他们爬雪山,过达坂,闯过生命禁区,向着阿里进军。

  我是含着热泪捧读那些感人的文字。在极其严峻的自然环境中,在缺粮无盐的艰难条件下,他们历经我军自25000里长征以来最为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被藏族群众誉为“红星”、“天上的菩萨兵”。8个月内因高原病爆发,63位战士在雪域高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故事将被阿里人民代代相传,他们的英魂将在阿里高原的圣山神水之间永垂不朽!

  “盖世英雄”藏北高原的响亮赞歌

  进军藏北先遣连,不怕苦来不怕难。

  寒冬将尽阳春暖,坚持会师在高原。

  赤胆忠心为人民,越是艰苦越光荣。

  红旗一杆插藏北,春风万里度昆仑。

  ——摘自李狄三《顽强歌》

  这是一次人类穿越历史时空的追寻。这是一支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队伍。在人民解放军“多路向心,解放西藏”的伟大进军中,他们担负着“挺进藏北,解放阿里”的重任。这是一支意志顽强、不畏艰险的队伍。“进军阿里艰难不亚于长征”,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雪原跋涉,翻越海拔6400多米的昆仑山和7600多米的冈底斯山,这是我军军史上难度最大的一次进军。

  这是一支信仰坚定、信念如磐的队伍。在大雪封山、高寒缺氧、后勤供应中断的绝境中,他们严守纪律,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与西藏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

  这是一支功勋卓著、彪炳史册的队伍。1951年1月30日,西北军区授予他们“进藏英雄先遣连”称号,为全连136名官兵每人记大功一次。这是建军以来,我军唯一一支获此殊荣的建制连队。

  1950年11月,阿里噶本政府代表与先遣连达成政治和平协议,上书毛主席——“西藏人民愿做中央政府的老百姓”。这是西藏发出的第一封拥护中央的致敬函,意义远远超出解放阿里本身。

  毛泽东主席得知先遣连的事迹后,连称三声“盖世英雄”。披一身风雪,筑人间正道,立精神丰碑。改则县改称“先遣乡”,这里当年进藏先遣连驻守了整整七个月、63名英烈埋骨的红色土地上,如今耸立起一座红色坐标——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在和平解放西藏这场中国革命史上的大事件中,进藏英雄先遣连写下了震古烁今的一笔。先有进军阿里,后有雪域高原,红旗卷起农奴戟。

  先遣连跨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跋涉冰山雪河,穿越生命禁区途中,运输队绝大多数牲畜冻死在大雪中。许多战士得了雪盲症,眼睛红肿得像鸡蛋,泪流不止。不少战士还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疼欲裂。

  凭着革命军人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8月15日,先遣连越过海拔5300米的界山达坂,胜利进入藏北高原,成为四路进藏部队中最先到达西藏的部队。

  进入藏北后,先遣连遵照上级“接近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争取地方头人支持”的指示,派出20多个小分队,沿途寻找藏族群众,终于在多木找到第一户牧民。李狄三手捧哈达,拉着他们的手问寒问暖,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拿出花布、糖块和茶叶送给他们。疑惧和隔阂很快消除了,牧民感动地说:“夏保,呀咕嘟(朋友,好)!”

  从此,先遣连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牧民的热情欢迎。遵照命令,除部分人员留驻多木、两水泉外,李狄三率领大部103人,翻越多木达坂,于10月30日到达革吉、三科儿(森廓)交界的扎麻芒堡。

  先遣连的到来,引起改则宗政府和头人的恐慌。一位假扮“喇嘛”的头人,在先遣连驻地周围散布谣言,污蔑解放军是“恶魔”,先遣连针锋相对。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小分队走遍了改则、革吉和三科儿。部队卫生员给群众看病,战士们给孤寡老人打柴背水,拿出粮食、茶叶、糖块救济贫苦牧民。就这样,先遣队成了牧民的贴心人,党的影响扩散到了每座帐篷毡房,解放军的到来和主张播撒进了藏族同胞的心间。


  先遣连信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阿里人民通过先遣连认识了“金珠玛米”(解放军),认识了人民救星中国共产党。

  先遣乡扎布村,因先遣连的到来,成为西藏第一个进驻解放军的村子。这里,流淌着先遣连的血脉,传承着先遣连的基因。2019年9月27日,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在扎布村正式建成开放。很多村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围着纪念馆转一圈。

  年轻人当第一次听老人讲先遣连的故事,就被这支英雄连队的事迹所打动。没事的时候,总要到当年先遣连驻扎过的地方待上一阵。若隐若现的地窝子、交通壕、哨位,无不让他们感悟着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一次,村民次杰偶然发现了一只先遣连战士的毡筒鞋,他拿回家,珍藏起来,每天上香膜拜。先遣连纪念馆开馆,他把毡筒鞋捐了出来。这只军鞋成了这个纪念馆里的珍贵文物。

  今天先遣连纪念馆已成为西藏全区乃至全国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开馆几年,已开展区内外红色教育活动数百场,接待观众万余人次。

  博弈高原,敢叫日月换新天。先遣连进抵扎麻芒堡时,已是深秋时节。王震司令员指示:“就地做好越冬准备,全面展开群众工作,坚守此地,等待后续部队共同进军噶大克。”

  进入11月,气温降至零下40多度,冰雪掩埋了运输补给道路。冬天和次年春天,新疆军区3次组织运送给养,3名维吾尔族同胞牺牲,1690多头牲畜死亡。最后一次,军区准备了707头牲口、1.5万斤给养,送到的只有两头牦牛、15公斤盐和7个馕。

  看着这7个馕,战士们哭了,他们请求上级:不要再冒险送粮了。

  此时,先遣连已陷入缺粮断饮的绝境。无奈之下,只能靠打猎自救。更可怕的是,盐,也没有了。

  帐篷早被寒风撕得破破烂烂。维吾尔族战士建议:挖地窝子。多年冻土,挖地并非易事。一洋镐下去,震得虎口出血,地上只留下一个白点。指导员李子祥想了一个办法:用火烧,冰化了,就能挖得动。就这样,战士们修筑了41间地窝子、8座马棚、49处掩体、249米交通壕和两座碉堡,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在阿里屯兵的历史。

  没有柴禾、牛粪,就挖山上的扎麻草。棉衣被撕破了,鞋底也磨穿了,战士们削羊骨为针,捻骆驼毛为线,用麻袋和兽皮缝补衣服,补丁一层摞着一层。

  到1951年春季,全连只能挑选出21件打着补丁的衣服,这是给外出同志穿的“礼服”——在被风雪围困的200多个日子里,先遣连从未间断过群众工作。看着亲人解放军受难,阿里的百姓按捺不下去了。革吉擦咔盐帮经过扎麻芒堡时,牧民扎努、群增不顾头人禁令,故意将盐袋扎破,把盐撒在先遣连驻地附近。

  当地改则本政府和头人却是幸灾乐祸。1950年11月,改则本政府派出一名官员,来到了先遣连驻地,名为“参观”,实为打探虚实。

  李狄三让战士们在沿路每个帐篷里放两挺机枪,又在扎麻芒堡的军营里架起两门迫击炮。“这是什么武器?”藏族官员问。李狄三说:“这是迫击炮,是我军常用的中等武器。”看似不经意的回答,充满着博弈。后来,阿里噶本(总管)不得不派出两名代表才旦朋杰、扎西才让与先遣连坐下来谈判。

  1950年11月21日,是西藏和平解放史上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距离扎麻芒堡东南二十公里的岭崆,经过三天的斗争谈判,李狄三代表中央政府与噶本地方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五项协议》。

  这是解放军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的第一个政治和平协议,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和平解放进程,也是西藏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谈判结束,噶本地方政府代表提出按照当地的习俗进行比武,胸有成竹的李狄三一口答应。比武场上,副连长彭青云枪法如神,蒙古族战士巴利祥力断强弓,折服了在场的藏人。李狄三不失时机地宣传起党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比武会成了立我军威、宣传政策和团结民众的宣传会。


  高原先遣连纪念碑镌刻着铁血英魂

  解放西藏先遣连纪念碑高13.6米,代表着先遣连136名官兵,两侧是牺牲的63位烈士名录。

  1951年严冬,伴随暴风雪向先遣连袭来的,还有病魔。副连长彭青云回忆:“起初几天暴饮暴食,涨破肚皮也觉着饿,随后连续几天不吃不喝,然后开始从脚往上浮肿,一直肿到脸上,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坑,要不了几天就肿得全身的皮肤都裂开一道道口子,不停地流着黄水,再过几天人的眼睛一发红,什么也看不见了,到这时,人也就快完了。”

  这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高原疾病,先遣连官兵对此却一无所知。第一位牺牲的战士是33岁的刘进吉。紧接着,是曹家喜、阿廷芳、刘好志……1951年元旦过后,几乎每天都有战士牺牲。最多的一天,11名战士牺牲。

  疾病和死亡,没有击垮这支用钢铁意志锻造出来的英雄连队。1951年除夕,送走牺牲的战友刘守财后,李狄三让同志们把事先糊好的灯笼挂起来,祭奠完牺牲的战友,他组织大家扭秧歌,地窝子里响起他写的《顽强歌》:

  “坚持住,会晤边防走向前……”此时,战士们不知他已患病多时,却一直隐瞒着。1951年5月28日,独立骑兵师第二团副团长安志明率后续部队抵达扎麻芒堡,与先遣连胜利会师。李狄三从弥留中醒来,当得知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订后,两行热泪从他的脸庞滑落。他把自己病中写下的两本先遣连战地日记交给安志明,这是先遣连进藏以来积累的全部资料。

  李狄三,34岁的生命之光熄灭了。此前,连党支部决议要为他最后一次注射一支盘尼西林,他恳求道,请大家不要形成决议,不要浪费可贵的药品,以免让我临死还背上个不执行决议的名声。遗嘱里,李狄三把书和笛子留给了干事陈信之;皮大衣、茶缸留给了战士拉五瓜、郝文清,几件衣服留给了炊事班的同志。

  令人痛心的是,在护送遗物回新疆时,两本日记连同李狄三留给母亲的一条狐狸尾巴不慎掉入波涛滚滚的高原河里。

  李狄三牺牲后不久,中央军委追授他“人民英雄”称号。安葬完李狄三,先遣连全体官兵联名致电师党委,要求继续担负进军噶大克的先遣任务,师党委批准了他们的请战。除患重病的曹海林连长和几名战士留守外,李子祥、彭青云率领其他45名战士组成先遣分队,翻越6000君拉大坂,于1951年8月3日胜利进驻阿里首府噶大克(今噶尔县),至此,阿里全境宣告和平解放。

  “就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把红旗插上噶大克!”先遣连终于实现了出征时的誓言。

  祖国永远不会忘记。2019年10月1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进藏先遣英雄连”的旗帜行进在百面战旗方队中,走过北京天安门广场,威武潇洒,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改则县先遣乡48岁的党员占次说。他父亲当年曾为先遣连运送过物资,亲眼见证了这支人民军队为解放阿里付出的巨大牺牲。

  昔日的扎麻芒堡、如今的先遣乡,牧民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适龄儿童入学率、各类学校招生返校率100%,农牧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慢性病签约服务覆盖率100%,养老保险缴费率100%……

  只有321人的先遣乡扎布村,十年前仅合作社经济收入就达到了180余万元。烈士忠魂地下有知,亦当九泉含笑。


  题外话:敬业好记者采访英雄生死穿行

  《进军阿里》两位作者都是我的同行好友。2005年适逢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河北省劳动模范王喜民决定抓住这个新闻点 ,要全面报道一下河北的援藏干部。

  临行前,他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到老家看望了80多岁的老母和病榻上的老父亲;回来后又把要待办的事全都交给妻子,到西藏万一发生什么,不会留下遗憾 。

  一切安排好之后,他只身走了,去了祖国最遥远的地方,完成他有生以来最辛劳、最艰难、最痛苦、最危险的一次采访。

  在雪域高原,公路交通是生命的第一杀手,因为要穿行千山万水。他的行程是:成都→昌都→林芝→拉萨→那曲、山南→日喀则→阿里→新疆叶城。

  我知道,西藏是世界屋脊,是地球第三极,是生命禁区。穿越生命禁区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付出血的代价甚至生命,这绝非耸人听闻。这是因为:公路交通是生命的第一杀手。那年,全国还没有一个记者纵横穿越西藏的,包括西藏台的记者。有的只是单走青藏线,有的单走川藏线,单走新藏线去阿里的还很少。青藏、川藏、新藏、中尼四条线一万多公里,全程走过的记者王喜民是全国第一个。他走这四条线,每一条线都是一段一段走,因为沿路要采访,只能这样走。何况当时除拉萨至格尔木外,川藏、新藏、中尼三条线都没有直达长途客车。他走西藏有时搭坐拉货的卡车,有时骑马或步行。川藏公路是世界上最险的公路。

  他是从四川成都出发的,经过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业拉山、色拉山、米拉山等24座大山,穿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尼羊河、拉萨河等20 多条河流。一踏上川藏路就有感觉:太险了!

  有一个诗人走川藏线留下这样一句名言:“公路形同朽绳,生命脆如秋叶”;还有人说那是:“快刀子杀人”。在这条路上行走,死得既容易又简单,一不留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就说汽车兵吧,当年已牺牲600多人,都是死于险路。当他走川藏路时,部队的汽车已经停运,因为是雨季,泥石流、雪崩、滑坡、洪水、塌方不断,死伤严重。他走的是川藏公路北线,这条线非常险,部队汽车早就改走南线了。一路上他遇到的险情接二连三。通过雀儿山的那一幕令人胆颤心惊。雀儿山是川藏线最高的一座山,海拔6168米,被称作川藏第一险。他搭乘的是一辆小奥拓,汽车“哼哧哼哧”向上爬,由于马力小,上山很艰难,当快开到山顶时遇到雪崩,雪块、冰块,夹杂着碎石从山顶向下滚,根本无法躲闪,险象环生。无奈,他背着行装翻过山顶,下山,其艰难可想而知……

  川藏北线危险性很大,特别是江达至昌都一段正在修路,泥路、水路、雪路实难行,只 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塌方经常发生。当走到宗拉附近时 一次大的塌方出现。那真叫山呼海啸啊!山石、碎土一齐堆到公路上,车只能停止前进……

  怒江山七十二弯是川藏线拐弯最多的一段路,被称作“川藏险弯”。沿途飞石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对此他习以为常,飞石大如耗牛,小如碗口,死于飞石的人很多。有一天,过怒江大桥后,突然一声巨响,一块飞石砸下来,差一点被推进怒江……

  川藏线上的帕隆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有名,一到夏季,山洪随时下来。当行至松宗时,洪水发生了,冲毁了公路,冲断了桥梁。为了赶路,只能涉水前行。哗哗的水流,滚动的石块,让人毛骨悚然,举步维艰。

  川藏线最触目惊心的是“102”大滑坡。它是世界上有名的滑坡群,被列为亚洲第一大滑坡,现已载入世界百科全书。只要下雨,就有滑坡。那一天他早晨5点多钟起来向林芝八一镇赶,一路阴雨连绵。当行至离“102”路段一步之遥时,一声巨响划破长空,跟着就是地动山摇,眼看着一辆卡车打着滚向下翻。山体摇摇欲坠,必须迅速离开,这时他只好踩着滑坡的山体过去,头上细雨不断,脚下乱石哗哗,摔倒,爬起;爬起,摔倒,弄得满身泥水,满腿血渍。

  王喜民说,走过千山万水,总的感觉和体会是拓宽了视野,有了经历和实践,这是索取新闻素材的基础。走千山万水,道路是复杂的,路途是遥远的,但在西藏的深入采访是有意义的。他更加确信,如果能深入到最艰险的地方,就有可能得到最有价值的新闻。

  千呼万唤,采集素材,寻找新闻亮点,写出有感染力的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条。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管深入也好,采访也好,不怕困难也好,最终还是要看你的稿子。没有这一点,无从谈起。王喜民言之,所以在采访中,要有主动性、敏感性、韧性和耐性,善于搜集生动丰富的素材,用来去吸引受众的目光,从而启发、影响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

  这次进藏伊始,他就瞄上了要写大报道、做重头文章,这是头等任务。写什么,报道什么,怎样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共鸣,他在采访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是河北台记者,他的报道必须首先要打动河北人,要在河北产生影响力。而河北人最想知道的是河北人在西藏的工作、生活和奋斗的情况。为此,寻找河北人成了他西藏采访的第一要务。

  先遣连连长李狄三是河北无极人,是石家庄的大英雄!石家庄的骄傲!两位作者历经千难万苦完成长篇大作,功不可没。今天,“李狄三”、“高原红星“和“菩萨兵”的故事依然在雪域高原藏族群众中广为流传。如今,当我们享受共和国的繁荣和富强之时,能否想到曾经有这样一群可歌可泣的解放军战士?

  今天,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读来依旧惊心动魄。李狄三们的精神特质依然是那样光辉,鲜亮,崇高,令人尊敬,使人震撼!今天依然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是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这是进行党的伟大工程建设的应有之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