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人民海军鱼雷艇首次击沉敌舰70周年,是中日甲午战争鱼雷艇首次参战130周年,是中法马尾海战爆发140周年。在此,谨向人民海军鱼雷艇参战部队的英雄们致敬!向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鱼雷艇参战部队的英雄们致敬!

  鱼雷艇自身所具有的冒险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和英雄壮举、惊心动魄等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相联系。从马尾海战杆雷艇队到甲午海战鱼雷营,从抗日战争电雷学校到人民海军快艇部队,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一往无前地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通过这些战例,不仅了解中国鱼雷艇的历史脉络,也见证了中国鱼雷艇部队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他们英勇顽强、不畏强敌、誓死报国的英雄事迹为世人所敬仰,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民族之魂、海军之魂、海鹰之魂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和解,如同大海波涛起伏的浪花,一浪接一浪,而发生在1965年11月14日的国共海战,无疑是其中一朵巨大的浪花。


  1954年11月14日人民海军快艇部队与“台湾当局”第一次海战中,击沉敌舰“太平”号,取得了重大胜利。11年后的同月同日,同是星期天,几乎在同一个时辰,同一个快艇部队,击沉敌舰“永昌”号。从此,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再无海战。这种多重的巧合令人难以置信,暂且不论它的科学性,却好像是一种无解的奥妙,更像是一个注定的轮回。这支创造中国鱼雷快艇“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世界海战史奇迹的部队,就是有着光荣历史传统和深厚荣誉底蕴的英雄快艇31大队。

  崇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是明朝政府为抗击倭寇,在万里海疆修建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1965年继“八六”海战胜利之后不久,人民海军又在福建崇武以东海战中取得击沉击伤国民党军舰各1艘的重大胜利。这次海战发生在崇武镇以东的海域,大陆称之为“崇武以东海战”,又因为这次海战是在国民党占领的乌丘屿附近发生的,台湾方面称之为“乌丘海战”。 

  1965年11月13日中午,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旗舰“永泰”号率“永昌”号离开澎湖马公测天岛,悄悄向西驶往国民党占领的福建乌丘屿,妄图将匪徒送至敌占岛屿,以便伺机投送大陆。两舰出港不久,我军即掌握相关情报。除情报外,我军设置在沿海的观通站表现也极为出色,东海前哨“千里眼”大雾山观通站雷达早早捕捉到目标信号,敌舰行踪被我全程掌握,既保证了我指挥机关及时下定作战决心,又为我舰艇夜间作战提供了准确的引导。东海舰队收到情报后,随即通知海军福建基地做好战斗准备。

  “永泰”号也称“山海”号,是一艘大型猎潜舰,排水量640吨;“永昌”号也称“临淮”号,是一艘护航炮舰,排水量650吨。当时的海上战场形势为,在国民党占东引岛泊有“太湖”号护航驱逐舰、“柳江”号“猎潜舰”;金门料逻湾泊有“维源”“珠江”猎潜舰;乌丘屿东南海域有2艘美军第七舰队军舰巡视。

  11月13日下午,在海坛水警区司令部会议室召开紧急作战会议,会议由水警区司令员吕瑞亭主持,会议传达了上级指挥机关的作战任务是“全歼来犯之敌”,会议决定由海坛水警区副司令员魏垣武担任海上编队指挥员,护卫艇29大队大队长马干和快艇6支队副参谋长张逸民为海上编队副指挥员。魏垣武、马干、张逸民都是临战经验丰富的海战专家,人称“东海舰队三只虎”。

  会议进行了战斗编组,护卫艇31大队的573艇、579艇与护卫艇29大队的576、577艇这四艘护卫艇组成第一突击群,主攻敌前导“永泰”号;护卫艇29大队的两艘护卫艇588艇、589艇组成第二突击群,牵制“永昌”号,由29大队参谋长王志奇任指挥;快艇31大队6艘鱼雷快艇组成第三突击群,由快艇6支队副参谋长张逸民任指挥。编队指挥艇为573艇,预备指挥艇为576艇,鱼雷快艇突击群指挥艇为132艇。鱼雷快艇作为预备兵力,保持在护卫艇编队指挥艇后方的位置。

  会上,张逸民给海上编队指挥员魏垣武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把鱼雷艇放在护卫艇后方80链左右距离太远,关键时刻用不上;二是我方12艘舰艇夜间出海作战,应该有识别信号或规定,避免误伤。

  魏垣武副司令说:“将快艇放得远一些,主要考虑战斗打响后容易给快艇造成伤害。护卫艇互相识别没有问题,你们快艇注意安全就行了。”最后,魏垣武同意根据战场变化情况,快艇自行掌握与护卫艇的距离。张逸民听到这句话心里踏实多了,这样鱼雷艇在战场上就有了灵活机动的主动权。

  据参战老兵回忆:11月13日早晨,根据上级的通知,快艇31大队本应在下午四点从平潭岛返回三都港休整,第二天就是11月14日,是快艇31大队击沉敌舰“太平号”11周年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大队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下午3时左右,突然战斗警报拉响了,敌情来得太突然了,快艇进入了战备状态。大队进行政治动员后,各中队、每艘快艇又进行了全面动员。

  水兵们的热血沸腾了,他们立下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只见黑板报矗立在码头上,“发扬海上拼刺刀精神,用生命保证完成战斗任务!”醒目的标语让人心潮澎湃、慷慨激昂。各级领导接受着一份份入党申请书,一份份决心书,请求党组织接受考验,争取火线入党。

  鱼雷快艇指挥员张逸民将参战的6艘快艇艇长召集在一起,再次强调快艇进攻的“一队两组三不放”战术原则,即每一组进攻由两艘艇组成,目标没看清、敌我没分清不能发射;敌舰首尾没看清不能发射;战斗航向没稳定不能发射。并将6艘鱼雷艇分为3组,第一组132艇、124艇;第二组145艇、126艇;第三组131艇、152艇。

  海军福建基地一面向东海舰队、福州军区上报作战方案,一面命各参战部队由驻地向闽中娘宫集结,然后在东沙屿海域待命。

  11月13日20点30分,快艇31大队、护卫艇31大队从平潭岛竹屿驻地出发,18点护卫艇29大队从东冲驻地出发,21点左右编队6艘护卫艇和6艘鱼雷快艇全部集结在娘宫海域锚地。

  在娘宫锚地,编队指挥员魏垣武召集各个攻击群指挥员向573指挥艇靠拢,在指挥艇后甲板上,他强调:一是作战方案总参还没有审批下来,编队先到东沙屿海域待命;二是两艘“永”字号敌舰正以10节航速继续向乌丘屿靠近;三是编队战斗序列不变。

  22点左右海上编队到达东沙屿时,总参谋部批准了打击敌舰方案,并传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抓住战机,集中兵力先打一条;要近战,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组织准备工作要周密一些,不要误打自己;天亮前撤出战斗。”

  22时16分,编队由东沙屿出发。23时14分,编队573指挥艇雷达在距离105链处发现敌舰正向乌丘屿航行,编队指挥员下令护卫艇队成右梯队展开右舷攻击,鱼雷艇编队待命攻击。与此同时,鱼雷艇编队132指挥艇雷达在左舷30度发现两个目标,间距为7链,距离125链。

  据鱼雷艇指挥员张逸民回忆,在距敌舰左舷100链时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各艇雷达开机,自行观察,132指挥艇每2分钟向指挥员报告敌舰方位、距离。为防止敌舰逃进乌丘屿,张逸民命令各艇向战区靠近,与编队573指挥艇保持在15链以内位置,随时准备拦截,把敌舰妄图逃进乌丘屿的路坚决卡死。

  23时20分,编队在夜色掩护下接近敌舰,距离敌舰5链时,编队指挥员魏垣武下令集中火力攻击敌前导舰。敌舰遭到突然打击,慌忙规避。敌殿后舰见前导舰遭到攻击,便向编队开火,编队指挥员即令向敌殿后舰还击。

  这时,573号指挥艇向左转向,暂时撤出战斗,其它护卫艇不明情况也随之转向航行,一度失去连续攻击的机会。敌舰“永泰”号趁机高速向乌丘屿逃跑。

  海上战斗就怕发生误伤自家舰艇,特别是夜间战斗。当夜,海上漆黑一片,三个突击群之间谁也看不清谁,只有雷达互相可以看见,所谓的雷达可以看见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者曾经是从事过5年雷达工作的雷达兵,舰艇在直径十几公分的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只是一个移动的亮点,并非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舰艇的形状。如果舰艇不移动和礁石没有什么区别,雷达根本分辨不出来是敌舰还是友艇。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八六海战中鱼雷艇向礁石发射鱼雷和向自家护卫艇发射鱼雷的情况。

  在黑夜茫茫的大海上,要不是有电磁罗经,根本找不到北。所以,周恩来总理在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中,多次强调“不要误打自己”的指示是多么的重要!

  23时33分鱼雷艇编队雷达发现护卫艇编队与敌舰交火1分钟后戛然而止,离开战区,让鱼雷艇编队疑惑不解。护卫艇编队在离敌舰18链以上,且越来越远时,鱼雷艇编队指挥员张逸民判断:“护卫艇编队可能出事了。”

  战斗一开始,护卫艇573号指挥艇和576预备指挥艇先后中弹。一发炮弹打进573指挥艇驾驶台,编队指挥员魏垣武站立着被弹片击中胸部、腹部、右眼后负重伤,而中队政治委员苏同锦坐在高脚椅上被弹片击中头部直接倒地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副大队长李金华,其余6人负伤倒地,573艇失去指挥能力;几乎同时,预备指挥艇576艇前机舱和弹药库中弹进水,轮机班长等9人负伤。

  573号指挥艇驾驶台中弹后,伤势相对较轻的是护卫艇大队作战参谋刘松涛,他不顾头部负伤、右胳膊骨折和右食指被打断,迅速接替负伤倒下的副艇长,忍着剧痛坚持操艇。他看到自己断了的右手食指还连着皮肉影响操船,就忍痛扯下扔进了海里,他的英勇行为官兵们听了无不动容。海战后,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听说他的事迹后,亲自来医院看望。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事迹没有大力宣传。但是,刘松涛的英雄事迹与八六海战中“钢铁战士”麦贤得同样为世人所敬仰。

  海战结束后,有人怀疑573指挥艇负伤是被自家的炮弹误击造成的。作者翻阅有关崇武以东海战众多素材中,偶然发现一篇此类文章。

  例如,海军福建基地原司令员康烈功将军子女在《这里才是战争》公众号上撰文指出:“敌我双方都把炮位、弹舱、驾驶台、机舱等重要部位作为重点攻击部位,但是要说自己误击最重要的证据是,有一发炮弹打进573艇驾驶台,而这发炮弹被证明是我们37炮弹打的,证据就是战后从573艇驾驶台伤员的身上取出了鸡蛋大小紫铜弹片,这是我们37炮弹头上的紫铜箍,只有37炮弹才有这个紫铜箍,而国民党的炮弹头都是黄铜做的,不可能产生紫铜弹片。”

  文章指出,“在战后总结中,对573艇是自己误击的行为做了明确结论。不过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在会上说:‘关于误击的事,到此为止,不要再讲了,不管是谁打的,都算是敌人打的。敌不来,我们也不会打。’”陶勇司令员的讲话在那个年代也许是一个最合理的解释,此后573护卫艇被误击的事情就很少有人提起。现在我们才理解,实践经验丰富的快艇编队指挥员张逸民,为什么在出发前向海上编队指挥员魏垣武强调“避免误伤”的建议了。

  该文章叙述的573指挥艇被误伤的事实和线索,这有益于把崇武以东海战的真实情况载入史册。因为只有真实的战例才有意义,才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海战虽然有瑕疵,但它丝毫不影响人民海军参战官兵的光辉形象和丰功伟绩。

  编队指挥员魏垣武由于伤势过重处于昏迷状态,关键时刻他苏醒了,他知道自己难以坚持指挥,便命令转交编队指挥关系,同时命令信号兵发射信号弹,召唤鱼雷艇编队攻击。然后他又昏了过去,直到返港都没醒来,战后抢救时他的血都快流光了,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魏垣武副司令终于转危为安。

  刚刚安静下来的大海上,突然腾空升起两发白色信号弹。这是编队指挥艇发出的,按照战前的约定,白色信号弹的意思是,护卫艇已将敌舰打瘫痪了,召唤鱼雷艇发起最后的攻击。经验告诉张逸民,只用1分钟的时间不可能将敌舰打瘫痪,他疑惑地连续用短波呼叫573指挥艇,但始终呼叫不通。

  此时的相对位置是,乌丘屿、鱼雷快艇编队和敌舰处在一条直线上,敌舰想逃往乌丘屿的路被鱼雷快艇编队拦住了。

  这是一场智力与勇敢的“游戏”。鱼雷艇指挥员张逸民认为,敌舰只要不逃到乌丘屿,就有歼敌的机会。敌舰也很清楚,只要逃到乌丘屿锚地,军舰就相对安全了。

  23点45分,鱼雷艇编队指挥员命令第三组2艘鱼雷艇前去察看敌舰情况,其余两组鱼雷艇在距敌舰50链空车待命,随时准备攻击。

  14日零点过后,鱼雷艇指挥员呼叫第三组察看敌舰的情况,第三组鱼雷艇报告:敌舰没有瘫痪,第三组已向敌舰发起攻击,发射鱼雷4枚没有命中,正在返回中。

  张逸民快速思考着,在与编队指挥失去联系,又失去4枚鱼雷的情况下,目前只剩下4艘艇8枚鱼雷的战斗力了。如果攻击两艘敌舰,命中率必然降低,搞不好还会无功而返或被敌舰击中。他果断命令,集中火力攻击距离最近的一艘敌舰。

  14日0时5分,张逸民命令第二组145艇谈遵树艇长和126艇王永国艇长向敌舰发起攻击;同时命132艇艇长王荣兴和124艇艇长范哲启向敌舰靠近。此刻敌舰发现我鱼雷艇进攻意图后,用火炮疯狂向我鱼雷艇射击,我4艘鱼雷艇8座双联25毫米火炮一起朝着敌舰怒吼着,带着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向敌舰,敌舰迅速规避逃离我火炮打击。指挥员命令4艘鱼雷艇撤回,重新组织进攻。

  14日0时25分,指挥员组织第二轮和第三轮攻击,先后都被敌舰规避掉。指挥员再次组织第四次攻击,此刻第二组鱼雷艇已经处于有利攻击的角度,在第二组指挥员王允万中队长指挥下,冒着敌舰密集炮火,逼近敌舰发射了鱼雷。

  0时33分鱼雷指挥艇传来第二组的好消息,“145艇1枚鱼雷命中敌舰”。张逸民站在驾驶台向远方望去,只见敌舰“永昌”号火光冲天,失去了动力,正在缓缓下沉。

  这时,132快艇王荣兴艇长请示指挥员:“副参谋长,我艇的鱼雷怎么办?”“战斗结束了,没有发射鱼雷的机会了,把鱼雷带回去一样光荣!”

  鱼雷艇编队立即向岸上指挥部报告:“敌舰命中鱼雷1枚正在下沉”,指挥部下达了返航的指令,0时40分,6艘鱼雷艇带着未发射的4枚鱼雷向锚地返航。

  0时50分,护卫艇29大队参谋长王志奇率护卫艇588艇、589艇赶到战区,在距敌舰100米左右时,以猛烈炮火向已经命中鱼雷的“永昌”号水线以下部位射击,使其迅速下沉。14日1时6分,“永昌”号沉没于乌丘屿以南15.5海处。护卫艇编队捕捞9名落水战俘后,于14日3时05分奉命返航。

  1965年11月15日,崇武以东海战的第二天,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临福建前线,看望凯旋的参战部队,并参加福州军民祝捷大会。11月17日,福州军区召开“崇武以东海战庆功授奖大会”。11月26日,周恩来总理和罗瑞卿总参谋长在上海锦江饭店接见了参战部队代表,询问了海战经过,勉励大家要认真总结经验,去争取新的胜利。

  1966年2月3日,参战的护卫艇29大队588艇被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1967年12月3日毛主席接见崇武以东海战鱼雷快艇编队指挥员张逸民等人。各部队依据职权,分别给予参战官兵庆功授奖,根据快艇31大队部分参战老兵回忆和记载,他们是:一等功张逸民、谈遵树、赵正东;二等功王荣兴、范哲启、盛忠奎、王永国、沈滨义等。

  1977年至1981年,作者曾在海军快艇202大队任导弹快艇雷达兵,有幸见到或认识参加过海战的各级领导,他们是:大队长胡庆新、大队政委范哲启、副大队长沈滨义、副大队长盛忠奎、大队参谋长王荣兴、中队长张祥康等,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海战英雄,他们的光辉形象永久伫立在我心中;他们那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曾忘记;他们的精神时常鼓舞和激励着我,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前行。

  据台湾人士透露,实际上,促使蒋介石放弃“国光计划”的直接原因是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的发生。从宏观的角度看,海战不仅仅是击沉几艘敌舰的战术问题,而是影响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信心和决心。从此以后,大陆与台湾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海战,这也许就是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的历史性意义和战略性胜利。

  不同时期的海战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和政治期望。渔山列岛海战、积谷山海战突破海上封锁线,为解放沿海岛屿扫清障碍;金门八二四海战、金门九一海战,打击台湾海上运输,成功封锁金门岛;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打击台湾特工人员对大陆沿海的袭扰破坏,粉碎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的阴谋。

  鱼雷快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列装人民海军,到上世纪末退役撤编的50年里;从第一次击沉敌舰到最后一次海战的11年间,鱼雷快艇以其惊人战力成为人民海军的主力装备。在鱼雷艇部队官兵创造性运用下,取得的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这是中国海军百年以来前所未有的,这就是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展现出来的海鹰之魂!


  篇后语: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一切终将化作尘埃,唯有历史永恒。

  让历史告诉未来,一百多年来,中国鱼雷艇在世界海洋的舞台,上演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感人乐章,其品格与情怀像雄浑的军号和悠扬的旋律,一声声号角吹的历史热血沸腾;一首首乐曲唱的大海汹涌澎湃。

  一百多年来,多少中国鱼雷艇官兵用英勇无畏的生命,为后人书写了一卷卷壮怀激烈的古今传奇;多少中国海疆卫士用威武不屈的英灵,在浩瀚的大海描绘着一幅幅气壮山河的丹青画卷。

  ——中法马尾海战杆雷艇队“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激昂情怀;中日甲午海战鱼雷营“醉卧沙场君莫笑”的铿锵之音;抗日战争海战电雷学校“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英雄气概;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天下英雄谁敌手”的豪情壮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时空跨越一个多世纪,武器装备改良换代,鱼雷艇早已淡出历史舞台。但是,中国鱼雷艇历尽红尘百劫,像天空中璀璨的星斗,在历史的长河里闪烁。以他们的赤子之心,为世人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精神世界,他们所铸就的伟大的海鹰之魂将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在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作者以10篇《中国鱼雷艇海战纪实》之形,歌颂中国海军鱼雷艇之髓,向伟大的人民海军献礼!向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鱼雷艇官兵致敬!


  【注释】

  1、《银河阅读中文网》曾在2022年9月9日公众号以《重温崇武以东海战》为题刊登。为纪念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鱼雷快艇首次击沉敌舰70周年等诸多时间节点,成就《中国鱼雷艇海战纪实》系列文章的需要,在此网站和公众号再次刊登并推送《崇武以东海战》,但并非照搬照抄原文,而是查阅了新的资料,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观点。

  2、张逸民《沧海作证——张逸民回忆录(上)》。

  3、《这一仗,出现了严重失误,最高指挥员被自己人误伤》,王正兴《这才是战争》公众号,2019年11月4日。

  4、感谢张逸民子女张帆女士张玉林先生接受作者采访并提供素材和图片。

  5、图片除有说明以外来自百度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