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节便想起杜牧的《清明》,随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进入“雨纷纷”和“断魂”的意境,增加一份思念故去亲人的情愫。今年,除了还是如此,又往后想了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个“杏花村”,让我的思绪宕开了新的视野。

  杜牧的《清明》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也让“杏花村”名满天下。国人又历来喜欢蹭热度,尤其此诗具有极高的酒文化附加值,从而引发了多地的“杏花村”之争。据了解,全国有十多处杏花村,遍及江苏、安徽、湖北、山西等八省。其中,山西叫得最响,也最受益,山西杏花村汾酒名满华夏,所以,人们便认定地处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就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其实,我们铁岭开原就有一个杏花村,有一年我还去过,只是不是去喝酒,而是为了采访回乡创业的军区副司令员李守发,当时,这个杏花村因为李司令而名噪一时。

  由杜牧的“杏花村”,我联想到了滕王阁、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等四大名胜。

  其中,位于南昌赣江东岸的滕王阁,建于唐代永徽四年,因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而得名。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可谓屡毁屡建,现在人们游览的藤王阁是1989年10月8日落成的。滕王阁之所以深受历代重视而成千秋名胜,应该跟王勃的《滕王阁序》有直接关系吧。王勃的《滕王阁序》,不光咏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响,还原创了多个成语佳句,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关山难越”“萍水相逢”,还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等。可以说,王勃的《滕王阁序》不仅为滕王阁扬名提气,而且为中华文化增辉添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还如,黄鹤楼之所以声名显赫,皆因崔颢的黄鹤楼题诗、李白的搁笔,鹳雀楼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名扬天下,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万古流芳,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清明时节,我们不光要缅怀亲人,更要仰望星空,遥拜古圣先贤,以激扬文脉,振奋民族精神,汇聚前行的力量。

  2024年清明节清早于大连西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