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看过一篇题为《你连春天都不爱》的文章,讲的是作者在公交车上看到很多低头摆弄手机,甚至司机在路口停下,都不愿抬头看看车窗外风景的人们。

  春天这样美,历经过寒冬的植被们,一扫往日的颓靡,吐新芽,抽嫩叶;花儿立在枝头,含着骨朵比娇艳;河水也欢腾,甩着裙裾荡起涟漪……

  到处一副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光景,你,为什么要把头埋在手机屏幕里?

  因为手机里的春天比大自然更美,既没有花粉过敏也没有飞絮,只有无与伦比的美丽。

  作者在随后的行文中例举了朱自清和丰子恺对自家孩童的行为和言语。

  “朱先生性急,每每都是让每个孩子先吃一巴掌再吃饭。”

  “在丰先生看来,孩子是最真率、最可爱的,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丰先生曾自述:“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下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

  ——世上没有不淘气的孩子,但他们依然最可爱。

  细想来,距离看到这篇文章已经过去六七年了,现在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一定是超过当年的。不过我不是在单纯讨伐低头看手机这样的生活,我想表达的是如何应对屏幕外生活中最真实的那部分。

  去年比现在再晚些时候,我在思考:假如有一天,所有的通讯设备都出了故障,我们依靠“网络”搭建起来的这张网不复存在的时候,我,我们,要怎样真实的去生活?

  或者换个说法,在虚拟的社交之外,还有没有途径能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连接?

  当我只有一个虚拟网络作为情绪支点的时候,有一天它不在了,我要怎样去适应呢?

  所以我要回归到线下的生活,去触碰真实生活的纹理。

  当然真实生活的纹理,有细腻就会有粗糙,有阳光就会有风雨。它们不会像在手机里,永远隔着“屏幕”这个“安全”距离。

  巧得是,后来我在《金蔷薇》这本书里《第一篇短篇小说》的篇幅里,看到了类似的说法。作者说那时候自己的书本知识多于生活,而不是生活多于书本知识。所以自己必须用生活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

  这往后,便是“到人间去”,同各色各样的人交往。

  而《春天不是读书天》是陶行知先生的诗篇,用它来给此文命名,也是在表达同一个理念:积极的投身到生活里去,去感受、去经历,去爱。

  在虚拟之外为自己构建可触碰的其他支点:用书本知识去感受生活,用生活经历去理解丰富书本知识。

  把胸怀敞开,不要害怕受到伤害。春天里的花粉过敏或者绒绒的飞絮,最可爱的孩子们顽劣的那一面,都是真实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个切面,万不可因着其“不堪”,而错过其他美好的许多面。

  这样,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也可以学学古人吟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