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史,望族续谱。在大家数年翘首以盼中,《丁氏家谱》2024年版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这是梦松堂族人丁姓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值得庆贺。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宗,道宗族,辨亲疏。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此乃丁氏修谱之初衷。 

  经过近15个年头的登门登记和细心编排,一部昭示着时代气息和活力的《丁氏家谱》2024年版,以其祥和、凝重的风格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部家谱承载着宗亲父老深深的期望,凝聚着编修人员无尽的辛劳和汗水。作为承前启后的编谱人之一,我非常荣幸地参与完成了先人传承的事业,上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下可以启迪后辈子孙。在修谱中,我对各位宗亲给予的鼓励,和家谱资料方面的大力支持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

  10多年来,长辈丁家建、丁家俊、丁家银、丁家进、丁家将、丁家利、丁家标等,都非常重视家谱修订事宜,多次策划,提出方案;我和立城兄、立眙弟等几次到宿迁、泗洪,征求意见。修订家谱的计划付诸实施后,对长辈们交办的任务,我不仅铭记在心,而且认真阅读老父亲过去10多年整理的资料,积极参与了家谱的写作和修订工作,并对全书的体例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最后和丁守业一道,进行了电脑编排。

  在编谱中,我翻阅了过去10多年曾经编印过的几本家谱,从2023年12月到今年3月份,大约有四个月,几乎天天盯在电脑上,有时夜里要加班到十二点以后。遇到不解的难题时,又不断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联系。 

  在参与编谱中,我仔细阅读家族先人们留下来的零碎的历史资料,为家族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付出了一点微薄之力,感到无上荣光。从2024年2月初到3月中旬,家谱修订理事会丁家银、丁家标、丁立城、丁立生、丁立璜等部分成员,又兵分几路,深入盱眙县铁佛几个村,挨门逐户反复校对,尽量将差错降到最低。 

  本次修订的《丁氏家谱》共分16章,其中包括《续谱随笔篇》《世系传承篇》《缅怀展望篇》《红色记忆篇》《家训家风篇》《仰谱感言篇》等栏目。一共40多万字。其实,我们准备的资料远远超过40万字,大概有60多万字,主要是考虑到印刷费用问题,才删除了150多页,精减成现在这样的版本。 

  本次修谱成功,是我们丁氏家族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它是我们丁氏同室宗亲共同心血的凝聚,是丁氏家族戮力同心、众望所归的优良族风的体现,它昭示着丁氏家族兴旺发达万代荣昌。我深信,我们丁氏宗族全体宗亲,一定会继续发扬先祖遗风,在先祖的护佑下,一定会有吉祥安康、兴旺发达的好运! 

  《丁氏家谱》面世,应该庆贺,但更令编者感到不安。由于时间紧,水平凹,可能有不少差错,希望家人们理解,给予批评指正,以待进一步改进提高,以待修订时做得更好,并望今后继续关注。      

  本次修订的《丁氏家谱》的序言由丁氏家族的5 1代世孙丁家建撰写,内容摘要如下:

  丁公伋系姜子牙之子,神龙氏后人尊丁公伋为始祖。秦汉之际,丁姓得以大放异彩,有丁固梦中梦到松树长于胸腹中,寻人解梦曰:“必有人辅,至公侯”,后丁固在作战中破敌有功,果然官至公侯。其后人遂以“梦松堂”为堂号,延续至今。丁姓在全国人口统计中约680万人排名第46位。怀先人之恩德,勉宗族之后裔。先人世代有杰,多建丰功,古有始祖丰功伟绩,今有新人担当大任。

  丁庄祖先系山东喜鹊窝梦松堂人氏。明清年间,北方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大量民众选择南迁,祖先也携家人随众而行,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落脚江苏盱眙县铁佛西郊宝地定居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祖先们在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秉五岳神灵之光,世代繁衍生息,代代传承相传至今,可谓历经艰辛。从祖先“九”字辈开始,今已传至十四代人,同族人六代同堂,分布在盱眙、泗洪、南通、扬州、南京、台湾等地,世代唯桑唯农,不泛有识之士栋梁人才,有的官任师厅级,县处级8人(含高校任职),科局级及其他公职人员百余人,研究生、大学文化数百名,在政界、军界、工商及知识界成名的枚不胜举。族人获得的成就,不能忘记祖先的佑护,更不能不知道我们从何而来。

  思修族谱之大事,上可告谓祖先在天之灵,下可使子孙后代有寻根之本,可谓千秋之功德。本人在山东多年多地考察,未能找到准确祖籍喜鹊窝所在地,又无老家谱考查,致使族谱“九”字辈以上字谱缺失,“九”字辈以下五代详情无法考证,仅有字辈谱相传,实为吾族之遗憾。但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代代口传,却能记住了三百多年来的家族史及宗亲支系关系,足以说明了丁氏家族尊长辈重宗亲之美德。但十四代以来没有比较完整的文字家谱不能再继续下去,修订家谱迫在眉睫。二十一世纪初,丁天翱后人老八门聚会时,家人们把修订家谱提上了议程,但因诸多条件限制,信息交流不畅,修谱意志不坚定,加之无可抗拒的疫情灾难等,一直未能如愿。 

  幸有族人丁家操排除老伴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不辞劳苦,把生活费花在公交费上,持续不断的奔波各家各户,搜集保护了族人散记相传的各种宝贵资料数百页,为修谱提供了大量财富。经族人相谋,大家纷纷解囊,多举并重,完善了修谱的基本要素。 

  在这次修谱中,理事会成员都作出了应尽的力量。丁家俊(泗洪)带头带领泗洪族人作出了较大贡献。在理事会的作用下,族人贡献了十余万元资金,有力地保障了修谱、立碑工程顺利完成。更值得一提的是,副理事长丁立城(办公室主任)腰折带拐参与,忍痛下乡收集校对资料,为快速进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其他族人也鼎力相助,这充分体现了大家族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 

  子孙孝则宗族兴,宗族兴则宗族荣。在世代孝子贤孙的缮护下始祖冢得以尚在,52代世孙丁飞、53代世孙丁创业传承前辈之功德,常年圆护祖陵,为族人作出了孝贤的榜样。今家谱已经修成,宏碑雄立,此乃我宗其祥! 

  本次修订家谱、立碑成功,功在理事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家谱的印制美观大方考究,既有一定的现代文化色彩,又带有古老风格,第一次做这样的大事,收益颇丰,此收获来之不易,是值得我们族人骄傲的。但也有美中不足,主要是有的资料还不完整,有待下次修订完善;还有就是少数家人不理解,持消极态度,个别支系宗亲观念不强而没有入谱,很是遗憾。望族人们总结这次修谱、立碑经验,把丁姓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富国强民而奋斗不息!  

  题诗一首,作序结语:     

  《梦松世泽 砥格家馨》   

  风和燕舞好清明,族人齐心夙愿成;   

  兴业每思先辈苦,撑家常忆祖慈贞;   

  雁行相接孙枝绍,鸟哺传承棣萼荣;   

  伟绩劳劬丰碣勒,焚香化纸寄哀情! 

  上面的序言和结尾部分的诗词都出自丁氏家族51代世孙丁家建之手,他不仅是一个军人,是宿迁、洪泽农场等检察院的检察官,而且诗词、文章、美术和书法都是他的强项。在阅读了丁家建的文章、序言后,真正又是一次传统文化、家庭美德的熏陶! 

  由此我觉得,修订家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根源和家族的历史。编写家谱不仅可以记录家族的成员和亲戚关系,还可以记录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撰写家谱时,需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如调查、整理和编辑家族信息等。 

  怀先人之恩德,勉宗族之苗裔。先人世代有杰,多建丰功,后人以丁固梦松立梦松堂为这支丁姓堂号。我丁氏乃梦松堂支脉,明清年间,本支先祖厉经艰难万险迁至盱眙铁佛之宝地,已传至今十四代人,现有人口约一万人,现在分布在南通、宿迁、盱眙、泗洪、高邮、台湾、南京等区域。丁氏家族世代唯桑唯农,修德丰隆,拥有包含农工医商学军等各业英才。今家谱修成,祠碑雄立,此乃我宗之祥!“代有贤光注史册,今有名哲效先贤”。宗旨是望族人恪守家训,严守族规;忠恕仁厚,建功立业;扬先人之德,弘先人之光,浩荡丁氏万世隆昌!

  人总是那样感性,值得怀念的太多,思念永远不会停止。曾经的美好、如今的陌生、未来的谈然。忆载前人远行,是一路走来的铺路石,在内心渲染一片天空,五颜六色,是每个人自己涂抹的。回忆写下一页页历史,写下曾经的辉煌,写下曾经的阴暗,写下灿烂,写 下暗淡,写下那些我们拥有的曾经。回忆是一帧照片,一帧发黄退色的老照片。寂然凝望,青春不再,红颜不再,往事已苍老。但是值得回味! 

  修订家谱对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最好版本的过程。孩子天生活力无限,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发展,将爱和理解贯穿教育的始终;学习是一种终身的乐趣,要培养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探索世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孩子的品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忍耐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学会原谅,这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技能。 

  国有法典,家有家规,在历代世人看来,“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国同构”的观念深入人心。家规是祖上对家族之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丁氏家族的家训家规,已经从前辈开始熟记践行。即:明道、行德、亲仁、孝慈。 

  丁氏家族从事各种行业的人才都有,《丁氏家谱》中挑选的几首诗词,虽然算不上精品之作,但是其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的意境,的确有一些独特风味。这几篇诗作,在艺术手法上,抒情与写景完美融合,综合运用“比兴、对比、象征、叠字”等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情味隽永。同时又善于选择生活细节来抒写内心情感,使抒情诗又有了叙事成分。丁家建先生的诗作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对于探寻诗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诗歌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丁氏源自五支,炎帝后裔居多。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确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具有悠久的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红色记忆篇》主要记载梦松堂后代创业创新建功立业的部分事迹,以飨关心丁氏族人的朋友。           

  作为丁氏家谱编辑,我衷心祝愿关心丁氏宗族的亲朋好友,家家兴旺发达,户户吉祥如意,人人健康长寿!我也诚挚的邀请关心关怀关爱丁氏宗亲的亲朋好友,到盱眙到我家共叙亲情。 更望丁氏族人恪守家训,严守族规;忠恕仁厚,建功立业;扬先人之德,弘先人之光;憧憬丁氏人丁兴旺,浩荡丁氏万世隆昌!渴望丁氏家人们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关心我们的朋友、嘉宾和各位先生、女士! 

  清明时节,万物生辉。在这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我们丁氏家族的宗亲和来宾们相聚在铁佛丁庄,参加仰谱庆典盛会,确实让我很激动。所以写下几笔,表达感激之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