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增长知识,这个,毋置疑,但,偶尔也会增加点“麻烦。”

      记得读《水浒传》时,好友告知还有一部与水浒人物相似可内容相反的书,偷偷摸摸地塞给我一本《荡寇志》,(那时,这本书还没有在市面上发行)看过之后,有点懵圈;后来,看了《三国演义》,又看了“反三国演义”;再后来就更多了,看了有人大赞“**盛世”,又有人大斥“**剩世”,还看了有人说“半夜鸡不叫”……

      更有甚者,有人著书给阿Q正名,给陈世美平反、还有人给武大郎拔高……

      真有点晕头转向。

      读书是人们生活之中重要的部分,于是,我们的古往今来的写作者们编写了各类故事。

      写作人努力地用文字向读书人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不同的作家自然有不同的情感世界,读书人则在读取着;从不同的情感获得不同的认知。

      这些不同的认知在读书人感性世界之中交汇,自然产生了矛盾。

      有时也自嘲自己:看了一堆的书,长了一脑子新的认知,也多了一肚子新的问号。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您会觉得您知道的挺多,但当您读书并努力思考时,您会发现,其实您知道的很少。

      这几句话真值得细细地琢磨。

      曾记得,自己看过一部“**演义” ,对一些人物十分崇敬,对另一部分人分外憎恨;后来,再看了有关的历史书,发觉不是那么回事;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对此“**演义”出现了反写。

      有些书,读了几遍,也确实觉得书的内容与历史不符,可再仔细的多读几遍,您即可悟出作者实际是知道历史的实际情况的,也更悟出了作者的实际意图:赞颂什么、弘扬什么;厌恶什么、鞭笞什么;还有、对仁义的向往,对忠孝的需求;对忠臣、清官的期盼,对龌龊心态、卑劣行为的不屑,对贪官、腐败的痛恨…..

      用心的思考一下:作者写书,他(她)在落笔之时,塑造人、编写事,首先要考虑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状况、文化思潮,还有避讳什么、迎合什么……还有,关键是符合当时读者的口味。

      作品的形成离不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化思潮。

      就拿现在一些挺流行的作品也是如此,写某个皇上微服出行,遇上几个小混混,几个招式就将混混打的满地找牙:读者喜看武打,于是,皇上成了侠士了。

      至于过段时间,有没有人去反写,不得而知了。

      确实,一部作品,越思考,就会知道,想读懂一部作品,应该知道的太多了;而且,不仅读书的内容,还要读书的作者、书的时代背景;比方,看红楼梦,要读懂曹雪芹,还要了解他经历的时代。

      读书确需要多多地思考,这样,再看正写反写就不再纠结了,“开卷有益”,啥书都一样,用一句俗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人无完人,作品也是如此;近些日子,或是文人相轻,或是三观不同,或是善意闹噱头,或是蓄意来抬杠;对一些书的各类质疑、声讨、起诉、闹得沸沸扬扬。

      其实,评介一个人,一本书,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不同的看法,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一想,真的无需太过较真,这些,咱们另当别论吧。

      言论自由是社会文明的象征。记得五十年代期间,我们的伟人曾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想,这“双百”方针,是我们文化领域永远的信奉。六七十年代期间,还流行两个名词:“香花、毒草”,这两个名词用不着解释,如今,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开放,对于“香花、毒草”的甄别变得简单多了;“香花”,我们共同品赏,“毒草”,当然毫不留情地予以摒除。

      和谐的社会,无论正说,还是反说,都可以在一片祥和的晴空下随意地说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