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来,我时常念着一个人,他便是新华日报资深记者、我的新闻写作启蒙老师于美贤。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下午,我偶然向扬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厚尧提起于美贤老师。事情就这么凑巧,李部长说,早年他在江都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与于老师交往频繁,关系甚笃。他亦多年未与于老师谋面,也在搜寻信息,一旦获得,即与我共享。

       几经辗转,我们终于获得于老师的联系方式。新年第三天上午,我们一行前往南京拜访于美贤老师。10时许,我们到达位于玄武区长江花园的于老师家中。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于老师见了我们格外高兴,又是沏茶,又是递水果。于老师告诉我们,他今年八十三岁,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儿子儿媳都很孝顺,轮流回来看望老两口。于老师风趣地说:“我的两个儿子,一个住在汉中门,一个住在中山门,我住在玄武区,他们给我把住东西两个门,我们很安全。”

       几十年过去了,我问于老师可记得1976年4月新华日报举办通讯员学习班的情况?于老师说:“怎么不记得?刊登我们合写的长篇通讯的报纸我还存着呢,只不过当时报社用稿不署名,只署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时间长了,我只记得你们的姓氏,小杨、小邱、小张、小王。你的名字还是朋友告诉我的,他从网上看到了你的文章中提及我,转发于我,勾起了我对那段时光的回忆。”我说:“我也保存着那份泛黄的报纸呢!自2012年9月写《见报的首篇文章》起,我想见您的心情越发迫切。”

       师徒重聚首,越聊越投机,往事历历在目。1976年4月中旬,《新华日报》在扬州举办基层通讯员培训班,县委宣传部和公社领导推荐了我。

       4月15日上午,我前往扬州市第二招待所报到。我们这个通讯员培训班,共有4个小青年,来自邗江、高邮、兴化和江都四县。于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领队。他和蔼可亲,像长辈,又像兄长,一点架子也没有。

       下午,于老师给我们做了班前动员。他先发给我们每人一册《新华日报通讯》,然后说:"什么是新闻?什么是通讯?如何采写?理论性的东西,别人的经验体会,这个小册子上都有,希望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多阅读。我们这次以实战为主,围绕全省治理淮河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实地,调查采访,在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集体撰写一篇长篇通讯。这个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到我们这次培训班的成效,关系到我们的采访和写作能力的真正提高,大家可要努力噢!"于老师的讲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我们认真地记到了采访本上,更记在了心上。

       次日上午,我们开始了采访行程,沿着"淮河入江"这条主线,从南向北,采访了江都引江水利枢纽工程、邵伯船闸建设工地和兴化县的水利建设成就。

       经过20多天的实地采访,我们带着厚厚的记满素材的采访本,返回招待所,闭门写稿。在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经过热烈讨论,集思广益,最终确定通讯的标题为《千里淮水谱新歌》,全文分四个部分,我们四个通讯员每人写一部分。开头为概述,其余三个部分从不同侧面反映治淮事业取得的成绩。我撰写的是第三部分。于老师负责统筹和指导修改。

       经过两天两晚的连续奋战,长篇通讯《千里淮水谱新歌》写成。至此,由《新华日报》举办的这一期基层通讯员培训班也圆满结业。

       两天后,我们的文章刊登在《新华日报》第二版,整整一个版面。手捧报纸,我激动不已,但很快淡定下来,因为要成为出色的通讯员,这仅仅是个开始。

       师生相叙,意犹未尽。我捧着欲赠给于老师的《浪花》和《爱满旅途》散文集说:“那次培训班对我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不然,我也出不了这两本书。”于老师接过书谦虚地说:“一定认真拜读。”我说:“权当作业,请您指正。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