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标题开始想写“老有所为得高寿”,为啥改成现在这个了呢?因为我多年在接触、采访所谓的“老有所为”高寿者的时候,他们压根就没想过什么“老有所为”,有的只是淡淡地说一句,不就是接着做点事儿嘛。“老有所为”,一般是指特殊老年人群,比如,党对老干部的要求中就有“老有所为”这个说法,可对普普通通的老年人,要说他们是“老有所为”,他们会觉得帽子太大,承受不起。我老爸种地到87岁,90岁还能做点轻体力劳动,我要跟他说是“老有所为”,他根本听不懂。所以,为扩大涵盖面,便把此文的标题改成“有事可做得高寿”。
“有事可做得高寿”这个命题应该是靠谱的,也是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而且这方面的例子是层出不穷、举不胜举的。
往远了说,那些国宝级的院士、科学家、专家、教授、学者,八九十岁,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仍在科研第一线。刚刚上网查了一下,一篇题为《年龄最大101岁!健在的13位“双院士”,个个都是大国重器》(2021年11月4日长江日报官方账号)的文章里,列举的13位“大国重器”,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平均年龄91.5岁。他们所以得高寿,是因为有大事可做。
往近了说,我们到医院看病,有多少年逾古稀,甚至耄耋之年的老医生不是还在出门诊、做手术吗?
印象最深的,媒体报道也比较多的是我们身边的那些“五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虽然都已经高龄,仍然活跃在关心下一代、维护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平凡工作岗位上。这些年,我在铁岭和大连多次参加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到会的老同志都是七八十岁,而且个个精神饱满,说话底气十足。他们所以有如此好的精神面貌,是因为他们有很多事儿要做。
2019年10月12日,我在大连图书馆参观了由大连晚报《百岁传奇》栏目记者王春燕创办的“大连百岁摄影展”,王春燕还在现场给参观者讲述了50位百岁老人的故事。我发现,50位百岁老人虽然身份、经历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总闲不住。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高寿之人,他们的故事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应该是总找事情做的人。
有事可做,为什么可以得高寿?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自信心。老了还能继续为国家、社会,包括为家庭做些事情,就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成了被社会抛弃的、只剩吃喝拉撒睡的废人了,生活的自信心也基本上没了。自信心丧失,精神支柱便跟着垮掉,生命的旅程也很快结束了。因此,老人自己要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社会、家庭要鼓励老人找事做。当年岳父岳母在我家的时候,如果给他俩找点活干,他俩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有时候,怕他俩累着,啥也不让干,他俩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话也很少。现在想,让老人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是一种孝心啊!
二是注意力。且不说,那些“大国重器”在科研过程中的专注力,就说身边的普通高寿老人,他们在玩琴棋书画,在鼓捣诗词,在准备讲稿,抑或是看孙辈,给孩子们做顿好饭菜,此时,注意力便会很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注意力专注,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修心养性。寂寞感是老人的慢性毒药,消除寂寞感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做事。
三是手脑并用、脑体结合。痴呆是老人的多发病,预防或减缓痴呆的比较好的办法是尽量用脑动手。大脑用进废退,老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因为手脑并用、脑体结合,对于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很有益处。
四是广交朋友。人老了,最怕的是孤独、自闭。如前所述的“五老”,他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在为社会做事的时候,结交了很多朋友,而这些朋友都是有正能量的人,跟有正能量的朋友在一起,会产生同频共振的积极效应。2022年,我采访了大连西岗区一个由老太太组成的“红袖标巡逻队”,当时,她们那种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儿让我很是感动,仍记忆犹新。
由国家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宜居养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尊严养老基金管理委员会双重指导下的“创龄人才实践活动”正在展开,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因为可以有事情做,有得高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