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们小时候的规矩,过了腊八就是年。而现在,一般过了小年,才会有那么一点过年的意思。今年更甚,除夕都不放假,过个除夕,心都不得安稳。此刻,窗外,又传来了阵阵鞭炮声,转眼已是正月十五。虽说还没有出正月,但是孩子开学,大人们工作,春节渐行渐远了。回想着2024这个春节,说不出的感觉,似喜非喜,似忙又闲,却是那么真切。


  01

  除夕前两天晚上,枫、柳絮,我们三个闺蜜小聚,枫谈起她的同事想在春节三五天的假期,去山西平遥古城游玩。我们三人的心也蠢蠢欲动,也想来一个山西之旅。我更是兴奋,心驰神往。我是学地理专业的,每每给孩子们讲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总只是看视频或者图片。特想实地观摩考察一下。而平遥古城就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回家和先生一说,他欣然应允。可是,没有几分钟的功夫,他改变了主意。原因我又无法反驳:去年四月份,他老妈继老爸去世一年后也走了。春节后的几天假期,我们要守在老屋里,让他的姐妹有一个可以回归的家。都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下了归途。”我特别理解先生的心情。我的山西之旅只能再一次变成神游。李白他老人家有神来之笔,能够“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古流芳,而我这个平庸之辈,只能一声叹息:“人生无奈。”

  后来,枫和柳絮看到春节期间旅游的费用比平时多出很多,这个时候去游玩,有冤大头的感觉,也作罢了。我知道后,偷偷笑了,估计如果我知道这情况,肯定第一个打退堂鼓。我注定应该守候在家里,有些事情老天早就安排好了。

  大扫除完毕,已是大年三十中午了,真是不到三十就有收拾不完的家务。由于公婆的去世,这几年我家不能贴春联,挂红灯笼,没有一点过年的氛围。生老病死,人生之常态,纵然多么不舍和怀念,生活总要继续。19岁失去父母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好好生活,也是一种对父母怀念的方式。今年,我想增添点年的气息。就买了一束粉红色的百合,放在我书桌上,把一条红色的围巾搭在沙发的靠背上。

  要准备年三十的团圆饭了。小时候家里人多,妈妈总要做一大桌子菜;公婆在的时候,一家三代,怎么也得十几个菜。然后,从初一开始吃剩菜。现在,家里只有儿子、媳妇和我们老两口,儿子初二又要去外地的岳父家。所以,年前我就把盘子都换掉,新盘子都是小盘,容量不大。团圆饭我建议只做八个菜,精工细作,重在质量,另外三个人一致同意。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无穷尽的世界里,所取有限,就那挑自己喜欢的,好好享受,自己心满意足就好。拥有太多,不能物尽其用,无端浪费,那是一种罪过。

  晚上,各家阳台窗户的彩灯亮起来了,稀稀落落的,有不少人家只能亮着灯并没有挂彩灯,也没有红灯笼,可能是前几年的口罩事件,去世的老人多的缘故吧。

  春节联欢晚会,对我来说,早已经可有可无。起初是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准备年夜饺子的时间。全家的饺子,我一个人包,忙得我不亦乐乎,没有时间看。后来,联欢会越来越没有意思,更没有了看的兴致。而包饺子却有了帮手,儿子结婚,儿媳妇就成了帮手,今年,老公也学会了擀饺子皮,他成了主力军。

  时间能改变一切。儿子成家立业,我已经满头白发。以前除夕,我都要守岁,一夜不眠。今年,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儿子媳妇回自己的房子后,我也早早躺着休息。我这是在梦游与守岁之间选择了躺平。


  02

  大年初一不出去拜年走亲戚,今年是头一回。因为有寒假,该看望的亲人,年前我已经看望过了。今天,我可以在家歇歇了。

  四姐的女儿超超嫁到了外地,结婚六、七年,第一次回娘家过年。由于初四就要回去,所以孩子初一就来给我和先生拜年。他们来,我很开心,因为他们不用我伺候,自带厨师。四姐夫很会做菜,有时候还能来我家帮厨,我只需和四姐、外甥女一起聊天就可。

  四姐家的小外孙女活泼可爱。我们带着她去细河岸边荡秋千,玩跷跷板。她“咯咯”的笑声,感染了我们这群大人,我们也玩起秋千。儿子媳妇、外甥女一家三口、我和姐姐,组成了三组,一边玩一边拍视频,说说闹闹,好不开心。

  正玩得高兴,手机提示音响个不停,原来是一个同学在给我发消息,说我们一个好友的姐姐去世了。当时,我的心就“咯噔”一下子,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好友的姐姐就比我们大二三岁,是我们上两届的学长,优秀恬静,和好友既是姐妹又是师友,姐妹情深,好友每到寒暑假都去姐姐家。最近一两年去得更频繁了,每次打电话,都说在外地的姐姐家。此刻才知晓,她是去陪伴和照顾姐姐。好友姐姐生活在大城市,医疗经济条件都很好,在疾病面前却无能为力,让人唏嘘。

  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父母不在,姐姐就是亲情的皈依。我暑假生病的时候,也是四姐帮忙陪伴和照顾。失去姐姐,好友一定悲痛万分,赶紧打去电话。虽然立刻打过去了电话,仍是担心她,替她心痛。这时候的痛,可能像涌起的海水把她淹没,让她无法呼吸。这时,坐在秋千的小外甥孙女又喊我了,四姐赶紧告诉她,说我有事情,不要打扰我。我也把电话放进衣兜里,去和孩子们玩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奈啊!珍惜当下,享受当下吧!

  相聚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晚上,四姐一家要回去了。因为有了汽车,生活便利了很多,不用担心赶不上末班车了,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房间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了。只剩下两大袋子垃圾堆在饭厅的一角。“大年初一不能倒垃圾,否则会破坏掉财运”这一说法,知道没有任何科学和逻辑依据。但是基于盼望生活能富足的愿望,我每年初一都坚持着,尽管有时自己都觉得可笑。


  03

  初二,小姑子一家要从外地回来,初一晚上老公就忙着弄菜谱,又打电话邀请他姐姐一家。先生家一共三个孩子:妹妹、他和姐姐。这是父母去世后第一个年。为了能让远道而归的姑姑一家人进屋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已经坐在高铁上回老丈人家的儿子,和表弟保持微信沟通,然后告诉爸爸,他姑姑一家的位置,以及可能几点到达。

  一个重要消息传来,小姑子家的未来儿媳妇也一同回来了。这可是重量级人物,我和老公赶紧开车出去,购买海鲜,再做两个好菜。大初二的,海鲜店没有几个开门的,只能去生鲜店,这把老先生忙得团团转。吃上饭,已经下午两三点钟了。几个男生推杯换盏,我累得不行,吃了几口,赶紧躺倒床上休息。看我一脸疲惫和孱弱的样子,大家都理解,他们吃他们的,我躺我的。

  不知眯了多长时间,我起来了,他们还在喝,只是外甥和女朋友,在沙发上一个半躺着,一个坐着。路上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吃饭喝酒的喧闹,早让他们疲惫不堪了,还在坚持着。和大人们也没有什么可聊的,好像隔了一代,就生疏了不少,就让他们去休息了。
  初三早晨,我赶紧起来和老公做早饭。这一段时间,老公基本不用我起来,因为天冷,怕我着凉,身体刚刚恢复些,尽量别反复。但是,有贵客在,我得表现一下,给老公装装面子。我的做饭行为也不敢再随性了,烙的油饼不再是大的大,小的小,厚的厚,薄的薄,而是大小统一,金灿灿,油汪汪的。

  小姑子夫妇要回他们的老家,两个孩子感冒了,没有随行。呆在家里休息,连吃饭都没下楼,估计是太难受了,大七楼的,不愿意折腾。我和先生也没有刻意喊他们,给孩子们自由。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儿子没结婚的时候也这样。

  有他们在,我不能外出走亲戚,呆在家里又没有意思。老公提议去看电影。年前,贾玲的《热辣滚烫》的宣传早已霸屏,出于好奇,我们也选择去看这部电影。尝试用手机订票,最后还是放弃了,怕万一操作不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让儿子给订票,不到两分钟的功夫,儿子把票订好,把取票二维码发给我。孩子分分钟搞定的东西,我俩研究半天都不敢做。有一种挫败感,老了,要被时代淘汰了。

  到了影院,里面人头攒动,看电影的真多。想想,这几年春节,我们看了好几次电影了。贺岁片有点要取代春节晚会了。看完电影出来,多少有点失落感,感觉这片子缺少点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一个减肥的故事,和立志联系在一起有点牵强,虽然减肥成功需要极大的意志。不过,用减肥做卖点,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票房大卖,我必须得承认这是一个极佳的营销手段。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电影,可以说贾玲成功了。电影很受人们的追捧,当时,影院里笑声一片,也有感动得哭的。而我于后知后觉中,在电影的后半段才恍然大悟。再一次感觉自己的落伍,好像不能与社会同步感知世界了。

  初四,又看了张艺谋的《第二十条》,故事情节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突然想起了徐峥的《我不是药神》。两部电影,一部是老百姓精神上寻求自我救赎,一部是肉体上渴望得到治疗健康地活着。都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听说《药神》上映后,真解决了不少医疗保险的问题。不知道,《二十条》上映后,能不能产生真正的社会影响,真有人给正当防卫辩护。两部电影看完,转眼就初五了,九点钟送走了小姑子一家,我也开始进入相对清闲的阶段。


  04

  有点闲暇了,就开始刷手机,看到湖北冻雨天气,高速公路困着很多回家过年的人。车辆油电耗尽,寸步难行,人饥寒交迫,甚至大小便都成了问题。接着,又刷到河南、山东大雪,到处都是交通堵塞。看得我倒吸口凉气,又庆幸又后怕。这期间如果我真的出去玩了,恐怕也如此,以为现在我的身体状况,不得玩完啊!看来有时候老天还是眷顾我们这些“秃家雀”的,我们就听它的安排吧,凡事别太强求。

  大雪冻雨,到处冰天雪地,高铁也被迫停运。绿皮火车此刻挺身而出,牵引着高铁一路前行。这样的情形,网友有的评价说,高铁是中国速度,绿皮火车是中国温度。也有评价说,高铁像儿子,绿皮火车像老父亲,去帮助遇到困难的孩子。可能是年龄的关系,我更认同后者。多么先进的东西,都有掣肘的时候,多么风华正茂,智勇双全的孩子,也有需要长者指点迷津的时候。人虽然老了,只要不是一无是处,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和位置的。

  然而,我们毕竟不是绿皮火车。绿皮火车只是被弃用,被淘汰,没有遍体鳞伤。一旦需要,还可以整装待发,再显威风。而当我们老了,能够自食其力,不给孩子添负担,不给社会添乱,就已足矣。物品老了,是文物;人老了,是废物了。

  就这样,一个个短视频刷着,我感慨,我欢笑,一部手机就控制了我。有了它,可以替代万卷书,也不用行万里路,便知天下事。如果愿意,也可让自己一夜成名,世人皆知,只要自己豁出去。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了大数据,你想看什么内容,便给你推送什么内容,无穷无尽,让你欲罢不能。不知不觉中,大半天过去了,饿了,我随便对付一口饭,然后倒在沙发继续刷。再看老公,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带着耳机子刷,要不是他偶尔笑出声来,我都以为他睡着了。

  手机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伴侣了。可以彼此不说话,不吃饭,不和人交往,不做事,但是,绝不能没有手机。仿佛能自由自在地刷手机,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快乐,尤其是孩子们。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05

  初六,儿子和媳妇回来了,休息一两天就得上班了,对他们来说春节假期就算结束了。看着他们笑呵呵萦绕在身边,老公做事更起劲了,孩子提起什么吃的用的,马上安排。下雪了,老先生和楼上的一个退休警察像约好似的,一定会去清扫楼前的积雪。扫雪必扫车,老先生也必定假装转悠一圈,转悠转悠,就转悠到北面的儿子家前面,去给儿子扫车。

  前些日子,看着同学、朋友家的孩子一个个事业有成,远走高飞,国外、北上广的安家立业,甚至羡慕。而儿子就留在我身边,曾经纠结是否应该。看着他们父慈子孝,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随遇而安吧!

  初七中午,我把自己娘家小辈的孩子喊到一起,请他们聚餐。说是小辈的孩子们,有的年龄大一点的,几乎和我、弟弟同龄了。我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我们姐妹兄弟共七个。大姐大我19岁,大姐的儿媳妇就小老弟一岁。父母去世早,那一年我19岁,最小的弟弟16岁。哥哥姐姐对我和弟弟来说,如父如母。我和弟弟是长辈里的最小,和年轻的孩子们代沟少点,承上启下。弟弟身体不好,那纽带的作用责无旁贷落在我的身上。

  我喝不了酒,老公代替我招待孩子们。看到他们喝得热热闹闹,我不禁感慨:一家一个孩子,我们这一代人走了,他们就是最亲的人。可是他们当中,有的还是第一次见面,甚至还有的在异国他乡,从来都没有见过面。

  从前,哪家没有五六个孩子,孩子无论到了哪里,无论多远,千里万里,只要到了过年,游子都要回归故里。而现在,人对故乡、对亲人还有多少眷恋与思念呢?想回家,可以开车,坐飞机,坐高铁,交通便利多了,却不愿意回来了;生活条件好了,每天的日子都像过年一样了,就不愿意过年了。仿佛过年只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感官的享受而已。那欢庆的鞭炮,温暖的灯光,团聚的亲人,还能令多少人欣喜而感动呢?我很庆幸眼前的这些孩子们,还能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来奔赴这个聚会,在他们心中家人、亲人还很重要。


  06

  正月十三,我也开工了,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我身体好多了,体力和体重又都恢复许多了,又成了老胖子。看来有病不仅得治,还要及时休息。要学会爱自己,这个世界无论哪里,谁都不是唯一不可替代的,别自作多情,什么事情都硬扛。

  正月十五元宵节,年后的第一个大的节日,鞭炮声从早晨又开始响起。我突然很想很想吃元宵。人就是怪,以前我不喜欢吃元宵。可是现在,不适宜吃了,偏偏特别想吃。大概就是得不到的就是好的,这样酸葡萄心理在作怪吧!晚上,鞭炮声更加密集了,无法去看灯,就躺着看元宵晚会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还是小时候元宵节去俱乐部猜灯谜更开心。

  吃了元宵,春节就算走远了,我们只能眺望它的背影了。春节是我们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年又一年过下来,怎么感觉许多风俗习惯,文化,传承下来的越来越少,有的甚至消失了。有人说,这就对了,人类发展就应该“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不断“扬弃”,才可能趋于最先进,最完美,才能前进,才不会被淘汰。

  然而,丢弃了最初的自己,这还算是原来的我们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