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军的前辈,他们坚守信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谱写了一曲曲精彩的红色篇章。

《战友情深》是26军老战士于2002年编著的文集,他们用亲身经历,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战争年代跟随26军艰难奋战的烽火岁月。其中有我们原济南军区老首长李耀文和原总政副主任华楠合编的《外线出击转战中原》的文章。这两位前辈,都是山东纵队、八纵和26军的老领导,他们的这篇文章,生动精辟的回顾了八纵(26军)1947年至1948年,在中央军委英明指挥下,经历沙土集、土山集战役、睢杞战役,转战豫皖苏的情况。


一、两位将军新中国成立后的故事

李耀文,山东荣成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专业毕业,大专学历。开国少将(1955年),海军上将(1988年9月),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中共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4年7月,李耀文由26军调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5月,山东军区改编为济南军区,李耀文任军区政治部主任。

父亲刘乃晏经常说起李耀文,他们最早认识是1945年11月,父亲在鲁中军区警备2旅4团2营5连任指导员,跟随鲁中军区部队于1945年8月在临沂参加了攻打王洪九战役,不幸负伤,11月,9师政委李耀文到医院看望慰问父亲,并详细询问父亲连队的具体情况,李耀文政委细致周密的工作作风,给父亲留下深刻印象。(李耀文)

我当兵在济南军区后勤十分部,当时在我们部队流传甚广的是,李耀文主任和济南军区杨得志司令员下连当兵的故事。

1958年秋,李耀文和干部部长陈美藻随杨得志司令员一起来到驻徐州某团6连当兵。他们脱下了将军服,换上了士兵装,身背绿背包,谢绝军师领导陪同,从团部徒步来到连队。在连队,夜间站岗按顺序排班,他们经常半夜起来放哨。与战士同吃一锅饭,同吃一样菜。一天午饭,他们发现饭桌上多了一盘辣椒炒肉丝,便找到司务长,耐心说明下连当兵不能特殊的道理,然后把菜倒在大菜盆里。这件事深深感动了连队官兵。6连是全训分队,训练课程很紧。训练场上,3位将军身背冲锋枪,腰胯手榴弹,不怕风吹日晒,摸、爬、滚、打,样样不甘落后。当兵一个月,4次冲锋枪实弹射击,3位将军弹无虚发,4次优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作、同娱乐,消除了官兵之间的隔阂,密切了官兵关系。他的《当兵日记》在解放军报上连载。

1960年,在广州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会议休息时,一位领导同志指着李耀文向毛主席介绍说:“这是与杨得志一起下连当兵的李耀文同志。”毛主席提问说:“你们下连当兵情况怎样?”李耀文汇报说:“一个月当兵生活,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作、同娱乐,打掉了五气(官气、暮气、骄气、娇气、阔气),消除了官兵之间的隔阂,密切了官兵关系,保持了普通一兵的本色。”毛主席高兴得称赞:“将军当兵不简单哩!好啊!这是军队新的历史时期一个好做法,是个发展。”

我在济南军区后勤部队当兵时,广为宣传的一些响当当的先进典型,如王永才、王杰、孙乐义、马国政、王佐文以及红一连、安丘连等,都是李耀文政委亲自抓得。这些先进典型,在全国和全军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我曾在北京见过李耀文伯伯,当时我在山东省农业委员会工作,1996年,山东省政府安排在北京举办山东省农民书画展,由原省委书记苏毅然组织带队,拟请山东籍将军李耀文题词并参加开幕式。

我们来到海军政委李耀文家里,一进门见到等候多时的李政委,他一副清瘦干练英姿挺拔的身材,说话时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让秘书给我们端上热茶,他不时问起我父亲身体等情况。知道我们来意后,他当即挥毫泼墨题了词,几天后参加了开幕式。

李伯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我这位七十年代的“新兵”,在济南军区老首长面前一点也不拘谨。他在我心目中,不仅是才华横溢的高级将领,也是慈祥可爱的伯伯。

(右一杨得志、右二李耀文

华楠将军,经常听26军一些前辈说起他)

华楠,1921年出生,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崖子村人,开国少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报社社长。1950年7月调到总政工作,担任《八一杂志》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51年4月,杂志正式创刊。华楠为朱德总司令起草了发刊词。1960年12月,华楠调任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兼主任办公室主任。

1961年10月,他又被委以《解放军报》总编辑、党委书记的重任,那年,他刚好40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华楠受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交替打击,险些被整垮。他被林彪等人扣上“罗瑞卿反党集团分子”、“三反分子”、“走资派”等罪名,遭受批斗、关押、监督劳动。

1972年底,华楠重新工作,任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按部长待遇)。1973年底,继任《解放军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1976年1月,叶剑英亲自打电话召见他,要他掌管好军报,同“四人帮”的阴谋作斗争。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他又多次被“四人帮”点名,受到迫害和错误批判。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华楠继续担任《解放军报》社长、党委书记的同时,还兼任中共中央宣传口负责人之一(当时中央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机构,耿飚为主要负责人)。1980年1月,他被任命为总政治部副主任。此间,他主持《解放军报》,积极参加和组织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认真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1978年冬,他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发言批判“两个凡是”,受到了陈云同志的当场赞扬。他在积极宣传批评“左"的思想倾向的同时,还主持军报发表了黄克诚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章,以后又相继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批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文章。

华楠为《战友情深》作序


二、两位将军的文章《外线出击转战中原》

(一)出击鲁西南

全国战略反攻开始后,华野第八纵队划归外线兵团。

纵队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向明,参谋长张仁初,政治部主任王一平。

纵队辖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3个师,每师3个团,另加纵队炮兵团,计10个团的兵力,是一支战斗力很强、攻防战力兼备的老部队。

1947年7月上旬,在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以后,毛主席即命令我华野主力实行外线出击。

四纵队组成左路兵团,在叶飞、陶勇指挥下,出击鲁南,第八纵与第三、第十纵队组成右路兵团,在华野参谋长陈士集,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下,向鲁西南出击,以掩护刘邓大军南下,分散敌人兵力,减轻敌人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压力,把战争引向蒋管区。

当时,我华野主力5个纵队的外线出击,吸引了重点进攻山东敌人7个整编师,从而调动和分散了敌人的兵力。为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更有力地配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右路兵团首长决定:第十纵队打汶上城,八纵队配合三纵队打济宁。敌新五军,整编八十五师,整编第七十五师西援,我与敌激战于凤凰山地区。由于情况变化,汶上、济宁攻击未克撤出战斗。

八纵即西渡运河与敌周旋于鲁西南地区。

鲁西南位于黄河以南,运河以西,陇海路以北,以菏泽为中心的东明、定陶、成武、金乡、鱼台、曹县、单县、嘉县、巨野、郓城、梁山地区。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在这一个月作战中歼灭敌9个半旅。蒋介石为了寻我主力决战,堵住这个反革命内战战线上的大缺口,曾调集大量兵力于这一地区。仅菏泽、金乡、鱼台等地集中了罗广文兵团、刘汝明兵团包括整编第三师、第五十八师、第二十四师等在内的10多个师。

随着我华野外线兵团的鲁西南出击,敌人又先后调来了整编第八十师、第七十五师及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部队新五军,进入鲁西南战场,向我军进行合击,企图把我们消灭在这里,或者把我逐出鲁西南,赶过黄河以北。

我外线兵团按照中央军委和华野前委的指示,决心坚持在这里与敌人兜圈子,打转转。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部队多半是夜行晓宿,天天行军,时时打仗,每夜都要行走80多里路。由于当时正值雨季,阴雨连绵。鲁西南尽成泽国,遍地泥泞,积水没膝,深处及脐。部整天在阴雨烂泥中跋涉。由于部队连续行军,疲劳、艰苦,加上战斗频繁,伤病员不断增加,战士中曾流传“出击,出击,来到鲁西,跋泥涉水,光打游击”的顺口溜。我们部队在鲁西南地区,与敌人经过一个炎夏雨季的周旋,达到了两个目的,第一把进攻山东的敌军主力调了出来,第二把调到鲁西南的敌人留了下来。牵着敌人的鼻子兜圈子。这是毛主席的一大谋略,但是蒋介石说什么“共军不堪一击,到处流窜。”

当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立足未稳之际,蒋介石调集了23个旅与刘邓野战军争夺大别山,以8个旅在豫西牵制陈谢兵团,并拼凑16个旅准备发动“胶东攻势”。在鲁西南地区除以第四绥靖区,整编第二十八师等部担任菏泽、开封、商丘等地的防御外,又以新五军,整编第五十七师,第八十四师等部找寻我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作战。此时,华野出击鲁西南的左路、右路两兵团已经汇合,合编为华野外线兵团(也称西兵团),陈毅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

8月底,敌新五军、整编第五十七师等部,分兵冒进,尾随我第四、第八纵队到达单县东西地区。我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为打开鲁西南战局,寻机歼敌,继续牵着敌人鼻子走。敌五军由单县地区北犯,9月5日进至丁里长、王老虎之线。敌第五十七师由单县地区北犯至贾庄、徐家坊地区,为我阻截。6日午后,敌第五十七师窜至沙土集、双庙、新兴集地区,敌第六十八师由菏泽东犯,企图阻止我南下。此时,第八纵队奉命由城武地区北进,参加歼灭敌第五十七师的战役。6日午后,八纵队进至徐家楼、马楼、徐家堂地区,当晚以二十二师第六十四团、第六十六团向敌出击,经一夜激战,我控制了沙土集至双庙公路两侧前后王庄一线阵地,敌即向沙土集、双庙一带收缩固守。7日,敌向我第六十六团进行反击,均被我击退。7日夜,第八纵队同兄弟纵队一起对敌沙土集外围阵地发起攻击。双庙、段庄之敌窜向徐庄。八纵队六十四团乘敌立足未稳之际,以勇猛果敢的战斗行动,向徐庄猛扑过去,一举突破敌阵地,全歼守敌五十七师第十团,创造了一个团歼敌一个团的村落攻击的范例。其他各路进攻部队战至8日拂晓,沙土集外围之敌为我肃清,敌全部收缩于沙土集固守待援。当日夜,八纵队奉命从东、南两面攻击,六纵队从西、西北,三纵从正北、东北会攻沙土集,于9日拂晓前突破敌防线。战至上午9时,全歼整编第五十七师9000余人。八纵队俘敌中将师长段霖茂。

沙土集战役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敌乘我转入外线立足未稳之际,求歼我军的狂妄企图,而且鼓舞了我军的士气,并迫使敌再次从山东战场和大别山地区抽调整编第十一师,第七十五师和十师等部来援。从而减轻了山东内线和刘邓大军的压力,打开了鲁西南的战局,掌握了鲁西南战场的主动权,为我军挺进豫皖苏,继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沙土集战役后,敌新五军惧怕被我歼灭,据守丁里长、王老虎之线,整编第十一师由砀山、虞城北上与五军靠拢,整编第十师位于陇海路南的太康、雎县地区。沙土集战役后,我军求歼敌五军未成,决定以主力一部越陇海路南下豫皖苏,9月19日进至管集、曹县之线。此时,敌五军尾随八纵队至汶上集地区,敌十一师进至单县以西及以南。22日,敌第十一师第十八旅进抵曹县以南土山集,第十一旅由土山集进抵曹县城郊,该师主力进抵单县以西郭村集、青固集。当敌进到曹县城南展开之际,我主力分路猛插,分割包围歼击敌人。我八纵队和三纵队,把敌第十一师第十一旅和第十二旅分割成两块,压缩在土山集地区,并求歼其一部。但在分割时由于行动不快,未能乘敌立足未稳之际,大量歼灭敌人。敌见势不利,及时收缩靠拢,依托村落和土围子固守待援。经两昼夜攻击,仅毙伤敌3000余人,而我伤亡较大。旋即敌整编第十一师主力已迫近土山集,敌整编第十师也星夜北上来援,进抵王堤,敌五军亦进至成武、冉固集一线。至此,敌已集中,不易歼灭,我军遂奉命撤出战斗。(华楠)

(二)转战豫皖苏

1、挺进黄泛区,横扫敌民团

土山集战斗未能奏效,因敌援兵已迫近,为争取主动,迅速完成开辟中原解放区的战略任务,华野首长决定放弃对敌整编第十一师的攻击,除留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在鲁西南牵制敌人外,以主力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纵队和晋冀鲁豫第十二纵队,挺进豫皖苏地区。

我第八纵队和晋冀鲁豫第十二纵队,于9月27日晨,经兰封至民权间横越陇海路南下,挺进豫皖苏西部地区,执行开辟新解放区的任务。

八纵队进入豫皖苏地区后,根据上级指示,在一个月至二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从事歼灭境内小股敌军、民团、土匪等,摧毁伪政权,发动群众,建立新政权,实行土改。

八纵队以一部在豫苏一分区武装的配合下,于10月8日收复扶沟、鄢陵两城,并拔除鄢、扶之间的张桥、只乐集、彭岗集、顺兴集等敌据点,守敌悉被歼灭。10月9日晚,攻克通许县城,歼敌河南省保安一团大队长以下100余名。10日夜,又以百里急行军,突然兵临尉氏城下,守敌闻风逃窜。第八纵队旋即南下沙河一带,于10月23日攻克豫东重镇周家口,盘据该镇的伪河南省保安第三、第四团及还乡团一部计1500余人,被我歼灭。与此同时,由商水来援的国民党军骑兵第一旅行至商水、周口之间八里店,当即被我迎头痛击,歼敌100余名。26日,八纵队又回师北上,以一部配合豫苏地方武装,攻占河南省首府开封南不远的留县城,全歼伪河南省保安第一、第二两个团,后又乘胜解放洧川和开封以南的朱仙镇。至此,我军所指,敌闻风披靡,黄泛区纵横200余里广大地区,为我军全部解放。

2、参加陇海路中段破击战

为了斩断敌人利用陇海、津浦铁路运兵的交通大动脉,使敌人完全失去利用铁路机动用兵的便利,使敌战略中心城市更加孤立,增加我军打运动战,大量歼敌的机会,便于我军南北联系和配合机动作战。为此,陈毅、粟裕首长决定,以一部兵力继续执行巩固和发展豫皖苏解放区的任务,集中主力7个纵队分成3个集团,于11月8日开始向陇海路兰封至郝寨段及津浦路徐州以南段展开破击战。

八纵队在陇海路破击战中的主要任务是以一个师于7日晚进至兰封、民权间,施行破击铁路,炸毁桥梁,并相机攻占该线之薄弱据点。另外担任阻击开封之敌东援。采取运动防御的作战形式阻滞敌人,要求不论东援之敌如何,在兰、南段至少阻敌5天,以空间换取时间,使援敌在11日晚前不能到达商丘。

八纵队在兄弟纵队及地方武装、广大群众的协同支援下,投入破击战。第二十二师于8日晚攻克内黄车站,歼敌第二十四师第六旅1个连,俘敌80余人,同时攻占杨固据点。9日击溃野鸡岗之敌,并在地方群众9000余人的配合下,将内黄东西铁路破坏。10日晨,李固之敌新五军名曰第二百师向北进犯,被我第二十二师勇猛击退。第二十三师除监视李固之敌外,并将李固以东两座铁桥炸毁,救援群众数千人,破坏铁路10余里。第二十四师一部于8日晚,将龙潭寨的敌人击溃,并炸毁赵庄附近一段铁路。9日夜,困守民权县城之敌二百师2个团和土顽一部,在八纵第二十二师强袭下,于11日上午撤退至李固车站。我军跟踪追击,敌于下午4时继续向东溃退。由柳河集出犯之敌九十六师、二百师4个团,经我第二十二师一昼夜的阻击,歼灭其一部,余敌于11日黄昏狼狈逃窜,我当即占领柳河集车站。我地方武装亦同时攻克小固车站。

经4昼夜激战,我八纵队已控制陇海中段120余里,攻克民权县城及内黄、野鸡岗、李固、孙六口、柳河集等车站据点10处,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打击。

在破击津浦路阶段,我第八纵队和第十纵队组成阻援兵团,部署于商(丘)、徐(州)段及其南侧地区,担任阻击由西面及西南来援之敌,以保证破击兵团对徐蚌段破击任务的完成。

陇海、津浦路破击战的胜利,使我豫皖苏解放区与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对我军集中兵力机动歼敌和建设巩固的豫皖苏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对配合全国战略反攻的胜利,亦起了很大作用。

(三)参加睢杞阻击战

我华野外线兵团为配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决定发动平汉战役,破击平汉路郑(州)许(昌)段及陇海路郑(州)柳(河)段铁路,协同陈谢兵团切断敌南北交通大动脉,威胁郑(州)汴(开封),调动敌第十、第十一师回援。减轻敌对大别山的压力,便于我以后集中力量歼敌。

华野首长为保证平汉战役的胜利,决定组织3个兵团,以第一、第三、第四纵队为一兵团。任务是破击平汉路郑州至许昌段和陇海路郑州至开封段铁路,相机攻占许昌等重要城镇。我第八纵队和第六纵队为二兵团,任务是在睢县、柘城地区阻击敌五军和整编第七十五师向西增援平汉线。要求各纵队一定要切断敌南北交通,为尔后大规模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1947年12月7日,我第八纵队奉命进抵陇海路北,以孙六口为中心一带地区阻击敌五军西进。经5昼夜激战,粉碎了敌五军的数次步、炮、坦、空的联合进攻,毙伤敌2000余人,给敌五军以重大杀伤。此次战役我军第二十三师六十七团二营,曾在敌猛烈炮火轰击下和敌1个团发生激战,连续打退敌5次冲击,击毁敌坦克2辆,始终坚守阵地巍然不动。为更有力地保证华野一兵团在平汉线顺利攻克许昌、漂河、驻马店等重要城市。八纵队又进抵睢县地区,协同六纵队阻击增援平汉线之敌七十五师和五军西援。12月12日夜,八纵队到达睢(县)杞(县)之间地区,即在城南、西南、东南方向构筑工事,依托睢县城进行运动防御。经5昼夜奋战,毙伤敌2500余名,击毁敌坦克2辆。战至18日,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保证平汉、陇海路战役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建设好新区

华野前委为了扩大和巩固豫皖苏新区,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于1947年10月指示部队用诉苦和“三查、三整”的方法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开展土改学习运动。并决定各纵队成立地方工作委员会,师、团各级政治机关抽调干部成立民运工作队,深入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和主张,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是坚决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的,从而把翻身和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我党领导下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上。

1、进行土改学习

在完成陇海、津浦路破袭任务后,八纵队即撤至鲁西南曹县地区休整。

11月下旬,干部开始了以土改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运动。纵队党委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主要学习了中央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华东局关于土改的指示,华野党委关于土地改革教育的指示以及邓子恢、薄一波两同志关于土改的报告等材料,并邀请路过八纵队驻地的中共中原局宣传部部长章蕴同志给营以上干部作报告。经过小组讨论,大会总结,广大指战员加深了对土改重大意义的理解,加深了对蒋介石打内战反动本质的认识,坚定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决心,懂得了党中央一手抓战争,一手抓土改,是全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是现阶段革命的根本任务。使干部树立了对土改的正确立场和态度,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民主精神、群众观点和政策水平。

2、开展“三查、三整”运动

随着战争的胜利,我军数量发展很快,部队新成分不断增加,大批解放战士补充部队,加之战斗频繁,部队政治思想教育时间少,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不良作风有所滋长,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战争的规模不断发展,仗越打越大,部队的军事技术和战术,都不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并且有的干部在战争胜利的形势下产生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

为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和加强军内外团结,中央军委要求部队利用作战间隙,开展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

运动基本上分为引苦、诉苦、追根、宣誓四步进行。在诉苦阶段,干部、战士一起诉,有的诉要饭受穷的苦;有的诉亲人被地主当牛做马的苦;有的诉汉奸和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奸污亲人的苦。特别是诉到还乡团的反攻倒算,惨杀翻身农民时,整个会场,哭声连天,不少同志在党旗和毛主席像前宣誓,表达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坚决杀敌立功,使部队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革命”、“革谁的命”、“靠谁革命”的问题。从而端正了对土改运动的认识,懂得了土改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树立了对土改的正确态度,增强了阶级观念、群众观念,部队的政策,纪律观念也空前提高。部队内部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尊干爱兵”、“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有了新的发展。

“三整”主要整顿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巩固三查成果,中心环节是整顿组织,加强党组织和连队的战斗力,改选连队党支部,调配各级干部,保证战斗胜利进行。整顿制度,主要是严格工作制度和生活管理制度,清点财物,实行登记公布制度;整顿纪律,严明革命军人铁的纪律,要求全体干部战士自觉遵守,对个别严重违反纪律的人,进行党纪军纪处分。最后落实到开展军事、政治、经济三大民主运动上来,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性练兵运动。

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全纵队广大指挥员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军队内部的团结,纯洁了组织,增强了纪律性,发扬了民主作风,提高了军事技术和战术本领,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和战士的革命热情,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为发动新的战役攻势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毛主席在评述这一运动时说,新式整军运动,使部队万众一心,不怕牺牲,群威群胆,英勇杀敌,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

3、巩固与扩大解放区

帮助扩大与巩固豫皖苏区后,豫皖苏区党委决定乘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的有利形势,在原来三个分区的基础上,再建四、五、六分区。

11月下旬,华野前委根据豫皖苏新区发展及地方工作情况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第八纵队第二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华楠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形势任务教育,树立建立根据地的思想,并决定我第八纵队帮助巩固与扩大五分区。八纵党委根据华野前委的指示,决定调第二十四师副师长王建青率领师直机关及第七十一团与第七十二团2个营到五分区去执行建设五分区的任务。

五分区位于豫东南腹地,处于陇海、平汉两大铁路干线相交的三角地带,它北枕陇海路,能瞰制国民党河南省首府开封,西靠平汉线,可直接威胁中原战略要地许昌城,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豫皖苏解放区的西北前哨要地。

.      五分区位于豫东南腹地,处于陇海、平汉两大铁路干线相交的三角地带,它北枕陇海路,能瞰制国民党河南省首府开封,西靠平汉线,可直接威胁中原战略要地许昌城,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豫皖苏解放区的西北前哨要地。

建设好五分区对于豫皖苏解放区的巩固,对于把豫皖苏和豫陕鄂两解放区联成一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王建青于1948年1月到五分区任司令员,兼五地委副书记。第二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华楠到五分区任政治部主任,后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师直机关干部分配到五地委、五分区及县大队工作,第七十一团为分区主力部队,扩大了分区武装,充实了县区武装力量。

根据华野前委和区党委指示精神,大力开展剿匪斗争,消灭国民党地方土杂武装。当时五分区境内有曹十一和郭新璞两股较大的土匪武装,经常袭击我地方党政机关,抢掠民财,杀害我区、乡干部和基本群众。王建青等同志率领分区武装,在各县武装的配合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不断清剿,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消灭了大批保安团队和地主武装,曹、郭两股土匪基本被肃清,五分区的政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至1948年5月,许昌第五次解放时,五分区已建立了西华、扶沟、通许、尉氏、鄢陵、许昌、邮商西、开封、沙北、许昌市等11个县政权。

华野八纵队为五分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