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疏影横斜;室内,梅香氤氲。新春之际,扬州文昌西路的中运香会店堂里,一款名叫“春消息”的线香惹醉了众多香事发烧友,待发走的各类香品快递也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

“节日里,家里点燃一支香,喜庆而温馨;走亲访友送上一份香,体面又高雅。所以,生意还不错。”公司艺术总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人香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其标,手里炮制着香料,脸上漾满笑意。


香学,也可青春

香,可去除浊气、安神醒脑,还可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手段。制香技艺,在中国源远流长又曾一度消失。而扬州,是历史上的制香重镇,唐代鉴真东渡弘法时就带去了中国的香文化,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集》中也多次提及“香药”。北宋,扬州的文人香事达到鼎盛,很多文章太守都曾留下过制香佳话。明代扬州人周嘉胄编纂的《香乘》,集古代制香诸法之大成,成为后代制香必备典籍。清代,吴正泰、大福春、桑恒顺等香店形成品牌,其中,以制作文人香的桑恒顺在全国影响最大。

出生于水乡宝应、在植物香气中浸润长大的王其标,2003年遵从内心爱好,走进制香世界。而那时的香,多为檀香、艾草等单方香,甚至化工香,长期使用会对居室空气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整理扬州香文化历史和香业资料的过程中,王其标发现将多种香料依中医原理调制而成的“和香”一直是传统生活用香的主流。经拜访和请教香学家、制香艺人和香农,他将恢复和升华古法和香确定为主攻方向。

一次次不辞辛苦地寻访香料,一遍遍细致入微地炮制化香,20年来,王其标陆续恢复两百余种古香方,目前推向市场的有八大类近百个品种。他从宋代“韩魏公浓梅香”的史料中获得灵感,研制了香型冷艳、寓意梅上春归的线香“春消息”,每年年底分享给发烧友,再现千年前宋代的香礼风雅。(王其标在炮制香料)

同时,他还在挖掘和传播香品的文化内涵上下足功夫。他根据每款香的特质,分别取了极富诗意的名字,如“云岫”“荷花渡”等,并设计了极为典雅的包装;他将东方世界的香事历史、文人与香的掌故传说等撰写成文,在报刊和自办公众号上发表,并于2018年和2023年集为《扬州香事》《东方香学》两本书,正式出版发行。

“我们卖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生命力恒久绵长。”王其标的内心越发笃定。

好酒也需勤吆喝。王其标在市区文昌路及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东关街等热门旅游景点开设体验馆和门店,并发展到全国多个重点城市,让产品以“熟脸+朋友”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身边。

很多人都说,王其标的成功,是扬州民间手艺人接轨时代的成功。对此,王其标有着更深的理解:“找准市场需求的内核,让传统技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活化,传统技艺的出路

在素有“百工之城”美誉的扬州,如何让昔日辉煌焕发青春活力,很多手艺人和王其标一样,也在思考和实践着。

皮市街边城书店主人王军,醉心古籍修复十多年。他经常会面对一些残破得无法连缀的碎纸片,纸上仅存的几个文字,却依然散发出动人心弦的优雅与深邃之美。“这些美丽的词句,不应随着古书的消亡而远去,应当以另一种方式得到永生。”他的眼前蓦然明亮。他将这些词句剪切下来,配上审美独特的底纸和画框,便成了一件极具品位的壁饰或摆件。

由于古籍的不可再生性和王军对文辞选择的独到眼光,该系列文创产品很快成为边城书店的“招牌菜”,受到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的追捧。

诚然,经典伴随日常,谁会不爱呢?

(王军研发的“古籍文创”深受顾客青睐)

让传统技艺在日常生活中可感、可见、可触,一批有追求、有想法的手艺人各施其能,各展芳菲。半辈子问道于植物印染技艺的祝洪萍,发挥自己会设计、会缝纫的专长,研发了桌布、围巾、手包、挂坠、团扇等数十种斑斓而实用的产品。从事布艺玩具设计的李佳润,花费数年时间恢复和掌握绢人制作技艺之后,将其与主业巧妙融合,使昔日贡品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新宠”。审美颇为在线的绳结艺人丁家菲,紧盯女孩们喜爱的手串、颈串,随年份、节气、花令等变化,层出不穷地推出新品,一上架很快就卖断了货。


网络,一缕给力的好风

花香还需风送远。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能搭上网络传播的快车,谁就赢得了市场。对此,90后的绒花技艺传承人征珊珊深有感悟。

成长于绒花制作世家的征珊珊,大学读的是服装设计,其间开了个淘宝店,卖服装、卖头饰,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电商运营。因不忍看见绒花外贸生意日益萎缩、双亲苦苦支撑,她决然辞职,回家帮衬。她一边改进工艺,研发适应国内市场和年轻消费者的头饰、胸花等产品,一边入驻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经常上传绒花产品的图文以及视频,空闲时还会开直播展示制作过程。

在她的悉心运营下,“扬州绒梅绮绒花”淘宝账号的粉丝数迅速攀升至22万,越来越多的人由此感受到了绒花之美,甚至参与到制作中来。她经常受邀去社区、去学校举办培训,传授技艺。她的产品还因此走向了国内和国际的高端时尚圈,成为多个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征珊珊在做网络直播)


           繁花,更待春几许

面对今日成就,王其标、征珊珊们仍笑言,自己只是生长在泥土里的一朵苔花。

关于苔花,清代诗人袁枚曾有一首著名诗作《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相比备受人们宠爱与呵护的牡丹,苔花完全是在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中赤手搏击、顽强求存。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扬州有一批公有制手工艺企业改制或解体,其中的一些技术骨干离开企业自主创业,成为体制外(民间)手艺人,他们的年龄现多在50余岁至70余岁之间。而从上世纪末至今,一些对传统手艺发自内心抱有兴趣的年轻人,直接选择了灵活度大、更利于发挥个人创造力的个体经营模式,成为新一代的民间手艺人。

风雨是最好的壮苗剂,市场是最佳的竞芳园。扬州民间手艺人在新的发展浪潮中,不断强健筋骨,丰润容颜,目前,在已获批的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中,这一群体已占到30%。近几年,更有一批杰出人才在全国展赛中斩获奖项。

1973年出生于高邮农家的王金高,18岁进入当地一家乡镇玉雕厂学艺,23岁来到扬州拜访名师,30岁开设个人玉雕工作室,走上自主设计和制作玉器的道路。他潜心钻研,勇攀高峰,2021年成功雕制了超高技术难度的“日月同辉活环内链瓶”,2022年8月力摘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金奖第一名。他的另一件作品“四海升平”,同时进入金奖名单。他因此创下了在国家最高级别评比中一人获两金奖的记录。(王金高玉雕作品“日月同辉活环内链瓶”透视图)

“我们必须全力拼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谈及自己走过的路,王金高感慨万千。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于2023年自费赴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广泛汲取营养,拓宽眼界思维。

其他手艺人也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精进着。其中,借助网络技术,扩大品牌影响,赢得广阔市场,成为普遍共识。但由于精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效果与预期尚有较大差距。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认为,需要年轻人的加入或专业力量的支持。

市场环境对于民间手艺人来说,如同赖以生存的土壤。他们希望能在技能培训、项目扶持、参赛评奖等方面,获得与其他主体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此,整个传统手艺行业才能活力迸发、风姿竞秀。

对于确有文化价值但市场搏击能力较弱的传统手艺,从业者们期望,能将项目保护传承与校园、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项目在这两片园地中稳定立足、安心传续。

苔花亦壮志,繁茂恰春风。相信,已经到来的春,会拂照每一寸土地,催开每一树花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