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2024年的寒假,孙女感触很深,她有很多话要对我说。

  孙女家住保定,2023年参加河北省高考,被河北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录取。今年寒假,她利用到北京爷爷奶奶家过春节的机会,主动去勤工俭学,挣回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寒假。

  今年1月28日,孙女从保定来到了北京。吃过午饭,她瞒着我们,悄悄来到附近一家大型超市,打算在这里搞勤工俭学活动。她走进超市,一个店铺一个店铺的询问:“你们需要不需要假期工?” 当走到第二层一个叫“畹町”的连锁店时,一位女店长见她谈吐文雅、彬彬有礼,于是就招聘她做了临时销售员并签定了20天的劳动合同。店长告诉她,明天就可以来上班,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七小时,每小时报酬22元。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值班,按国家规定发三倍工资。

  孙女回来,把自己勤工俭学的事告诉了我们,我们既高兴又心疼,主要是怕她太累。我说:“大一课程那么多,学习任务那么重,好不容易放假了,为什么不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孙女说:“我一进大学门,就参加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我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孙女又说:“我学的是金融专业,金融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了解社会,才能学好专业课。”听了孙女的话,我们认为有道理,于是就放心让她去了。

  第二天(1月29日)吃过早饭,孙女就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店长很和气,给她讲了工作职责和要求,并为她排了值班表。孙女很珍惜这次勤工俭学机会,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甚至春节也不休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都是在店铺里度过的。尽管工作很苦很累,但她从不叫苦叫累,店长和同事们都很喜欢她。

  2月18日,孙女结束了勤工俭学生活。结算时,除2天工休日,她实际工作18天,店长发给她3696元(春节3天发3倍工资)。孙女第一次拿到自己挣的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回保定后,孙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这次勤工俭学的感触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勤工俭学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勤工俭学最直接的收获就是能挣钱,学生挣了钱就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孙女勤工俭学18天挣了3696元,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基本上就解决了。

  孙女说,她通过勤工俭学,懂得了财富是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从而懂得了父母挣钱的不易,增强了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她拿到工资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家人到饭馆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她动情地说:“你们用劳动和汗水养育了我,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的养育之恩!”

       二、 勤工俭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要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孙女刚上班时,心里有点胆怯,不知道该如何推销商品,也不知道该如何跟顾客打交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学会了推销商品,也掌握了很多销售技巧。现在,她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推销商品和非常轻松地和顾客交流了。

  孙女深有体会地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大学生只有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培养和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勤工俭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勤工俭学就是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孙女在大学上专业课时,从书本上学过“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价值和价格、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理论和概念,这次在超市做销售员,通过对一些商品的进货价格、销售价格、以及对厂家生产成本(场地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流通成本……)的估算,就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她说:“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总结的,实践得来的知识是自己总结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四、勤工俭学可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勤工俭学中,学生的工作环境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干这个,有时干那个;有的工作轻松、有的工作很累;有的工作熟悉、有的工作生疏。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让自己去适应工作而不能让工作去适应自己。

  孙女刚上班时,一天要站七个小时,累的腰酸腿疼。这个时候怎么办?是打退堂鼓还是继续坚持?孙女选择了坚持。她说:“我不能知难而退,我要坚持下去。”果然,一个星期后,身体适应了,也就不感觉累了,饭量也大了,身体素质也增强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