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好运设计》时,读出的是表面,以为这是一个在说过程本身就是答案的论调。等到动笔去写,想要丰富一下感受再读时,读出的却是他对命运的不甘、无奈和到最后的——挣扎着接受。

  开篇点出“好运设计”的由来。人在走背运的时候,总会在心底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背运会是怎样。史铁生设想的是来世,反正是设想,今生已如此。没由来的事,为什么不把梦做的大一些?

  那么最初的设定,先占几项先天的优势: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然后是降生的地方。穷乡僻壤和贵府名门,都——不好。

  生在穷乡僻壤,吃饱饭是一件荣耀的成绩,断不会有什么余力去奢想文化。他们没有机会上学,没有书读,看不到报纸电视,不晓得外面的世界,甚至不会设想一下自己的来世。那,不要这样吧。

  贵府名门有什么不好么?太顺了,这样的境遇于他而言,也是一种残疾,一种牢笼。会让自己变得骄狂愚妄,不好。

  那就介于两者之间吧,最好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家庭。

  父亲是知识分子,但不是那种炙手可热过于风云的知识分子;母亲可以没有文凭但要有知识,她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是来自教育学,而是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

  在自己两三岁的时候,只管去玩;到了四五岁,依然玩,却玩得更高明:在母亲的皮鞋上钻几个洞,在父亲的录音机里撒把沙子……和一大群来自不同家庭的男孩儿女孩儿做朋友,和他们认真吵架并且翻脸,又一块儿和好如初;去订一个暗号,去密谋一桩令大人们哭笑不得的事件,再在夜色越来越重的时候,突然回来……总之,那是童年该有的样子——享受到纯粹的友情、感受到圣洁的忧伤。

  上学的时候,门门功课再往上个三四分就够了。但是一上中学尤其是一上高中,就开始各种拿奖。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兴趣爱好。譬如热爱音乐、喜欢美术、擅长体育。

  到了十七八岁,遇到了同样优秀的她并和她成了眷属。

  读到这里的时候,它让我想起了毕淑敏《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因为“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你跟随作者的思路,在几乎要认同作者把喜欢的事,千百次回眸个够,以求来世擦肩而过的时候,她却突然笔锋一转:这余生不用干其他的事,每天窗前屋后呆呆地一路看下去……

  史铁生正如此。在你跟随他做着这样的美梦的时候,他告诉你,不对,这里面有一道淡淡的阴影。

  这道淡淡的阴影在于,如此称心顺利,如此圆满的爱情和婚姻中的麻木——你不会感受到幸福。幸福是一种完全的心灵感受,不该是这样一种客观的程序。

  为了让自己感受到幸福,要在这场“好运设计”里,加设一点小小的困难,一些必要的痛苦和磨难。他以自己为例,他得了一种不能走路的大病。

  而后突然发生了奇迹,他康复了!这劫难之后的失而复得,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了。

  若文章至此,好似也没什么毛病,毕竟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妙在他又继续行笔:日子还要继续过,幸福感却不是一次能给够的,没有它可不行。它需要痛苦的衬照。

  然而一直痛苦,是任谁也不愿的,何况这是在“好运设计”,那就让痛苦尽量小些吧,小到能不断地把它消灭。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个永远的胜利者,在面对死亡时会怎样呢?

  因为一直的“好运设计”,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失败,从来没遭遇过绝境;因为一直好运,反而拥有了一直有幸不曾碰到的——绝望。

  该怎么办?有对抗“绝望”这种绝境的办法吗?

  或者这样说,面对“死亡”的逼迫,该怎样更好的活?

  过程。史铁生说只剩下过程了。对付“死亡”这样的目的,只剩它了。

  可是在最初选择降生地方的时候,他最先排除了穷乡僻壤。“再然后倘若那地方没有什么变化,他们的儿女必定还是这样地长大、老去、磨钝了梦想,一代一代去完成同样的过程”——这也是一种过程。可见单有“过程”并不足以概全,当关心是怎样的“过程”。史铁生在前面加了两个字修饰:“精彩”。

  ­——精彩的过程。

  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去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去镇静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然后接着告诉你:之所以甘心从目的转向过程,从对目的焦虑转向对过程的关注,是因为看到了目的的虚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这虚无和绝望使他感受到了痛苦,并且这痛苦大得不可消灭不可动摇,一直都和他同在。

  最后他的“好运设计”里,只剩下一句话:“上帝爱我!”

  上帝爱他吗?“也许我现在就是命运的宠儿?也许我的太多的遗憾正是很有分寸的遗憾?”

  在设定自己最好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之前,他对这样的位置有过这样一段叙述:“既有博览群书并入学府深造的机缘,又有浪迹天涯独自在社会上闯荡的经历……既饱尝过人情友爱的美好,又深知了世态炎凉的正常,故而能如罗曼.罗兰所说!'看清了这个世界,而后爱它'。”

  爱它。

  但 “我真是想来世别再有那么多遗憾,至少今生能做做好梦”。上帝爱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