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成功加入国际互联网的,而我是在2003年进入上海一家台资企业的资讯部门工作后才开始接触网络的。加入“雀之巢”社团,那是2004年2月我在榕树下注册发文以后的事了。

  2004年2月18、19日,《我的兄弟姐妹》和《我的妻子女儿》在榕树下“随笔小札”发表;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在网络传播的时候,那份激动确实只可意会。

  一次,在登录“榕树下”时,无意间发现“中年文学爱好者聚居地、温馨家园——雀之巢”,点击进入后,“以中年人为主体,以大散文为特色,以平民化为旗帜,以责任感为基础,以归属感为精神追求”的社团宗旨赫然在目,再拜读“巢”内的文字,马上就被那种温馨的归属氛围和沉稳的文字魅力所吸引,其他的文学网站便很少去涉足了。

  2004年3月4日,我发表在“巢”里的第一篇文字是《追忆那段芬芳烂漫的岁月》,编辑是三片月牙,编者按是这样写的:童真、童趣、童心,描绘出童年眼中的市井,那种美好会伴人一生。

  当时“雀之巢”评论团团长“哭泣的键盘”正在招募评论员,我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参加了。我被编在周三评论组,“万之”时任周三评论组组长。后来,由于“万之”忙于手头的工作,我接任了周三评论组组长。在评论团长“一窗月色”的热情帮助,还有周三评论组副组长“十月飞扬”的鼎力支持,以及万之、平凡、霜落枫林、擦肩而过、姝扬、微风、秋歌、透支灵魂808、乐乐、小雨、闯闯、一粒米、玉树等周三评论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将周三的评论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本人还有幸被评为当年度的“十佳评论员”。

  记得当初评论员调整的时候,枫林被安排到我们周三组,她的“丽江之旅”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在以后的合作中我们成了朋友。她那在生活中磨练出的非凡的韧性,对待工作敬业严谨的态度,正是我个人骨子里严重缺乏的。潜意识中,我已经将她奉为自己今后人生奋斗的楷模。后来,她调任周一编辑组的组长,由于家庭、工作、编辑多方的压力不得不要离开周三组,当时我心里确实有一种“执手相看泪眼”般的悲凉,无奈之下,我去“周三签到簿”里西果的“公告帖”下面跟了一个“讨伐帖”,“强烈谴责”了西果这种没有征得本组同意擅自作出决定的“偏激行为”。不料,西果还当了真,又在下面跟帖,对事情的原委作了解释,并对自己的作为表示歉意。哈哈,他哪里知道我是在“寻衅滋事”呢。

  认识另一个才女月光无语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评论团重组的那会儿,西果给我发鸡毛信让我把照片发到无语的信箱里,说要做评论团的“全家福”,我当时就随便找了一张我家生活中的“全家福”照片按地址发过去了,可是不久我又收到她的回函,说我没有报上名姓,她无法“对号入座”。哈,我跟她说,你也分不清我是男是女了吧?是我的大意让我们结识。她的“博客”更是养眼,美文美景,目不暇接。她为“巢”默默地付出有目共睹,去“雀之巢大事记”里看看吧,你就会理解“奉献”的涵义。

  介绍本家“七妹”入巢也有必要提及一下,当时周三评论正值多事之秋,几个学生评论员忙于考试,另外还有人因其他的事情在告假,每次到岗参加评论的总是很寥寥,姝扬就是在这种境况下走进周三的。她的文笔清新,评论也俏皮,最大的成绩还是在论坛里灌水,曾经名噪一时的“虫妖大战”就有她的领衔出演。

  “鸟儿们”不仅可以以文会友,也可以在论坛里灌水嬉戏。当年论坛里有名的“虫妖大战”就是姝亦、姝扬、陈国庆、曲新同的领衔主演,堪称当时灌水帖的经典之作。他们称“双姝”为“妖”,她们则称“蝈蝈”、“蛐蛐”为“虫”。他们在论坛里兴风作浪,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将平时灌水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一旁看热闹的更是摇旗呐喊,使得该贴几近崩溃。

  也许是当年读书时的那份对文学的痴迷劲还没有彻底消失,也许是被巢里“鸟儿们”的似火热情所感染,那时候,只要一有空闲,我便会打开榕树下网站,进入“雀之巢”,认真阅读当天编辑发表的文字,抒写自己的所感所想。当时正值评论团发起“消灭零评论”的号召,大家并非都是专业评论家,但都饱含一颗真挚热忱的心。

  为了便于作者编者评者更好地沟通交流,“雀之巢”的论坛里开辟了“评论园地”,由“荷儿”、“水儿”两位美女主持。而后随评论团的要求不断提高,改由每个评论组轮流主持,每组自行发起“评论专题”,负责协调作者编者评者参与讨论,满一百贴锁帖,大家也都积极响应,真正地做到了在作者编者评者架起了一道桥梁。

  记得我们周三评论组被安排主持“评论园地”的那一次,还有点戏剧性呢。当接到“荷儿”的通知时,我真的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我连忙给霜落枫林发信息请求支援,不愧为一校之长啊,果真临危不乱,待一番细致分析后,马上做了分工,由我负责编写本期评论园地的开场白,她来做我们周三评论组的“全家福”。我开始搜肠刮肚,几百字的开场白还没有完稿,她的“全家福”已经大功告成了。我连忙快马加鞭地赶,总算在凌晨时分把新的一期“评论园地”发到论坛里了。 

  后来, 因为我工作的原因一时对评论的工作难以顾及,我找到十月与秋歌,请她们能给予帮助,她们二话没说,将周三的评论继续开展得热热闹闹,我为我们周三组精诚合作的精神感到很欣慰。

  再后来,评论团又有新调整,苏超接任周三组长,还增加了郝庆芳、如予、亦是若水、吃肉也瘦(别忘了,进周三还是我介绍的哦)、一剪寒梅傲雪飘香等新生力量。

  巢里除了年轻热情的文学爱好者,更不乏优秀的名人大家。他们不仅将自己的文字在网络里与大家分享,很多人还把自己自费出版的文集免费赠送给我们品鉴、收藏。我就收到过“黑人阿明”、“哭泣的键盘”、“于湘女士”、“高原小行星”、“瘦马宇龙”、“素馨”、“邵魁先生”、“万之”、“霜落枫林”的赠书。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向我们述说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

  正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本职,有些人还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抑或生活工作环境的变迁,也许我们不能永远在“巢”里日日相守,或许我们要暂时的离开,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再回来。我们的角色可能开始转变,从日日相守的“老鸟”变成了偶尔飞回的“候鸟”,但是我们对“巢”的那份眷念是没有改变的,我们会默默的关注,关注她的明天和未来,关注她的成长和壮大。

  盛大集团改版“榕树下”以后,雀之巢社团全体迁入“新浪博客圈”;

  2014年,社团又全体迁入“江山文学网”,更名为“新雀之巢”;

  2016年,社团抚顺岗山13周年笔会决定筹备建设自己的网站,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团笔会,也是第一次见到“独上月楼”、“黑人阿明”;

  2017年,“银河悦读中文网”在上海青年梦想城举行正式启动仪式;

  2017年底,我们将在上海“榕树下”餐厅重聚,开启“银河悦读”2018新纪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