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们考察杭州华三公司,考察结束后,公司为我们安排了一次龙门古镇游。

  旅游车从杭州市区出发,沿着西湖的林荫大道,向城外奔去。一路上,高大的树木,星星点点的村庄,清澈的河流,组成了江南特色的秋天景色。

  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龙门古镇,一座10来米高的牌坊出现在我们眼前,“龍门”两字苍劲有力,牌坊后面的墙上,刻有一米多高的“孙权故里”四个大字,在热情的欢迎游客到来。我们先到游客接待处,出来一位20来岁的姑娘,一开口,自豪的说,自己是孙权的67代后代,接着,开始给我们介绍龙门古镇的历史:

  “古镇有7000多人口,其中90%是孙权的后代。古镇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是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姑娘做完了简单的介绍后,又返回去接待又一波游客。我们漫步进入古镇,只见一条小河穿村而过,这就是有名的龙门溪。溪宽只有三、四米,隔一段距离,就有石桥连接两岸。溪的两边,是两米多宽的石板路,路边排列着高低参差的古民居,多数是白墙黑瓦,斑斑驳驳的墙面,似乎向游人诉说着岁月的流逝。不远处,我们看到一位妇女,手提小木桶,走下通向小河的几级台阶,弯腰从小河中掏起水,然后又慢悠悠走回溪边的民居。再往前走,看见一位老者,半躺在长长的竹椅上,抽着烟,闭着眼睛养神。这种悠闲的生活,是久居城市的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在这条小溪两边,没有商店,没有饭店,没有喧哗,走在高高低低的石板路上,宛若进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间仙境。

  再向前走,是一条400多米长的卵石街,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色,三、四米宽的小街,两边店铺林立,有的店门上面挂着古时的招牌,有的门口飘着黄底黑字的招幡,走在街道上,宛如进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让人称奇的是在这条街上,居然有几十家制作羽毛球拍的作坊,我走进一家作坊,问他们生产的羽毛球拍,有人买吗?主人一副蔑视的脸色:“我们这里是国家羽毛球拍的定点生产地,不仅在国内体育界享有盛誉,甚至还远销到国外。”真是小看了这个古镇啦。

  继续往前走,是镇上的明清时期的厅堂区,导游介绍,这里原有60多座明清时期厅堂,现在还有30多座,另外还有3座牌楼。厅堂有井字形的和回字形的两种。我们走进其中一座厅堂,进门是一个大院子,正面是宽敞的大厅,面积约有百米左右,大厅正中挂有古画,两边则是长长的对联。大厅后面,还有许多房子,显然,这是当时一个大家族的居住地。虽然历经几百年风霜,仍然可以想象出当年孙权后代的风光。

  龙门古镇有许多当地的特色食品,都以龙门来命名:龙门粉条、龙门面筋、龙门豆腐……这些食品在江南享有盛誉。我们在镇里参观时,经常可以看到街边、房前,有不少炸油豆腐的小摊,其中有的还有以孙权命名的孙权油豆腐,看来古镇的老百姓,善于打名人的牌子做生意,三国时期的孙权大将军,没有料到后代们会用他的名字经商。我们团中一位同事,买了一串油炸豆腐,一边吃,一边说着“好香,真好吃。”游客们在品尝香喷喷的龙门食品的同时,也把龙门古镇带到了四面八方。

  看完古镇,不由得想起三国演义中歌颂孙权的诗:

  “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历史的长河流过了2000多年,他的后代一直生生不息的活跃在在浙江富阳的地面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