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看梅花,前园后林都遍寻不着。后找到一朵,不忍看。


我家是青梅产地。方圆几百里乡村种的都是青梅。小时候,我妈就经常跟我们说,日本人来过这里,他们取过土壤去检测,说我们这里的土地最适合青梅生长,因此这里的青梅最好、最酸,我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当即对我们家的梅子刮目相看,可是,好则好矣,青梅价格却一直很低贱。


小时候,一树梅花香盛雪,风来落红铺径,这样的场景我是见过的。但农村很少有人会赏梅花,梅花开得多,预示着明年青梅会结得多,这是让大家欢喜的。大时读古诗词,文人们喜欢剪梅插瓶,供养观赏。于我从未这样做过,唯有一次,和妈妈到深山看梅树归来途中,见到一枝梅枝折断了丢在地上,枝上还挂着许多花朵呢,我像得了宝贝似的,不顾妈妈反对,扛着回家插瓶去了。以前不觉得这样有梅花相伴的日子宝贵,如今只能感叹岁月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小时关于梅花的记忆渐模糊了,但摘梅子、捡梅子的事还历历在目。春节过后,春雨一下,梅花告退,碧绿清翠的叶子和小青梅就长出来了。到了清明节,我们到山上上坟的时候,梅子已渐次成熟,可采摘了。采摘梅子的时节,全村人都行动起来,挑筐拿担,并带了许多工具,如簸箕、长竹竿、梯子、凳子等,浩浩荡荡到园子、山里去。到处都是摘梅子的人,大家一边摘梅还不忘唠嗑自家梅子的收成和品相。我记得有两个比较好的品种,一种叫青竹梅,颗粒大,果肉饱满,可以卖好价钱。一种是白粉梅,颗粒较小,但是品相漂亮,少斑点,果皮粉粉的,像青梅里的洋娃娃,腮上还带着红晕。青竹梅树较高,摘不到的地方就只能用长竹竿敲下来,常有果肉爆裂的,妈妈就常常把这些爆裂的藏在筐的中间,两头放的都是品相好的,这样倒出来时就不易被发现了。这是农人的小聪明。


梅子的价格常常只有一斤几毛钱,大家虽采摘了上千斤,却并没有卖多少钱。有一年,因青梅量少,价格攀升到了四五块钱。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于是开山辟地种起梅树来。我妈也不例外,她把自家一面很偏僻的山全辟做了梅园,种了几十棵梅树。梅树种下后需勤于施肥、除草、浇灌,才能长得茁壮。那时我正读初中,颇有点读书人的“清高”,经常不情愿的跟着妈妈挑着粪水穿过村里人的目光,淌过小溪,走到山上去。到了梅园,妈妈要给一棵棵梅树施肥、拔草,我干着干着就偷一下懒。我跑到山顶上,找一处“鸟毛草”(一种很柔软的草)茂盛的地方躺下睡觉,看蓝天和白云。有时我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远方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和雾岚,我会扯着嗓子吼几声。这时妈妈便在下面喊,“别吼了,别人以为你神经病呢。”那时我已经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了,望着远方的远方,想,总有一天我会走出这些山的。现在,我已经走出那些山很远很远,也很久很久了。可是灵魂却一次次地回到那里,那时只觉得日子稀松平常得很,如今才发现他们是我灵魂的基石。


如果一夜风雨大作,第二天我必定早早起床,到梅园里捡落梅。一到梅园,已见着许多小伙伴,大家分散开去捡。落梅已经八九分熟,皮已经变成橘黄,果肉也变软了,揭皮可食。有时忍不住也会吃一两个,但牙齿立马就酸得软软的。那时我还很小,猫着身子在梅树下走动并不困难,看到梅子三五个躺在地上像得了珍宝似的,赶紧拾到袋子里。如今想来,似乎还能感受到心中的满足和激动。


因为梅子价格的低贱,村里人渐渐懒于管理梅树,树下往往杂草丛生。我们那一代人长大后大部分都离开了家,每年回来,梅花都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感。不仅因为农人们疏于管理,还因为梅花喜寒,而寒冷的天气亦渐稀少了。今年回家,偌大的前园、后林、山里,已难寻一朵花儿。花少,青梅也少。还想今年泡一瓶青梅酒的,看来这个愿望是泡汤了。


小侄女清扬出生以后,与我最为相投,我常常带着她到村子各处晃荡。有一年春节我们去赏梅花,她问我,“梅花能吃吗?”我说,“能吃。”于是先摘下一片花瓣尝了尝,有股淡淡的花香,花瓣咀嚼时有点涩涩苦苦的,没太大的味道。清扬也摘了一朵吃,我问她好吃吗,她点点头,我们相视大笑。这只是我们的玩耍之举,没成想,文人中真有吃梅花并吃出境界来的。这是我在《红楼梦日历》上看到的有趣的杨万里的诗词,摘来与各位分享。杨万里有首《夜饮以白糖嚼梅花》:“剪雪作梅只堪嗅,点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先生清贫似饥蚊,馋涎流到瘦胫根。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肉。”把梅花蘸糖、渍蜜后作为下酒小菜,杨万里可称古今第一人。杨万里吃梅花并不是偶一为之,他多次写到:“吾人何用餐烟火,揉碎梅花和蜜霜”,“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某次践行,“满谷皆梅花,一望无际”,他故态复萌,“独倚一株老梅,摘花嚼之”,除了蘸糖、渍蜜、生嚼,他还熬粥:“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不以清贫为苦,苦中作乐,并从中活出乐趣,是杨万里的达观。


千年之后,我等无名小卒,既生于梅花之乡,当承此达观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