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各有各的初心,理想也好,爰情也罢,谁的心底都有自已的追逐,实现了更好,没有实现也不会轻易忘掉。因为初心是我们原始的心愿,因为初心是我们奋斗目标,因为初心能给我们热烈的幢憬,初心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贫寒家庭里,从小立志当教师。1977年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我开始参加高考。三次名落孙山,接着国有企业招工,我以优秀的成绩考取参加工作了。是初恋伴我度过了艰难岁月,她在读大学几年里,不仅鼓励我发奋图强,还节衣缩食地供我复习,当时我深感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激发我拿起手中笔,怀念初恋,颂扬真善美。

  有了激情,沒人指导也很难取得写作的成功。是因为刘慧荣老师的牵线,使我有幸结识了十几家报刋电台几十位编辑,是他们的指导使我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实现了爰好与职业的统一。

  刘慧荣老师在延寿县下乡期间是县广播站的编辑。当时我是农村通讯员,非常愿意和编辑接近,第一次去延寿县广播站送稿时就认识了她。从此每次见面她都认真地评点我的稿子,并鼓励我发奋图强。她那和蔼可亲的态度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使我立志当一辈子通讯员。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延寿县水泥厂参加了工作,她返城了。我因不知她的去向而感到遗憾。1988年初,在《黑龙江日报》工作的杨欣同学告诉我:“刘慧荣老师在《党的生活》当编辑。”我心中暗喜:何不给刘老师在的《党的生活》杂志写稿呢?恰巧当时编辑部正在开展“灿烂之花”思想政治工作故事有奖征文,而这个栏目正是刘慧荣老师负责。于是,我写了延寿县房产处主任韩增金用“慈母心”感化了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我第一次到编辑部送稿子时,由于较长时间没和刘老师见面,特意带上延寿县特产清老酒作为见面礼,但刘老师说什么也不收。她把稿子认真细致地看完之后说,素材不错,但结构比较混乱,让我拿回去按要求再改一次。后来《慈母心》发表了,还被评为佳作奖。打那以后,又认识了李小平、王冬严刘焕俊等几位老师,他们从不同侧面指导我,使我陆续在《党的生活》上发表了十几篇文章。2002年,我与刘海丰合作了一篇3000多字的通讯《战友啊!战友》是写80多名复原军人关怀三个孤儿的故事。刘焕俊老师看完此稿之后当即决定采用。该文经过编辑修改发表之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好。

  在刘慧荣老师的推荐下,我先后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工人报》、《哈尔滨日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奋斗》杂志、《活力》杂志、《妇女之友》、《黑龙江青年》等报刊发表文章3000多篇,被聘为特约记者。1989年延寿县劳动局招聘文字秘书我被选中了,实现了爱好与职业的统一。我除了完成机关应用文之外,还写出了很多工作经验和人物通讯。《黑龙江劳动》杂志1991年第12期发表我写的《我们是怎样开展企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在国家劳动部1992年举行的全国劳服企业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2012年学习张丽莉事迹征文《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在全国获二等奖。我连续多年被省市县评为优秀通讯员,同时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我省先进人物代表,应邀参加了国庆60周年观礼,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被授予“中华脊梁-----共和国杰出人物”。

  2023年,在我们延寿县建县120周年县庆之际,翻阅了自已获得60多本各种荣誉征书时,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总在回想人与人之间那些美好情景。见证了也受益了助人成才、才尽其用的过程。我的笫一个女友宋雪飞给了我发奋图强的力量,刘慧荣老师和《党的生活》又给了我成功成才的摇蓝,我终生难忘!

  初心是美好的,也是甜密的,我非常珍惜初心,不忘初心,将那美好甜密的初心印在脑海,经常回味一下。尽管不能再追逐了,但那久远的滋味,淡淡的清香,还留在心底,保持着原味。她使我在今后工作中,用初心作为动力,用初心焕发我生命的活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