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和母亲唠几句后,我出门了
去一个只有喜悦的地方
家附近的大众浴池
这一次我不想沐浴,我想在那里记录些什么
一些来自百姓生活的声音,行为
它们可能是文学,也可能就是最美的生活
我每天拿手机快十个小时,移动网才半月就报警了
大众浴池有网,白鸽已经在浴池门口的椅子上停留好几天
这一天,老板正出来,说:“屋里请,多冷啊”
我进屋了,和那个妹妹说:“你的儿子,被我记在了诗歌里”
我没再多说很多,妹妹也没看我写的小诗
她在面积十平方米的门厅的一角,小餐桌上独自刷着手机
一个中年女人从澡堂子里出来
女人的脸红红地,她坐在了我的左面,一米处
我的耳边是柔和的北京女人说话,那种柔和和任何地区生活的人都不一样
别买猪肉馅,买好的,牛肉,三鲜
点硬菜,别舍不得,拿不准,问咱闺女,孩子回来,不能凑活,你别担心我
儿子,给妈打一千元,妈手机微信就八十块钱了
又进来人了,四位男子
搓澡吗?这是标准迎客语
一番对话很随和,其中出现了一个稍显特色的声音
我不搓澡,我怕疼,我也不拔罐,我过敏(没有人说啥,一个词都没有。)
几个男人走进去了,又来了两位
小闺女和老妈妈,女儿小声和收银的青年女人说:“瞧,这腿都捋不直了”
“你先进去吧,你走吧”(看得出,那一位智力水平有些弱,他和她交流无障碍)
“我们家里的不管我,这背咋搓,只能来这里。”
“有好几种盐浴......”
“开炉子”(就是开桑拿)
“老板,拿瓶饮料”(这一位感觉热)
“我故事里的那位媳妇,小男孩的妈妈,一直在吧台里聊天,聊孩子的成长手册。”
备注:老舍先生写了一个茶馆,白鸽写不出那般美,因为水平有限,还因为时代巨变。写下《大众浴池》系列文字的意义有一些是,我在尽我所能还原生活,记住普通,感受时代里的真实与友爱,智慧和魅力,助力全民更健康,侧重言语与行为的部分。感谢聆听,我的看见。欢迎转发和留言,我会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