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26军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许多英模单位,就连级单位而言,其中有两个连队更为突出,一个是“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一一77师230团2连,一个是“祝灵山阻击英雄连”一一76师226团7连。这两个连队的干部战士,战场上个个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打出了赫赫战绩,打出了浩荡军威,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荣誉称号表彰。
鸡雄山阻击战2连,我已写了几篇文章了,今天就讲讲祝灵山阻击战7连的精彩故事。
26军76师226团7连,是一支战功卓著,有着诸多荣誉和优良传统的英雄连队。建连80年多来,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重大战事。
1951年3月,该连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朝鲜人民军总部、朝鲜人民共和国政府三方联合授予“祝灵山阻击模范连”荣誉称号。
目前,这个连队是东部战区73集团军86旅装步5连。
先交代一下祝灵山阻击战的背景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志愿军构筑两条防线,最后的底线就是三八线。第一道线由50军、38军、42军、66军、人民军2、3、5军团防守,西起汉江口,经汉城南一路沿江设防,过东西战线分岔口杨平后,贴着砥平里东北侧向东南方向斜插横程,一直到东海岸的江陵,首道防线的任务是在纵深不超过30公里的地带,阻敌一个月。第二道线由26军、40军、39军,人民军一个师防守,西起汶山,经议政府向东后,沿着洪川江作江防,一直到东边的丰岩里。
在西起龙源里东到后坪的正面宽40公里、纵深55公里的地域,志愿军26军构筑四道防线,布防兵力以77、78师为第一梯队,76师226团占据左翼,另两个团作为预备队。
议政府至富平里第一防御地带坚守7至10天,道乐山、七峰山、国师峰第二防御地带坚守3至5天,磨义山、旺方山、水源山第三防御地带坚守5至7天,最后转至三八线以北地区继续阻击,扼守26军最后的防御极限线。这是26军根据志愿军司令部“要求26军在三八线以南阻击敌人15至20天,然后转到三八线以北地区继续阻敌”紧急电令,军首长研究执行方案,并连夜召开各师首长的军事会议确定的防守要求。
26军面对的敌人,美3师、美25师、美24师5团、空降187团、土耳其旅、英军2个营和法国营等,配备有重型火炮400余门、坦克300余辆,拥有8万余人。
战前,26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3月8日上午,军长张仁初、副军长张铚秀带领有关人员,冒着敌机的空袭扫射,登上泉占山77师230团8连阵地,察看阵地工事。
为了打好阻击战,军长张仁初、军政委李耀文率领机关大部到地藏洞开设军第二线指挥所,副军长张铚秀率精干参谋人员组成一线指挥所,抵近前线,具体组织前线部队作战。
参加过第四次战役的父亲刘乃晏回忆:“1951年2月22日,我们77师230团将防线移至苏利峰,在志原军50军防御地带后边构筑工事,前后进行了1个月的战前准备。”
3月15日,一道防线志愿军50军完成防御任务撤出阵地,26军各侦察分队展开接敌侦察。
3月16日上午7点,三八线防御战打响,敌我双方开始进行小规模的接触和战斗。
77师、78师正面敌人,是美军25师、3师各展开2个团兵力,76师226团正面敌人,是美24师5团。
战斗到3月22日,迎来了更大规模的战斗。26军当面敌军以3个团的兵力,在炮兵、坦克、航空兵火力掩护下,分别向78、77、76师226团防御正面的祝灵山、398高地、泉占山、水落山、阳地里5处发动攻击,每处使用一个营以上兵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停止,战斗尤以398高地最激烈。
26军打垮敌人3次冲锋,给敌人很大杀伤。完成任务后部队安全转移。
3月23日上午,张军长、李政委从志司开会回来,立即传达了志司首长的指示,并根据志司既要完成阻击任务,而且还要尽量减少代价,以便积蓄力量准备参加下一次战役的指示,制定了五条作战方针。26军在以后的作战指挥中,始终贯彻了这五条方针,保证了“既完成任务、又消灭敌人、还保存实力”的原则,使部队始终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
志愿军26军于1951年3月16日至4月22日,在朝鲜议政府、铁原一线实施了38天的机动防御作战,毙伤俘敌15369人,击毁敌坦克76辆,迟滞了敌人的进攻,成功的在预定时间内将敌军阻滞在高台山、金鹤山、内加、外加、葛末面之线以南,为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赢得了所需的准备时间,掩护了战略预备队集结及占领第五次战役进攻出发阵地,圆满完成了防御作战任务。
在38天防御战中,76师226团7连坚守的祝灵山,位于霜山正南2公里处,主峰海拔879米,有连绵十多里的9个山头,是扼守汉城——清平里——永固里公路的制高点,是全团防御体系的前哨,也是26军第一防御地带的骨干阵地之一。从3月20日至24日的5昼夜里,7连依托坚固阵地,以积极主动、坚决顽强、灵活多变的战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给疯狂进攻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击退了敌军数十次攻击,歼敌200余人,击毁敌满载弹药的车辆16辆,缴获迫击炮2门和各种武器一大批,为保证整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战后,226团7连荣获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的“祝灵山阻击战斗英雄连”的光荣称号。
(左一起张仁初、李耀文、张铚秀)
另外,加一段插曲,38天阻击战,志愿军26军打得从容不迫,在装备、兵力都不占优的状态下,靠士气、勇气和智慧英勇抗击美军的疯狂进攻,并创造了3个纪录。
第一个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与空降兵作战。
78师233团1营2连与美军187空降团交火,在4天4夜的战斗里,2连硬扛美军“王牌”数度攻击,顽强作战,160人的2连最后只剩下不到30人,但阵地屹立不动,美空降兵只能“望洋兴叹。”
第二个是击溃美军史上第一次直升机攻击。
美军一架直升机在78师233团3营7连防御阵地侧后机降30余名武装士兵,这是直升机第一次用于机降作战任务。7连立即组击反击,在1排长带领下,短短十分钟交战,除去仓皇跳上直升机跑掉的几个美军,地面上20多名美军全部被干掉。此战被载入中美两国反空降作战战术教材。
第三个是雷宝森班创造的步兵打坦克纪录。
78师234团3营9连4班在抗击敌对148高地进攻时,用反坦克手榴弹击毁坦克9辆,自身无一伤亡。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步兵班反坦克战斗的最高战绩,也是中国军队的步兵班反坦克最高纪录,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超越。班长雷宝森战后被授予“反坦克英雄班长”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并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祝灵山阻击模范连
1951年3月中旬,美国侵略军继续越过北汉江疯狂冒进。
志愿军26军76师226团7连奉命坚守在祝灵山连绵弯曲20多里的大小九个山头上,这是全团的最前哨,也正是扼守住清平川向北公路的制高点。
“不是消极地防御,而是积极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多样灵活的战术来迟滞疲惫敌人,为更大的胜利开辟道路”。7连在这一战术思想指导下,从3月20日到24日5昼夜英勇艰苦奋战中,以巧妙灵活的战术动作又一次重创了美国侵略军24师及其帮凶英29旅的疯狂进攻,创造了以少胜多杀伤敌人200多名的辉煌战例。
战斗中,该连创造出一个班采取伏击手段,击毁敌军坦克1辆,毙敌1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的光辉战例。也涌现出一批像孤胆英雄战士王廷吉,单人单枪坚守606高地,面对成排成连敌人的轮番进攻和飞机、炮火的猛烈轰击,发扬大无畏精神,机智勇敢地与敌周旋,终于保住了阵地的战斗模范。
敌人白天进攻,7连就夜里反击,3月23日夜,他们在一级人民英雄王玉林率领下,配合3连夜袭霜洞里,飞奔10多里,翻山涉水摸到敌人帐篷跟前突然开火,把正在酣睡的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有的不明究竟地死在睡袋里,有的提着鞋光着屁股像没头苍蝇到处乱撞。7连勇士们趁机包围上来,机枪、手榴弹、冲锋枪像冰雹般的射向敌群,顾不得还枪的敌人只好嗥嗥哀鸣。激战1小时,7连仅以9人的伤亡代价,打垮敌两个营的兵力,毙伤敌百多个,击毁16辆满载弹药的汽车,缴获两门迫击炮。
已经是整整4昼夜没有得到休息的7连勇士们,在胜利夜袭刚回来,天已出太阳了,这几天来他们每天只能喝上一顿冰冻的稀饭,在山上喝点冷水都是困难的,口渴时就用铁镐挖一点冰块吃,每个人的眼上生满了一道道红丝,嘴唇干了,但这些困难丝毫不能磨灭英雄们的杀敌雄心,当他们刚刚整理了武器,满面风尘倒头在冰雪里呼呼睡着时,命令又来了:敌人正抢夺3连阵地,如果此阵地失守,1连将被包围,使整个阵地陷于危险境地,7连马上出发增援3连,抢占这个山头。
当时7连升起了“誓把敌人打回去”的欢呼声,杨金华高喊:“疲劳吓不倒我们啊!”全连组织的四个班,除副连长陈长胜带1排配合去3连外,指导员方光超带领2排,跑步再跑步地翻山转沟。这是和敌人赛跑,胜利是从时间里争得的,他们不管天上的敌机,只是一心去打陆上敌人的步兵,在经过五六里的跑步刚刚到达山根时,敌人的飞机拼命的阻止着勇士们的冲锋,燃烧弹扔到前面山上,顿时枯草干柴烧起来,火焰一人多高,烧遍山野,勇士们谁也不顾再因绕路而耽误半分钟时间,就用手卷起棉裤,捆住裤腿,一个跟一个的冲过火网,在熏人的浓烟烈火中直奔山顶。在离山顶有七八米时,敌人已从对面爬上山顶出现在勇士的面前,在这万分危急的顷刻,四、五班迅速左右一闪,杨金华和杨昆的两挺机枪立即向敌射击,4班长侯顺士、5班副班长蔡友三各带一个小组分两路扑上去,一排手榴弹猛力掷向敌军,20多个敌人被这飞来的勇士们打得像断了秧的南瓜一样骨碌滚下山去,7连的勇士们仍雄居在山顶上。
敌人梦想将勇士们与阵地一同毁灭,用排炮向山顶疯狂射击,炮弹一落就是10多发,但勇士们却像钉子钉在山上一动不动,他们揉揉被火烟熏红了的眼睛,死盯住敌人的步兵,一会,清楚地看到敌人的钢盔一冒一冒的上来了,机枪射手杨金华就在突出的山嘴上跪起来居高临下地射击,敌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剩下的挤成一个疙瘩乱叫,勇士们就趁机把手榴弹投下去。敌人妄想夺下山顶,便来了个“交替”式的攻击,杨金华牺牲了,机枪暂时中断,敌人乘机前进;副射手石万早跳过去继续射击,郑兴羲负了重伤,高喊:“同志们,坚决完成任务”后,光荣的牺牲了。他们看到自己的战友倒下了,但记住了烈士的遗嘱。在夜袭中1班长唐兆思腿被炮弹炸断了一条,还指挥部队前进完成任务。这一切鼓舞着大家,燃起了复仇的烈火,5班长郭永和说:“我们要为烈士报仇!”指导员鼓动着大家“要守住阵地,实现我们的立功计划。”敌人攻得越凶,勇士们打得越顽强,郭永和耳朵震聋了,还是两眼死盯着敌人打,战士刘树芳右臂负伤了,用左臂打手榴弹,排长动员他下去,他坚决拒绝了,并对排长说:“我们是猛虎,敌人是绵羊。”共产党员、卫生员赵尔云在弹片纷飞下收集了烈士们的手榴弹与步兵一齐投向敌群。弹药快打光了,2排长张守玉提出“打不死敌人不打,打不准不打。”每人都保留下一枚手榴弹,半梭子子弹,准备着最后发挥作用。
敌人的四次进攻都被打回去。
天已黄昏,当部队主动转移阵地时,共产党员2排长张守玉一人掩护着全连安全撤退,待敌人刚上来时,他把卡宾枪上仅有的子弹打倒6个敌人后,就与敌人抱在一起,滚下山间同归于尽了。
美英侵略军在英勇的7连面前不再耀武扬威了,疯狂进攻的凶焰熄灭了三天,直到28日才小心翼翼地向前蠢动。
7连的连战连胜,光荣完成伏击、夜袭、阻击、反击等各项任务,获得军里嘉奖、团的慰问,2排、7班各荣立集体一等战功。战后并荣获志愿军首长嘉奖为“祝灵山阻击模范连”的光荣称号。
7连从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锻造了“攻击似虎,阻击如磐”的精神,荣立集体二等功11次,涌现出了特等功臣、二级人民英雄、模范指导员房光超,一等功臣张守玉,二级人民英雄、模范青年卫生员赵尔云,独胆英雄王挺吉等先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