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精河——乌苏——奎屯——克拉玛依——乌尔禾

    2013年9月6日。

    凌晨4点被楼道一群大声嚷嚷的人吵醒。这是一个凌晨开拔的旅行团,半小时的折腾后楼道才重新安静下来。试图继续睡下,可怎么也睡不着了,索性爬起来看我随身携带的《驾车自助游地图集》关于精河的介绍。精河是个县级市,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交通极为方便,除了横贯东西的G30连霍高速公路,还是铁路的一个三岔口,东经乌鲁木齐到东部各地,北至阿拉山口通往中亚与欧洲,南下至伊宁、霍城和霍尔果斯口岸。其中阿拉山口口岸还是我国唯一的铁路、公路、输油管线兼有的一类陆路口岸,是新亚欧大陆桥链接亚太地区和欧洲贸易通道的交通咽喉,目前中哈合作的输油管线早已全线贯通,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二期工程完工后输油能力将达2000万吨。从地图上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当地引为骄傲的赛里木湖、艾比湖、怪石峪等景点,从内地人的角度看,我更喜欢自治州北部那些人烟稀少原生态的森林、草原和历史遗迹,喜欢那些偏避地区没那么多商业性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维族、回族等各民族的民生民俗。

    这里我最想说的就是精河市北面20多公里的艾比湖,艾比湖和新疆的许多湖泊一样是个内陆湖泊,是我们前边刚提到的低海拔河之终点的湖泊,海拔仅189米, 是准格尔盆地的最低点,湖水含盐量达百分之十四以上,水源来自冰山融水、降雨和地下水。也同样是因为过度开垦、放牧和气候的变化,补充艾比湖的水源正在减少。从以前的资料上看,艾比湖曾经是一个面积约3380平方公里的淡水湖,相当于新加坡全国的面积,是现在新疆第一大淡水湖博斯腾湖的三倍多,随着第四纪冰期的结束,气候转暖,湖泊入水量也逐渐减少,加上转暖后强烈的湖水蒸发,湖面逐渐萎缩,矿化度也越来越高,真正摧毁艾比湖生态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注入艾比湖的河流出现断流,估计现在艾比湖的面积不到500平方公里,(我从2013年4月10日卫星拍摄的照片大致计算的结果)由于艾比湖处在以大风著称的阿拉山口的下风向,裸露的湖底成了新疆北部最大的沙尘源(那是带有盐碱芒硝具有污染和腐蚀性的沙尘),我现在所住的精河市大风天,风吹石头跑的景象并不罕见,甚至数百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市也受到了影响。据气象部门统计,大风每年从艾比湖卷起的沙尘有480万吨之多,10年来保护区内的沙化现象以每年3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如不马上加以治理,这些数字还会逐年加大,说不定有一天还会将盐碱芒硝沙尘输送到内地,我看过一些专家的意见,艾比湖具有提供各种物质产品的功能、调节大气组分功能、接受水量控制初级洪水功能、净化空气的功能、改善水质的功能、提供栖息地功能以及旅游休闲教育功等7大功能,这7类显见的并被人们接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高达每年68.65亿元。要使艾比湖流域生态不继续恶化, 必须维持艾比湖不小于800平方公里的水面,要想维持这个面积,要保证每年注入艾比湖的水在7亿方以上,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愿艾比湖畔那方圆百里胡杨林、梭梭林,还有生活在那里的马鹿、黄羊、野兔、野鸭等生灵,能世世代代在那里繁衍生息。


艾比湖自然保护区.jpg

    不知是什么时候 “女生”宿舍的人来敲门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今天的行程是440公里。昨天计划是驻扎在果子沟或者是赛里木湖,结果行程超出计划200公里,所以今天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一天,先走G30连霍高速通过乌苏市,快到奎屯市时向北并入奎阿(奎屯——阿勒泰)高速,也就是G3014高速,再经克拉玛依到乌尔禾区。早上7点30分出发,原计划5个小时左右就可到乌尔禾,谁知一路上又是断断续续的修路,不时地被引导到路边的土路上,土壤异常干燥,每辆大车都像一个巨大的墨斗鱼,边走边“喷吐”着厚重的沙尘,有时驾驶的视线几乎为零,路面还有很多被超载货车压出的大坑,我们的车行驶在众多超高、超长的大车左右,摇摇晃晃,上蹿下跳,在猎猎沙尘中险象环生。时而又上了“高速”,双向车流被引导在一侧的车道上,双向单道,被一辆辆大车夹在中间慢慢爬行。尽管一路上磕磕绊绊,但因没收高速公路费,心里还算平衡。记得2010年10月我开车去湘西,路过河南省时,除了郑州市郊,贯穿整个河南的G4高速都在修路,所有的车都被挤到一侧通行,可高速公路的收费却一分不少,想下高速走107国道,可107国道也真是“巧”了 关键地段不是修路就是架桥,有些甚至还断了路,人生地不熟的,只得再乖乖的回到“高速”上,河南某些关部门的“精明”可见一斑。

    3个小时后从乌苏市南侧穿过,乌苏市比较有名的是当地的地热资源,这些地热都分布在乌苏市和奎屯市以南的北天山脚下,那里有很多温泉度假村,据说这里的温泉含有放射性元素氡,由镭衰变成的氡又称镭射气,医学上用于治疗癌症,估计就是人们常见的“放疗”。这里还有罕见的白杨沟泥火山群,是我国地质学家在2001年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泥火山群,有圆形和椭圆形的喷口达40多个,最大的直径有1.6米,小的似纽扣,长年累月咕嘟咕嘟喷发出成千上万吨飘着彩色油花的泥浆,这些泥浆中富含铜、铟、钒、钯等多种微量元素,具说有一定的美容、理疗和科研价值。泥浆缓缓流向低洼地带,逐渐形成“红河谷”“烟云山”等奇特的地貌。这些都是在北京经营陨石的一个伊宁人讲的,(我曾买过她三块新疆的铁陨石)后来经查资料证实了此事。本想去泡泡温泉,但考虑到大家年龄都比较大,又是多日鞍马劳顿,有些还急于回京,日程和项目只得有所裁减。  

    奎屯市紧邻克拉玛依,是新疆最老的石油基地,新疆的第一口油井,第一个炼油厂都在奎屯市,这对我来讲是早有耳闻。那么中国的第一口油井在哪呢?有人说在新疆,有人说在甘肃,其实是在陕西,在陕西延长县西门外,1996年我专程去过那里看过这口油井,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1905年,慈禧太后曾令延长知县督办石油官厂——即延长油矿的前身,后来在日本技师佐藤弥市郎的协助下,于光绪33年(1907年)4月25日开钻,同年8月出油,这是一口不太深的油井,日产1.5吨,史称老一井,又称“延1井”一直工作到1943年,它的投产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创立。井的基座上刻着1985年国务委员康世恩为这口油井题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陕北延长县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jpg


    刚过了奎屯市就是一个收费站,收费时,车另一侧的一个警官敲着副驾驶的玻璃, 我们还以为又发生什么事了,赶紧打开车窗,警察问我们是否去喀纳斯,见我们点头 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这是一张喀纳斯武警招待所的业务名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价格:每间120元,还告诉我们招待所离景区近、条件好,我们没好意思拒绝就收下了,开始我们对这位警官介绍旅馆挺反感,事后才明白,这张名片还真为我们省下了不少银子。过了收费站就进入准噶尔盆地的腹地, G3014公路两侧极为平坦,海拔已降到300多米,太阳已高高的升起,整个戈壁热浪滚滚,开始时公路西侧还有些果园、农田,不久这些仅存的绿色也渐渐远去,呈现在我们视线里的是一望无际戈壁沙漠。

    新疆的地貌简单地讲就是三山加两盆,从北向南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最南面是昆仑山。准格尔盆地也是新疆的第二大盆地,它西北为准噶尔界山,东北为阿尔泰山,南部为北天山,是一个略呈三角形的封闭型内陆盆地,面积有38万平方公里,盆地的腹部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里最丰富、最著名的就是石油资源,1949年刚解放时,最早的独山子油矿仅有职工150人,两口出油井日产原油3—5吨。现在已是一个年产千万吨的大油田,探明的石油总储量达86亿吨,天然气2.1万亿立方米。

    准格尔盆地最著名的景点有乌尔禾的魔鬼城,克拉玛依的黑油山,奇台的硅化木,吉木萨尔的五彩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将军戈壁等景观,还有很多河湖绿洲,东侧卡拉麦里荒原一直以“死亡的荒漠”著称,实际上这是新疆有蹄类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区域,自上世纪80年代设立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后,野生动物种类急剧上升,蒙古野驴、鹅喉羚、马鹿、盘羊、唯一的野马种群——普尔热瓦尔基斯马都得到了保护。

    早就听说今年克拉玛依还有个航空旅游节,届时有欧洲“百年灵”飞行表演队的特技表演,时间大约在8月16日—18日,显然我们已经错过了。

    快到克拉玛依市的时候,路边的抽油机明显的多了起来,每当我看到这些“磕头虫”(老百姓对抽油机的俗称),不由得会想起我经历的那些艰苦岁月,尽管已过去多年,心里仍久久不能平静。由于是半路改行,一方面要夜以继日的学习有关石油的基本知识,一方面从勘探到征地,从架桥修路,从井下作业到采油修井,每件事我都必须事必躬亲,工作的难度和困难不堪回首……。车窗外的抽油机越来越多,红色的或橘红色的抽油机经常是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同在一个井场,从抽油机的型号上看,这里一般都是300米到500米比较浅的油井,从布局上看大部分为斜井。这个有着80年历史的老矿区,交通方便的路边还有这么多的油井在生产,的确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这只能说明由于找油理论和采油技术的突破,采油成本的降低和石油价格提高,使以前因没有开采价值而放弃的油层或油井,重获新生,或通过新技术新理论找到新的油层。从另一个角度看,早已过了盛产期的克拉玛依油田,为了维持产量在不断地使用新的技术在提高回采率,尽可能的挖掘各个油层的生产潜力。


克拉玛依附近的抽油机.jpg


    快2点时到达克拉玛依,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没在克拉玛依停留,过了克拉玛依市高速路终止,上了217老国道,3点到乌尔禾,克拉玛依市南北最长240公里,东西最宽110公里,乌尔禾是克拉玛依市北边的一个区。 乌尔禾蒙古语是“下套子”的意思,下套子是蒙古族人在这里捕猎的常用方法,可见历史上这里的野生动物之多。乌尔禾地区坚硬的略带红色的岩层形成在一亿到两亿年前,地质学称为“三叠纪”“白垩纪”时期,那时这里是碧波盈盈气候温湿润的淡水湖,水中鱼儿成群,湖滨乌尔禾剑龙悠闲追逐嬉戏,天上准噶尔翼龙翩翩飞翔……。后来沧桑巨变,地壳升降变迁湖水消失,才变成今天砂岩、杂泥板岩的无边无际的戈壁台地。1964年这里发掘了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验证了古地质结构的推断,这具化石被定名为准噶尔翼龙,随后它的近亲克拉玛依龙、蛇颈龙、乌尔禾龙的化石等相继被发掘出来。

    

克拉玛依矿区.jpg    

    乌尔禾的大街干净漂亮绿树成荫,在这大戈壁中实属难得。我们在市中心217国道旁最热闹的街市找了一家宾馆,宾馆的名字文邹邹的叫做“泽宇天源”,巧的是今天刚开张,我们有幸成为宾馆的首批客人,优惠价120元一间,家具被褥一切都是新的,白白的被单上还留着浆洗的清香。50岁左右的老板是个湖南人,来乌尔禾有20多年,一直做家电生意,还算比较成功,近来想涉足旅游业,因刚刚开业宾馆的小问题不少,老板拿着工具自己动手,一会儿修理关不上门窗,一会又在摆弄失灵的电器开关。

    3点多时,我们在楼下一家回民馆吃饭,叫的是手抓饭和菜盖面,简单实惠。顺便向老板了解黑油山的情况,老板告诉我们已经走过了30多公里了,看来有些旅游地图的出版部门真该好好反省一下,一路上已经多次“误人父母”了。黑油山实际上就是因油层浅并伴有通向地面的缝隙,原油长年外溢,轻质油挥发后留下的一群沥青丘。老板看我们有些失望,特意给我们推荐北面不远的“恐龙公园”,说是如何如何的好, 我们决定前去看看。


乌尔禾恐龙公园.jpg

    街上繁华出乎我们意料,这里的商铺一个连着一个,大多数都是经营玉石和玉器的, 就连我们住宿宾馆的大堂里都陈列着硕大玉石,每块都有数百斤。这里的玉石被称之戈壁玉,产地就乌尔禾方圆百里之内,颜色以红、白、蜡黄 、泥绿为多,属石英岩质玉石,硬度在6.5—7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宝石光和金丝玉是戈壁玉中的精品,是与和田玉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材质, 除了戈壁玉这里还有各色玛瑙,多被雕刻成手镯、手串、把件、佩件、山子等器物。老马看中了一件老寿星的把件,800元不还价,我们没急于买,想过一会儿再说,开上车直奔恐龙公园,路上见到玉石地摊市场,市场占据了路西的一条小街,这里的商贩大多在路边铺一块布,摆上些廉价的手镯、手串、把件,更多的是各种廉价的原石,气温不是很高,但中午的太阳还是烤的头皮发烫。听口音就知道这里卖玉石的基本上都是河南人,买东西的也多为看客,生意冷冷清清,不少摊主还带着孩子,看着孩子们在太阳下无精打采受罪的样子,有些不明白这些小生意有何等的魅力,能让这么多的人背井离乡跑到这里谋生。尽管没什么值得买的东西,还是买了几件小玩意儿,好歹算留个纪念。


乌尔禾恐龙骨化石出土示意造型.JPG


    恐龙公园在乌尔禾区北部的路西,门口有一个漂亮的半圆形停车场,原以为是一个有着恐龙化石的恐龙博物馆,进去才知道这是个恐龙雕塑为主题的科普公园,是一个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主要由恐龙雕塑、水系、道路、广场、茶室、绿地和霓虹灯组成。大小16个恐龙雕塑中,最大的高达13米,最小的只有0.8米,占地面积约80多亩,最让我们惊讶的不是那些恐龙雕塑,而是公园的整体设计和绿化,可以说是起伏有序曲径通幽,甬道上最抢眼的就是那些镶嵌在路面的戈壁玉,在阳光下晶莹夺目,五彩斑斓。还有那精心设计保养得绿植,乔木、灌木、草皮高低搭配,错落有致,一入公园顿感凉爽,在这千里赤地的隔壁,能有这么大的投入,保养得这么好,也算是个小奇迹。


新疆自驾游 798.jpg


    回宾馆后,从车上拿了一个从拜城买的哈密瓜,这个放在车上随我们走了两千多公里的哈密瓜,又热又蔫基本上就是一个熟瓜了,虽然热呼呼的,却一点没变质,好像比以前更甜了,这可能得益于一路上干燥的气候,估计再不吃的话,过几天就成哈密瓜干了,吃完瓜,大家自由活动,我写我的日记。

    晚上7点半吃饭,由于中午吃的不错,晚饭还是在那个饭馆,喝茶时大家交流着自由活动的收获。老马又去看了那个戈壁玉的手把件,精明的店主看准了老马势在必得,价格一分钱都不让,老马再次无功而返。两位女生逛市场时认识了六位真正的背包客,成都人四女两男,最小的66岁,最大的75岁,都背着大号的双肩背,拽着拉杆箱,从成都一路走来,见什么车上什么车,没公共汽车就找拖拉机,实在没办法就慢慢走到哪算哪,就差风餐露宿了,目标是喀纳斯。他们已经在乌尔禾休整两天了,还没联系上比较便宜的交通工具。我们原以为自己已经是老年团了,没想到山外有山,在人家面前,我们还算是年轻人了,关键是我们一路开车,又有空调、导航伺候,和人家真是没法比,知足吧。

    饭后,两位女生陪老马又去了那家玉器店,店老板一看这三顾茅庐的执着顾客,能不涨价就算很给面子了,最后还是800元拿下那个寿星的手把件。

    晚上痛痛快快的洗个澡,从巴音布鲁克到精河再到乌尔禾,已经两天没洗澡了 戈壁的炽热已经在衣服上留下了斑斑的汗渍。洗漱完毕,在弥漫着装修气味的房间里看着电视,这是生产建设兵团农7师电视台,播放的是137团的新闻,一下子觉得挺新鲜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