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第四场    镐京。 王宫正殿 

 【奏鼓乐。侍卫官上。周公、召公、史佚等公卿大夫随后上。站定恭候。成王羞涩中由侍从官护驾最后肃然上。中位落座。

众官员   敬祝我王圣体安康!愿我周家宗庙社稷福祚绵长!

成  王   也祝列位公卿大人身体安康。就请平身吧。列位公卿大人,小子姬诵我尽管年幼,但是也有一颗要强的决心。我会尽心尽力, 像父王那样勤勉向善。我特别感念列位的忠肝义胆,和对我父王的隆重追悼。想我父王登暇之后,举国上下阴云笼罩,朝中个个流涕嚎啕,小子我常常会哽咽在喉,泪水长流。

召  公   启禀王上,先王他已经得到了安息,从此不再会有忧劳打扰,我们应该感到欣慰。愿我王自此以国事为重。

周  公   我王如此孝思不匮,足见天性纯笃,大有过人之处。愿我王励精图治,不负万民仰望。

成  王   谢谢二位伯父教诲。自小子我承嗣以来,幸有二公昼夜操劳,才使百事不曾有失。今后还望二公多多费心,使小子我不负父王期望。

召  公   臣姬奭敢不承命。 

周  公   臣姬旦不敢有负先王重托!

成  王   也谢谢列位大人辛劳。

百  官   臣等感戴我王仁德!

周  公   启禀我王,康国侯姬封已经受命归来,可传他上殿觐见。

成  王   好吧。

周  公   有请康国侯觐见。

侍卫官   有请康国侯上殿!

康  叔   (康叔上)康土之守臣姬封敬祝我王圣体安康。

成  王   叔父请平身。叔父一路车马劳顿,愿你也保重身体。

康  叔   臣不敢有忘我王垂念。

成  王   叔父此次回朝,可有什么消息?

康  叔   回禀王上,臣受命游走东土,今日方得复命,愿我王宽恕迟迟之罪。

成  王   叔父不必多虑。方今东方情况究竟如何,不妨细细说来。

康  叔   遵命。按照我王懿旨,微臣回到康地之后,便装扮成商贾,游走了不少诸侯部族,包括东夷某些地方。所到之处,无不感到忧心在胸!先祖有言,民以食为天。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为。可是,臣目光所及,却田园荒芜,百业凋敝;特别是殷商旧邦各地,至今仍然是麋鹿在牧,蜚鸿满野,不少农夫因为饥肠辘辘,纷纷逃离故土,流浪异国他乡。有些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拦路劫掠,祸害地方。尽管每一个诸侯国里,并不缺乏贤豪长者,并不缺乏有德君子,但是他们却苦于无计可施,只能对天长叹。表面上看,我们新建的几个诸侯国,情况稍有不同,但是,并不见有勃然兴旺的迹象。井田制耕作方式,阻力重重——

成  王   这是为什么?

康  叔   因为许多殷商旧族,遗老遗少,拒绝改变陋习。我们推行的耕作技艺,我们推广的先进农具,一时半会,也没有发挥多少用处。

成  王   这该怎么办?

召  公   启禀王上,这是人之常情,我王不必忧心挂念。坐惯马车的,不会喜欢牛车,同样,坐惯牛车的,他也一时半会不会喜欢马车,凡事需要一个过程。就像水流过境,随着时间的流变,水渠自然就会形成的。

周  公   那么,敢问太保大人,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我们也可以安心等待吗?事到如今,东方仍然盗匪蜂起,我们也可以安心等待吗?

召  公   这种情况已经六十年了,我们也争不得一时之急! 愚臣以为,只要管国公、蔡国侯他们恪尽职守,确保东土大局稳定,就可以暂保太平无事。当年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王只要效法我三王,静修德政,则天下人心必将自然归化。

众官员   太保大人所言有理!

康  叔   启禀王上,微臣看到的情况,远不止这些。还有更重要的情况,不敢不报。

成  王   什么情况?

康  叔   过去微臣固守敝邑,忙于打理家务,盲目地以为世界太平,百事顺利。可是,这次实地走访,才痛心疾首地认识到,当下东方,无异于一个四处冒烟,随时就可燃烧起火的原野!总有些殷商旧邦诸侯,蠢蠢欲动。更有些顽固分子,到处散布流言,说我们的成功,是从偷袭中得到的,是侥幸获得的,天命在商,我圣明仁德的武王,不幸早逝,正是——

成  王   正是什么?

周  公   唉!

康  叔   微臣不便明说。在东土中原,现在有一种声音说,岁星所在,国不可伐。甲子日,牧野之战,正好是岁星在空。

成  王   哦?

周  公   唉,人心难得,人心难得!翦商两年多了,如今,哪里又有一点改天换地的样子!假若再不急切以图有为,必将贻误良机,悔之末及!

成  王   情况好像果然不出太宰大人所料?

召  公   那么,朝歌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成  王   对,三叔的情况呢?

1698220844942309.jpg康  叔   圣明在上,即使我王不问,微臣也不敢为亲者讳言。 因为我看到的情况,并不乐观。以微臣愚见,先王重托管国公他们驻守东土,也无非是希望他们广布仁德,薄赋敛,厚风俗,以德化民,以德施政。可是他们好像并没有这么做,固然强军是必要的,重要的,可是他们却把武备当作了唯一的手段,强调武力威慑,无视民生疾苦。管国公他不但在自己采邑重修殿宇,而且还在朝歌东边建有豪华宫室,每日里派员操练队伍,自己却忙于田猎,大大有失先王懿德。微臣颇感忧心,这样下去,只会恶化中原局势。因此不敢不如实以告。

成  王   哦?

周  公   但愿他们明白责任所在!想我文王一生勤恳谨慎,不图安逸!但愿他们能够警惕自己的责任所在! 我真的担心他们稍有不慎,激起民怨,那么,我小邦周怕只会得到玩火自焚的结局! 

众官员   冢宰大人此言不差!

召  公   启禀我王,管国公自然明晓自己的职守所在!他们受我武王重托,坐镇东方,自然需要讲武强兵,这也是现阶段的必然要求。至于他们大兴土木,那也无非是出于现实的需要。绝不至于有伤风化。况且,人各有心,人各有志,一个人长年奔波之后,总想设法让自己休整一下,愚臣以为这也是可以原谅的。

康  叔   启奏我王,情况绝非这么简单!

周  公   臣有一言,愿我王垂听。

成  王   那么伯父你说吧。

周  公   可喜康国侯说出了当下问题的关键!假如管国公、蔡国侯、霍国侯他们三人,能够效法三王,在中原大地上树立德政的样板,一点一滴,收拾人心,让殷商旧臣看到希望,让各国诸侯百姓、百工黎庶得以安居乐业,那么情况,就不会是今天这种局面。为当下计,臣以为必须励精图治,提振民心,让普天下的民众,早日照耀在我先祖圣王的光辉之下。因此,臣姬旦,恳请我王,尽快颁行懿旨,把武王曾经设想的整治计划,尽快推行。其一,鼓励开荒,改革田制,疆以周索,以便发展生产,拯救饥馑中的黎庶难民。其二,继续选派文员,开赴东土,组织生产,传播农耕技艺,以便把我西岐的先进技术,尽快传播到每一个诸侯旧邦,这样对于我新建诸侯推行井田制,必然会有支撑效用。

成  王   太保大人,公怎么看?

召  公   臣以为可以施行。

成  王   列位大人,以为如何?

众官员   臣等并无异议。

成  王   那么好吧,我也同意。

周  公   启奏我王,我的第三项建议,便是尽快兴建洛邑新都。我们应该顺天应人,尽快固我九鼎,尽快让我小邦周的政治重心,东移到东土中国去!臣以为,不如此,不足以应付随时变化的东方局势!臣太宰恳告我王,臣近来经常做梦,梦见武王,一再催告早定天保。武王在日,日思夜想的,也就是归附人心,早定天保了,我们岂可漠然坐视,贻误良机!

成  王   可是,此事,太保大人,你看呢?

召  公   臣以为仍然不可。康国侯所言,并不足以改变我们既定的治国方略。方今武王新弃天下,我们最需要的是,安顺守时,不可以轻易动土,此其一。其二,营建洛邑,固然是武王遗命,但是武王在日,之所以没能实施,也是因为工程浩大,非举全国之力,动用十万劳力,不能够完成。敢问,太宰大人,这些人力何来,物资何备?其三,如果现在执意兴建,必然会劳师动众,扰动天下。中原大地,历经多年战乱,历经多年蹂躏,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修养生息。如果动迁殷商旧民,难保不引起那帮顽固分子的乘机捣乱。

成  王   列位大人,意下如何?

众官员   臣等也以为不可。

成  王   我也以为不可。继承父王遗志,我更喜欢无为而治。伯父,此事可容再议吧。现在退朝。

【内奏鼓乐。除周公、康叔外,皆下。

周  公   阿封,你从此就留在京都吧,四哥我需要你帮我一把。

康  叔   四哥!

周  公   唉,多少事议而不决,议而难决。社稷已经有累卵之危,可是现在却左右掣肘。思想起来,怎不让我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康  叔   权且宽心吧,四哥。小弟以为,积极地看,目前局势,也并不是漆黑一片。居心纯正的君子,莫不人心思定,这是不容否认的。

周  公   但愿吧,但愿吧。圣人治国,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我们可不能等到人心摇动,天下汹汹,火势蔓延起来才采取行动。

康  叔   对,四哥您说的对!

周  公   那么,你有什么建议?你认为,应对当前局面,有何良策?

康  叔   小弟浅陋。姬封无不支持四哥的主张。

周  公   你就大胆地说吧。

康  叔   小弟认识到,殷商历经数百年的社会动荡,已经严重污染了民风民俗,人心早就不古了。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延续商汤的策略,让诸侯国各自为政了。那样下去,必然会人心散漫,祸乱无休的!

周  公   是的,是的。阿封,我们应该设想一下,假如父王在日,他会怎么做?他又会如何教导我们?现在,我承继武王遗命,忝居太宰之位,如果裹足不前,听任事态发展,我是不是就会有负文王圣德,有负武王重托?你也看到了,当下天子年幼,暂且无力坐朝听政。我想,我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效法伊尹,权且独立主政。你觉得怎么样?

康  叔   小弟以为临非常之境,必得有非常之举!

周  公   好!你来做我的帮手吧。不出几年,我们一定可以还我王以朝气蓬勃的新天下!

康  叔   姬封愿紧紧追随太宰大人左右!

周  公   你可以去和郑叔、毛叔、冉载几个弟兄多交换一下意见。我要沐浴斋戒,祭告三王,表白我的心迹。

康  叔    最好先去见见太后娘娘。

周  公    对,太后娘娘一向仁而明道,我相信她会理解支持我的。唉,阿封,不瞒你说,近来,头绪繁多的各种事务,已经搞得我焦头烂额。说起来, 当今天子,明敏清纯,果然不失我血脉家传。可是,如今看来,也只能有待时日,多加历练了。究竟什么样的心智,才能做到高迈远视?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心灵,都会思想,但是为什么会有贤愚之分,善恶之别?我相信我的观察是对的,一个人,混沌初开,灵性充盈,他的心,便是善的源泉,善的居所。但是,要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要像树木那样挺拔生长,要成为一个有德有为的贤明君主,仅凭这个,那是不够的;远远不够。他得洞察时务,通晓人情;他心中得有高山,有流水,有沟壑,有白云飞荡、花草竞放,他得把天地宇宙囊括于一身。唉,但愿神灵福佑当今天子,能把这些道理早一天了然于胸。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时间,把这些思绪记录下来。

康  叔   小弟相信四哥,小弟知道四哥学识渊博,见识卓越,一定能够大展宏图抱负!

周  公   你可知道,从父王身上,人们看到了太王、王季以至于古来先贤大德们的影子;从武王身上,人们自然也看到了父王的影子。 王兄不幸早逝,造成的巨大空白,也只有靠我们几个弟兄挺身填补了。(同下)

 

第五场   朝歌。王宫一室 

【武庚、武庚夫人从两面上。

武  庚   夫人,今番有大好消息相告。

夫  人   侯爷回来了。

武  庚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武装了!

夫  人   为什么?

武  庚   仅有几个家丁,不足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得披上铠甲,让千军万马陪伴我们左右!

夫  人   我说侯爷,下雨出行,固然需要撑起车盖,可是无端提剑,却不免会自伤其身的。

武  庚   唉!夫人,你还是不明白我的心思。

夫  人   臣妾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突然要你这么做?

武  庚   我没有必要知道他们这是为什么,武庚只需知道武庚需要什么。

夫  人   侯爷志向远大,妾身明白。

武  庚   周王早早死掉了,这是天命在我的最好明证,我们为什么要裹足不前,违背上天的明示呢?纵观当今局势,我们就得乘势而为,待时而动!

夫  人   然后呢?

武  庚   我不明白夫人的意思。

夫  人   好吧。臣妾愿意拿出家私,支持侯爷的这点爱好。(同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