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黄花分外香。
10月23日,重阳节。曾被中国妇联表彰为“全国最美家庭”的退伍军人敖书文张彩萍夫妇,个人出资,在北京市昌平区“又见书店”和回龙观诗词书画协会支持下,联合举办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红色邮票展”,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看着3000多张国内外发行的纸质、木质、尼龙质纪念毛主席的珍贵邮票,回望敖书文夫妇这对普通居民满脸的笑容,个个感慨万千。回龙观诗词书画协会秘书长李海水深情地说:“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是历史的‘见证者’。今天,敖书文夫妇为我们展出的一枚枚珍贵邮票,记载着毛泽东主席的一个个丰功伟绩,也代表了我国亿万人民不忘救星之恩的颗颗红心。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毛主席制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贡献。”一些参观者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有人还跳起了《北京的金山上》的舞蹈……
(二)
今年74岁的敖书文,是一名满族共产党员。1969年,他们夫妇从北京去陕西插队。敖书文1970年应征入伍,在新疆南疆艰苦的边防线执行任务。后来,调西藏阿里军分区工作,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驻守了整整18年。他从中学起就开始集邮。60多年来,先后集邮50多万枚。这次,他在又见书店,将精心收藏的毛主席各个时期的珍贵系列邮票,装裱成展框,供观众观享,其中有许多是世界极品。
精美的邮票,丰富的历史知识,极大地丰富了敖书文的晚年生活。但他不满足自己观赏,要在方寸天地,讲述幸福生活;要用集邮爱邮,展现最美家庭;要通过邮票,对群众进行爱国爱党、热爱人民领袖等信仰教育。
2007年 “八一”前夕,他听说,为纪念建军80周年,退伍军人可以申请制作“军人个性化邮票”,他立即联系定制。他动情地说:“我要把这套保留了我美好回忆的个性化邮票,给后人留下一笔精神遗产。”
2011年6月14日,敖书文在东里第二社区,为老党员举办“热烈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集邮展”。他把自己集邮作品之中的3000枚邮票,近百张首日封制作成专版专栏展出。用一张张小小的邮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革命,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过程。方寸之间,尽显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的事迹成了昌平区街头巷尾的头条新闻。不久,他又应居民的要求,举办了第二场集邮展。为了准备邮展,敖书文夫妇用20天时间,亲手制作了10框展板,从邮票分类再到逐一装贴,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疼,老俩口却乐此不疲。每逢社区召开党员大会,敖书文总会携带具有针对性的特色邮票,为广大党员讲解邮票背后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党员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一致好评。
2021年5月24日,敖书文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以史鉴今、凝聚正能量,遵照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的指示,在昌平区回龙观瑞旗家园,举办了 “邮票上的党史展”。这次,主要展出了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系列精美邮票:嘉兴南湖的红船、革命圣地延安、长征、开国大典……一枚枚邮票,使社区党员和部分居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邮票党史课,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取得革命胜利的艰难。认识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进的重要。
今年7月1日,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敖书文在瑞旗家园社区党总支配合下,举办了“庆祝七一建党节集邮展览”活动。展出了他收藏的反映党的发展历程、祖国峥嵘岁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集邮作品和首日封。他还认真讲解了长征路上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领导人的斗争故事。
8月18日,敖书文夫妇专程来到乌鲁木齐时代大酒店,在新疆红色文化学会配合下,举办了“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珍贵邮票展”。毛主席各个时期的一方方邮票,真实地再现了伟大领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辉煌功绩。广大党员和群众通过看邮、赏邮,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者中,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如此成规模的国内外的毛主席珍贵邮票,又一次受到了毛泽东思想的熏陶。阿里军分区原政委袁国祥将军、阿里地区党史办副主编赵北明,分别向敖书文夫妇敬献了鲜花。
(三)
敖书文夫妇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在平凡之中见真情,奉献之中见美德。我问敖书文:“你已74岁,又是一个普通居民,为什么要三番五次的不辞劳苦,个人出资,义务组织宣传中共党史和毛主席丰功伟绩的邮展?”他笑了:“不瞒你说,我的退休工资并不高。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听党的话的毛主席的战士。毛主席为了民族的解放,牺牲了六位亲人,他带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和乡亲们永世不忘他老人家的恩德。现在,我们生活好了,祖国在世界上的威望更高了,老百姓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但是,每当看到一个又一个贪官被抓进监狱时,我们又感到非常痛心。所以,我决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反复宣传正能量,为党分点忧,为党增点光……”
听了敖书文的一席话,我非常敬佩这位以实际行动为国分忧的共产党员。忽然,我联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大会上的讲话,他用毛主席“天堑变通途”、“人间正道是沧桑”、“乱云飞渡仍从容”三句诗,向世界诠释了“一带一路”的意义、宗旨和中国共产党团结各国人民走共同发展之路的坚强决心,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肯定和支持,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的独特风范。
习近平同志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大会上讲的原话是:
“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这是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句诗:“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十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这是毛主席《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一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这是毛主席《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中的一句诗: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大夫屈原因遭诽谤而流放至江南地区,他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望远,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又称“豋高节”。
想当年,毛泽东登高望远,力挽狂澜,领导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挽救了中华民族,建立了伟大的国家,走上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之路;
看今朝,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天灾疫情、国外制裁、国内腐败,大力发展了国民经济,先后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文件,各国政要应邀齐聚北京,共商发展大计,在世界新的形势下,走各国共同发展之路……
两代伟人,豋高望远,隔空对话,同一个宗旨,同一个目标。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这就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两代伟人的思想共鸣。
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砥砺前行!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告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在天之灵!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黄花分外香!
(2023年10月23日,于北京回龙观蓝天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