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逢年过节时,我就特别思念远在大西北,为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哥哥——左正平。1956年,他响应祖国的号召赴青海支边。
  青年时代的哥哥是一位爱国的热血男儿。
  在临汾师范上学时,他看了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受保尔精神的感染,从此,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1955年还在临师上学时,政府在青年学生当中应征赴内蒙的青年自愿者,他立即报了名,但因条件不合格,没有批准。胸怀大志的他,向同学们筹借资金,卖掉铺盖,坐上火车,“偷偷”尾随自愿者队伍到了内蒙。结果当地政府还是不接收他,经再三做工作后,又把他送回了临师。此事,当时成了轰动临汾的一大新闻。
  1956年临师毕业不久,山西省又组织青年干部赴青海省支边,这次他如愿以偿。21岁的哥哥,离开故土,告别亲人,眼含热泪,满怀激情,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奔赴祖国的大西北,实现了他的远大理想。从此他在青海的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四十余年,并扎根在青藏高原。
  在工作当中,哥哥是位强者。
  到了青海后,他被分配到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山村去创建学校。那里是一个回族、藏族、汉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刚去时,不但要克服言语不通,风俗不懂,高原缺氧,生活不适的困难,更要忍受思念亲人的痛苦,特别还得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否则,就有生命危险。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当了十几年中小学教师,后来又在基层干了几年教育行政工作。1974年,调到海东地区教育局任教研室主任,从事教研工作。
  由于他有近二十年在基层工作的丰富经验,到教研室工作后,针对少数民族不愿让子弟上学读书的这一传统观念,他大胆改革,见解独到,协助当地政府,制定了一整套适应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方案和教学规划,使这一地区的教育教学事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他撰写的有关论文、经验介绍,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的报刊上发表,并受到专家们的好评和肯定,他也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授予的“少数民族教育专家”的光荣称号。
  在求知的道路上,哥哥是一位勇者。
  我的哥哥生在战乱时代,小学就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十四五岁就赶着毛驴驮煤挂炭、犁地种田,在家务农。解放后,土门成立了高级小学,1952年,母亲托本村教师卓先生介绍,让他到土门高小四班插班试读,求学若渴的他,勤奋努力,刻苦学习,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成为优秀学生。高小毕业后考取了临汾师范学校,在临师的三年当中,他获取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为他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工作后他更是不放松学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文凭不合格,不能晋升高级职称,本来就有大学梦的他,五十多岁了,老不服弱,考取了陕西大学,不但圆了他的大学梦,也为晋升高职获得了资格。此事在海东教育界被传为佳话。
  退休后,他仍天天坚持学习,笔耕不辍,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去年还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烽火少年》。
  同时,哥哥也是一位孝子。
  人说忠孝不能两全,但这看怎么认为,常守在父母身边的人,不孝者也有人在,好男儿应志在四方。
  哥哥身在青海工作,心永远怀念着家乡的亲人,工作后常给家里寄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困难时,他在那边省吃俭用,钱、粮票常往家里寄,只怕父母挨饥受饿。父亲去世时,他没有回家奔丧,这成了他的终身遗憾,后来每年清明节都要千里迢迢回来上坟拜墓。现在身体有病,不能回来了,但逢年过节都要遥祭父母,同时盛上一碗饭放在自己身旁,以示与父母同桌用餐。
  前几年我去青海探望他,谈起来青海工作的感受时,他说,我虽然在这里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的大事业,但总算发挥了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我无怨无悔。
  去年他又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视剧后,还在青海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保尔伴我到边疆”,他鼓励内地有志青年,发扬保尔精神,抓住祖国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到这里发展自己,创造业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年华。
  

发表于2002.4.8《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周刊》 2002.5.4《山西家庭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