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金秋的北京,又迎来了祭奠英雄、缅怀先烈的时节。自从2014年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国家烈士纪念日,这一天从此变得神圣而庄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是为人民而建的历史丰碑。一座纪念碑,凝聚了在新中国建国、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乃至鸦片战争的长久历史中,中国爱国志士的斗争精神和不朽功勋。“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在这徐徐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人民英雄的形象生动而清晰。

  仰望巍巍丰碑,仿佛看见了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了挽民族于危亡,救民众于水火,怀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爱情怀,不屈不挠、英勇斗争、前赴后继,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一幕幕救亡图存、光照千秋的恢宏史诗!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世所罕见,“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840年至1949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苦厄日深,为害何极!”中华民族沦落至亡国灭种之境地。孙中山先生悲愤地说:“我泱泱中华、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己。”近代以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挽民族于去危亡,救民众于水火,抛头颅、洒热血,顽强不屈、奋起抗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颂歌。

  仰望巍巍丰碑,仿佛看见了一百年前嘉兴湖上那条充满希望与理想的小船,一群为了崇高信仰而不畏生死的时代弄潮儿,高擎“为普天下受苦人求解放”的火炬,照亮了救国救民的革命新路,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以无比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生动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干部夏明翰同志不幸被捕,临刑时,他笑对生死、大义凛然:“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党的“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就义前,挥笔写下了气贯长虹的诀别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其精神让山川动容,令江海呜咽!

  仰望巍巍丰碑,仿佛看见了艰难跋涉在“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长征路上的红军队伍,衣衫褴褛却意志坚定。“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的英雄赞歌回响寰宇。“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背负着民族希望的工农子弟兵,初心如盤、英勇战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浴血奋战、百折不挠,飞夺“泸定桥”,突破“娄山关”,攻克“腊子口”,翻雪山,过草地,冲破层层围追堵截,战胜重重艰难险阻,进行了“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用青春与热血为中华民族铸就了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仰望巍巍丰碑,仿佛看见了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那里有“卫我河山、浴血红颜、百炼成钢”的赵一曼,“血照渌江水,气壮太行山”的左权,“战迹壮山色,风雨慰忠魂”的彭雪枫……瞻仰丰碑,回望历史,心中顿生“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激越与豪迈,更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悲愤与哀痛!血肉筑山河,英雄永不朽!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风雨历程,宛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历史不容忘记,历史也决不能重演!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西方侵略者架起几门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英雄永远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在新中国奋进的伟大征程上,亿万人民在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和感召下,焕发出了锐意奋进、继往开来的无穷动力。无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还是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抑或是风雷激荡的改革年代,一批批中华优秀儿女信念坚定,勇担使命,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同向共进。从胸怀祖国、献身科研、深藏功名的黄旭华,到寄情苍生、勤政为民的时代楷模焦裕禄;从“不治服东山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赤胆忠心的治沙功臣谷文昌,到扎根山区农村,矢志脱贫攻坚,用生命践行使命的时代英模黄文秀;从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到精武强能、戍边卫国的高原卫士杨友刚;从“悬崖上开路第一人”黄大发,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时代楷模”黄群、宋月才、姜开斌……

  长风破浪会有时。“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顽强拼搏,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进入新时代,“全面小康”如期实现、“一带一路”融通中外、“神舟十六”九天揽月、“深海勇士”潜龙入海……内政外交国防各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论何时,我们不应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牺牲奉献的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大爱无疆的人民情怀、无私奉献的至伟精神,永远值得礼赞、铭记和传承!作为新时代的英雄传人,我们当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华章!         

1695308616640097.jpg

       作者:魏顺庆,1970年9月生,1989年3月入伍,1994年5月入党,研究生学历。2008年9月转业人民日报社。历任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民日报研究部培训处副处长(代处长)、人民日报社计划财务部办公室主任、人民日报社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副书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