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荣,1967年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7月的江苏大地,小麦刚刚收割完毕,新一轮小麦育种已拉开了序幕。

  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里下河农科所”)小麦实验室里,一个个小纸袋里的麦种被倒入“千粒重”测量系统,产生的数据被一一记录。“数据真实准确,才能筛选出粒重高而稳定的样本,从而培育出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小麦品种。”高德荣凝视麦种的目光满含深情,仿佛面对自己的孩子。


  泥土中走来

  “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田地里,我喜欢泥土的气息,我原本就是从泥土中走来。”高德荣黝黑的皮肤恰似这句话的真实注脚。

  1967年,高德荣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兴化县临城公社。那是里下河水乡的腹地,位于江苏省长江与淮河之间最低洼的地区,是全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区,其间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田在水中,以船当车。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守着几亩湿田,种些水稻和小麦,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作为家中长子,高德荣9岁就学会了做饭,10岁出头就帮着父母下田干活。1693894496927808.jpg

  父母的辛劳,高德荣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逢稻麦收割季节,用镰刀割下稻麦后,打捆,用扁担挑到船上,运到晒场,脱粒,晒干,然后用笆斗一趟趟地扛到船上,行十多里水路,再用笆斗一趟趟地扛到粮站售卖。由于晒场多为土场,有时因天气原因难以完全干燥,致使晒在底层的稻麦干燥度不符合粮站要求,又得运回重晒。

  “我长大后要上农学院,将来为父母、为农民做点事,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噙着泪水,在心里对自己说。

  从此,他更加发愤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1987年,他如愿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校实习期间,他的勤奋与踏实赢得了老师的赞赏,老师们一致认为他是块做科研的料,遂将他推荐给江苏里下河农科所的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

  “小麦是中国人的主粮,培育麦种很重要,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程院士的情怀深深感染了高德荣,1991年大学毕业时,他毅然选择了里下河农科所,成为程院士的助手。

  此后十年间,高德荣跟随程院士,将小麦育种的所有环节都做了个遍,直至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但研究得越深入,他越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尤其是进入21世纪,分子育种技术已得到运用,传统育种技术急需发展。于是,他在2002年至2006年攻读了扬州大学的农学博士学位,系统学习分子育种和作物栽培。

  这四年里,高德荣可谓一心挂两头。一边要完成繁重的学业,一边还要兼顾农科所的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经常忙到夜里一两点。”忆起那段经历,他常会不自觉地抓挠两鬓的白发。

  2008年7月到12月,高德荣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西澳大利亚农业食品部考察学习。这里是全球重要的小麦种植区和供应市场、中国小麦进口主要来源地,小麦品质研究技术十分成熟。抵达后,高德荣无心观赏绮丽的异国风光,一头扎进了学习和研究之中。

  为节省时间,他每周去一次超市,买好一周的食物。平日,把煮好的牛肉切下几片,蔬菜简单调味,用微波炉转一下,就是他的一顿饭了。除了吃饭、睡觉,他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

  这种忘我的投入,获得了当地科学家的欣赏和尊重。在一次去往试验田的路上,一位年长的科学家对高德荣说:“我们的小麦育种专家年龄都比较大了,你很优秀,又这么年轻,留下加入我们吧!”高德荣淡淡一笑,婉拒了对方好意。因为,他的内心一直记挂着祖国的土地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农民。他在澳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早日学成回国,在祖国的沃土上种出中国人自己的优质小麦。

  2008年12月底,高德荣带着所学的新技术回到了扬州。他顾不得洗去长途奔波的风尘,第二天就下了麦田。他说:“技术种到田里,才有生命力。”


  培育小麦之“芯”

  种子之于小麦,如同芯片之于计算机,高德荣深谙其理。2016年起,他担任了里下河农科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负责人,他常对团队成员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当急国家所急、想农民所想。”

  江苏实行稻麦轮种制,每年分别种植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麦。每年4—5月水稻播种落谷,6月上旬插秧,国节庆前后收获;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小麦进入播种时期。本世纪初,江苏出现小麦播期推迟的苗头。原因是,农民认为传统的育秧移栽费时费力,更愿意在原来的插秧季节直接将稻种撒播在田里。后来推广的机插秧,秧龄短,缓苗期长。这两种新方式都推迟了水稻播期,导致水稻成熟期和收割时间延迟,小麦播种期也相应推迟。其结果是小麦越冬前生长不足,不利于形成足穗、大穗;花后灌浆期缩短,不利于籽粒灌浆充实,最终导致减产。1693889849572365.png

  “既然迟播已成趋势,就得研发耐迟播品种!”高德荣敏锐地看到了市场的潜在需求,立刻着手进行小麦耐迟播的机理研究,并提出了“以前期快速生长弥补冬前生长不足,以后期快速灌浆补偿灌浆期缩短”的具体策略。2016年,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耐迟播、抗倒伏的“扬麦25”;2022年,又研制出了集高抗病、高品质、高产量于一体的“扬麦39”,亩产达788.9公斤,刷新了长江中下游小麦高产记录,并将于今年大面积推广。

  弱筋小麦是制作饼干和糕点的优质原料,但长期以来我国优质弱筋小麦原粮市场供应紧缺,严重依赖进口。高德荣带领团队连续多年系统开展理论研究,育成的优质品种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导品种,打破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使长江中下游麦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攻克小麦“癌症”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性病害,被称为小麦“癌症”,不仅会造成小麦严重减产,产生的赤霉毒素还会危害人类健康。2000年以来,我国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其中2012年高达1.7亿亩。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由于湿害,赤霉病和高温逼熟,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2021年,赤霉病害席卷苏皖鲁豫等地,重病区域发病率超过50%~70%,重病田绝收。

  对此,通常解决办法是喷施化学药剂,但有些年份在施喷三四次后,依然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大量化学药品的使用和残留,增加生产成本,更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1693889883855514.png

  为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高德荣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最终,他们采用品种间杂交的方法,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把Fhb1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Pm21导入“扬麦”遗传背景,育成兼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新品种“扬麦33”,成为国内首次选育出的“双抗”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也使我国抗赤霉病育种走在了国际前列。专家评价认为:“扬麦33”实现了抗赤霉病与高产协同遗传改良的重大突破,对于解决我国小麦严重病害问题意义重大。

  2022年、2023年夏收,“扬麦33”表现突出,捷报频传,多地亩产千斤以上。

  三十余年来,高德荣深耕麦田,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成功选育扬麦系列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种植4亿多亩,增产粮食150多亿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提高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2年5月,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中科院南京分院、省国防科工办联合开展的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中,全省共有10人获得殊荣,高德荣即为其一。


  心系更广阔的田野

  成果累累的高德荣,目光却依然隐含担忧。他认为,虽然生物育种技术在“扬麦33”的育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国家每年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中,绝大多数仍是依靠传统技术培育而成,生物育种技术运用得不够广泛、效率不高。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我国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会放缓甚至削弱。

  对此,他带领团队创新育种攻关协作模式,推动上下游协同,并与高校和企业签订协议,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和品种的示范推广,把良种繁育从实验室推向田野间。

  他还十分关注种业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提出要通过完善种子监督体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套牌等举措,切实保护优良新品种,保障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的利益,避免“损农伤农”事件的发生。

  2022年12月,高德荣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新的身份,新的责任。为了更精准地传递基层声音,他一有时间就带着团队去农业科研单位、育种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和种田大户家里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现状,发现他们的困境,倾听他们的诉求。

  “我将尽心尽职,当好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的‘代言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德荣提交了一份提案。通过前期的调研,他发现虽然当前农村贷款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贷款利率一般在4%以上,农民负担依然较重。他建议针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制定更低利率的优惠贷款政策或加强贴息扶持力度。

  他还发现,现有惠农补贴名目多、发放次数多、手续繁琐,有时为了很小的一笔钱却需要牵扯基层人员和农民大量精力。他建议,将惠农补贴整合后移至售粮环节发放,从而减轻基层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高德荣还十分重视耕地安全的问题。他在提案中写道:“保耕地红线就是保粮食安全生命线,必须坚持良田粮用的原则,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供图:高德荣)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