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赤桑镇》与评剧《包公赔情》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

  京剧《赤桑镇》,讲述包公铡侄之后,遣王朝回合肥给嫂嫂送信。嫂嫂赶到赤桑镇,问罪于包公,包公向嫂嫂赔情。故此戏名为《赤桑镇》。

  评剧《包公赔情》,讲述包公铡侄之后,亲自回府向嫂嫂赔情。故此戏名直白的定为《包公赔情》。所以,人们一看剧名,就知道演的是什么内容。

  京剧《赤桑镇》取材于著名的清代小说《三侠五义》。原著里包公的侄儿叫包世荣,戏曲中改为包勉;原著中是庞太师设计以诬告包世荣陷害包公,戏曲里包公的侄子真的违法了;原著中这段故事发生在“五鼠闹东京”那个时段,戏曲中则表现在“陈州放粮”的时候;原著中写包公的侄子是被冒名冤枉的,后洗清了罪名,戏曲里的包勉被包公按律铡之。

  京剧《赤桑镇》是一出净角(花脸)与老旦的“对儿戏”,也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花脸)和李多奎(老旦)的代表作之一。这出戏道白很少,主要以板式丰富的唱腔去表现人物的情感,唱功繁重,很有特色。这出戏有时与《铡包勉》相连演出,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单独上演。是一出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京剧《赤桑镇》中的唱腔是裘盛戎与琴师汪本贞共同创作的,这里的整套唱腔几乎囊括了[西皮]唱腔的各种板式,还恰当地运用了[二黄]唱腔,充分发挥了“裘派”唱腔的特色,突出了“裘派”“以情行腔、腔随情生”的流派特点。

  京剧《赤桑镇》以包公一出场的一段[西皮慢板]交代了本剧的缘由:恨包勉他初为官贪赃罔上,在长亭铜铡下丧命身亡。命王朝下书信合肥县往,嫂娘亲闻凶信定要悲伤。闷忧忧坐馆驿心中惆怅。马汉(白):“启大人,吴氏夫人来到赤桑”之后,包公接唱[西皮散板],嫂娘亲为此事亲到赤桑。这个情节表明,嫂嫂是亲自登门问罪的。

  评剧《包公赔情》也以包公一出场的一段唱腔交代了本剧的缘由:恨包勉贪赃枉法将民鱼肉,铜铡下铡了他项上人头。我嫂娘只有他一条根后,闻凶信定然是珠泪双流。王朝(白):“启禀相爷,来在府门。”包公接白“落轿”后唱:往日包拯胆如斗,今日见嫂心内忧。这个情节表明,包公是回府向嫂嫂赔情的。

  这就是京剧《赤桑镇》和评剧《包公赔情》开篇的区别:一个是嫂嫂主动登门问罪,另一个是包公主动回府赔情。

  评剧原来没有花脸唱腔,应当以花脸行当应工的角色,都以生角演员承担。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评剧改革家、表演艺术家魏荣元在《秦香莲》中破天荒的运用“越调”创造出评剧花脸唱腔,填补了评剧没有花脸唱腔的空白。魏荣元创造的评剧花脸唱腔,是在吸收京剧“裘派”唱腔的某些“小腔小段小弯”的基础上,结合评剧的自身特点创造出来的,而且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使评剧花脸唱腔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继《秦香莲》之后,魏荣元又创造了《包公三勘蝴蝶梦》、《包公赔情》、《钟离剑》、《孙庞斗智》、《向阳商店》、《金沙江畔》、《南海长城》等剧目中的花脸行当和花脸唱腔。

  京剧《赤桑镇》中的嫂嫂是吴氏,名妙贞;而评剧《包公赔情》中的嫂嫂则为王氏。这两出戏,都以嫂嫂的深明大义和“为百姓公废私理所应当”的认知,结束了全剧。

  京剧是这样结尾的:嫂娘亲她把那真情话讲,肺腑言感天地荡气回肠。明是非主正义贤良高尚,劝包拯爱黎民永作忠良。深施礼谢嫂娘——恩高义广,小弟我放粮回,我孝敬嫂娘。

  评剧《包公赔情》是根据京剧《赤桑镇》移植的,内容是相同的,只是在唱词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是这样结束的:躬身施礼谢嫂娘,句句教训记心房,次一番陈州把粮放,管叫那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在我的铜铡之下丧无常。辞别了嫂娘我把陈州大路上,等陈州放粮回再孝敬嫂娘。

  这两出戏生动的塑造了包拯执法如山、“未正人先正己”的光辉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嫂嫂这位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的妇女形象。尤其是铁面无私的包拯,是千百年来百姓爱戴的清官形象的代表,也一直是百姓对历代官员以包拯为榜样的希望和期待。这也是这两出戏(包括所有的歌颂清官为民的剧目)之所以频频的呈现在舞台上的根本原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