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937年10月18日,埋伏在长城山西段雁门关的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特务连的战士们,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弯弯曲曲的大路尽头,口干舌燥,胸中冒火,心头涌动着《义勇军进行曲》。

这是716团将士第一次面对凶残的日寇,就连久经沙场的团长贺炳炎、副团长廖汉生也都不由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

贺炳炎红军时就是著名的独臂战将,历经恶仗无数,身上留下了10几处枪伤,上战场如同走家串户一样稀松平常。不怕敌人凶猛,就怕没有仗打。

可这回贺团长却像是换了个人,眉头紧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停地在阵地上来回布置着。右臂空荡荡的袖管从扎着的武装带中飞了出来,任凭随风飘来飘去。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40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见繁星低垂,天色还早,几天都没好好休息的贺炳炎背靠着一块巨石,打算迷糊一会儿。眼刚闭上,脑子里就过起了小电影……

三个月前“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长驱直入中原,放言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命悬一线。

国破山河在!不愿做亡国奴的4亿5千万中国人奋起抗虏,《大刀进行曲》唱响长城内外,国共两党终于结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寇的侵略铁蹄。

这期间,红军改成了八路军,老对手变成了新朋友,红五星换成了青天白日徽,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还没等中国军队准备好,日军坂垣征四郎指挥的第5师团就直冲华北门户山西而来。不久,大同失守,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接连战死,守卫山西的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急邀八路军入晋参战。

8月下旬,保卫山西的忻口战役正式打响。国民党晋绥军位于正面战场,八路军位于敌后战场,在华北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抗击日军的阵地攻防会战。

面对强虏,共产党挺身而出。八路军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直接指挥下,林彪的115师、贺龙的120师、刘伯承的129师一齐上阵,神出鬼没,击敌命脉,破敌交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

 

图片16.jpg

 

9月25日,传来了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的消息,给不可一世的日寇坂垣师团上了第一课。

山西另一重要门户雁门关能不能继平型关之后,再次让日寇尝尝八路军的铁拳呢?

这时,贺炳炎耳边响起了贺龙师长3天前出发时的交代:“忻口会战正在进行,敌人从大同经雁门关不断往忻口运输弹药、给养,这是日军最主要的一条运输线。他们很嚣张,自以为这一带已经成为他们的后方,没有中国军队,因此警戒疏忽。你们到那里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日军这个弱点,发动群众,给鬼子来个突然打击,把这条运输线切断。”

贺炳炎明白,这就是釜底抽薪之战。打好了,可为八路军立威,为全国军民立命。打不好,将贻误战机,影响整个忻口会战。

 

 图片15.jpg

师长贺龙(右)和团长贺炳炎

 

716团此次兵至雁门,十分隐秘,夜行晓宿,一连急行了3天,于17日黄昏到达雁门关西南的秦庄和王庄。

兵临关前,确如贺龙师长判断的那样,日寇狂妄自大,并没有在雁门关驻军。残阳滚落如血,四周空空如也。

雁门关地区群众为躲避日军肆虐,几乎都跑光了。得知八路军来了,还帮着老百姓搞秋收,就又陆续回到了村里。

见到八路军,惨遭日寇蹂躏的百姓如见天日,他们给侦察员带路,帮助搜集情报。不多时日,贺炳炎便摸清了雁门关一带的情况,连敌人汽车过往的规律也掌握了。最后,还得到了可靠消息:大同敌人集结了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有经雁门关开往忻口的迹象。

贺炳炎遂决定在雁门关附近才窝村设伏。18日凌晨,部队在老乡带领下,摸黑沿牧羊人走的山间小道,开进了预伏地域,同时还派少数兵力占领了雁门关。

小电影过到这里,贺炳炎再也眯不着了,心里放不下,索性站起,向位于雁门关南山脚处黑石头沟特务连的伏击阵地走去。

这条沟南低北高,沟底尽是山洪冲下的乱石头,一条汽车路在黑石头沟绕了个大圈,顺沟盘旋而上。沟的西面是悬崖绝壁,北面是陡坡,南端有座石桥与外部公路相连,是打伏击的理想地方。

见团长过来了,特务连连长李子贵跑步迎上,立正敬礼,小声报告:“一切准备完毕,请团长指示。”

贺炳炎站在阵地高处,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天已放亮,他瞄了眼手表,时针指向了8点,公路上仍旧冷冷清清,毫无动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炮响。

战士们都埋伏了几小时,有的已经显得不耐烦了,多次抬头张望,盼望着快点打起来,好给老百姓报仇。

特务连原是陕北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带出的红军连队,对黄土高原上的劳苦大众感情深厚。在向雁门关疾进途中,他们看到村镇被焚毁、房屋成瓦砾、菜窖成了活埋人的土坑、无数同胞被屠杀……让战士们胸中燃起了杀敌复仇的熊熊烈火。

贺炳炎心细如发,不敢疏忽,立即通知各营、连耐心埋伏,注意隐蔽,防止暴露自己。

见团长一脸凝重,连长李子贵悄悄凑过来缓解气氛:“战士们嘀咕,这鬼子长啥样?我没见过,团长见过吗?”

贺炳炎认真地想了想说:“听说是些小矬巴子,没怎么长开,其他胳膊腿都差不多,就是心狠手辣。”

李子贵点了点头又问:“都说雁门关是中华第一关,看着也没那么气派,咋就这么重要?”

这回算问到褃节上了,为打雁门关,贺炳炎刚让团里文化教员恶补了一课,还专门背下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因有“红旗”两字,记住了“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两句,刚好用上。

瞅着还没有敌情,贺炳炎就大致给李子贵侃了侃雁门关三千年历史。告诉他此关北通大同蒙古,南至太原洛阳,自古就有雁门失则太原陷,太原陷则中原危之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说到兴起,他还临时发挥:“此番我们在此战倭寇,与当年飞将军李广抗匈奴一样,都是历史壮举。”

 

图片14.jpg

 

听了团长一席话,李子贵佩服得五体投地,恍然大悟说:“打仗也要选个好地界,不能白打了。团长你就瞧好吧,特务连不会给咱红军,不,八路军丢脸。”

这正是: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摆战场。抗敌烽火连天起,勇士挥枪效李广。

10点左右,远方位公路上突然腾起一股尘土,接着隐约传来汽车马达声。不一会儿,日军辎重车队一字长蛇拖着滚滚烟尘从南向北驶来。观察哨报告:鬼子汽车有近百辆之多。

车队缓慢拐过小石桥,爬上陡坡,进入特务连伏击地域。“打!”随着贺炳炎一声令下,各种火器一齐射击,黑石头沟顿时硝烟弥漫,惊雷滚滚。

前头的几辆车很快被打着了火,燃烧爆炸。一些原本端坐车上的日本兵开始还不在意,见此状况才惊慌起来,跳下车来负隅顽抗。八路军官兵们居高临下,压得日军抬不起头来。

随着冲锋号响起,特务连作为主攻连率先向敌人发起冲锋。连长李子贵身先士卒,第一个跃出土坎,率领特务连如猛虎般扑向日寇。其他几个连也一齐发起了冲击。

李子贵边冲锋边怒吼:“小鬼子,哪里跑,李广爷爷来啦!”举枪击毙了两名日军,其中一个还是挎着洋刀的少佐。

见敌人在面前接连倒下,李子贵心里乐开了花:“原来鬼子也是肉体凡胎会吃枪子儿啊!”

打死了鬼子军官,极大地鼓舞了特务连士气。官兵们猛打猛冲,一下子就把敌人主力压到了乱石成堆的山沟里。

往日仇,今日恨,都集中在了特务连官兵的心头上。子弹、手榴弹、大石块雨点般飞向敌人,打得日寇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恰时,一队北归的大雁正从头顶掠过,声声雁叫与鬼子的哇哇惨叫形成了和鸣,久久在雁门关的群山中回荡。

 

图片13.jpg

 

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担任警戒的分队发现,从阳明堡方向又开来了百余辆满载日军士兵的汽车,明显是日军的增援上来了。

警戒分队迅速冲着打头的几辆汽车猛烈射击,摧毁了头车,阻滞了车队行进。后车上的日军随即跳下车来,沿着西侧山梁绕到716团左侧,用机枪向正在公路上搏斗的八路军官兵疯狂扫射。

一时间,八路军伤亡陡增。正杀得起兴的特务连连长李子贵也不幸中弹,摇晃着山一样的身躯,倒在了雁门关前。

贺炳炎勃然大怒,独臂挥刀上阵,接连砍翻了三名日寇,指挥部队迅速反击。双方反复激烈争夺,打得难解难分。

战至太阳落山,贺炳炎见伏击目的已达到,在武器装备敌优我劣情况下,战场态势逐步逆转。好汉不吃眼前亏,为避免不必要伤亡,遂下令部队迅速撤离。

此战,716团共歼敌3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20余辆。燃烧的汽车从黑石头沟南北两头把路都给堵死了,日军两个车队被阻在沟里动弹不得。我军亦伤亡103人,以相对较小代价达成了预定伏击目标。

贺炳炎迅速向358旅报告了情况,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大声叫好!张宗逊考虑716团部队减员的实际情况,当即让原由旅里直接掌握的1营迅速回716团归建。

在得到一个营兵力的补充后,贺炳炎信心倍增,决定对日军进行二次伏击。

一般来说,同一地点不会埋伏两次,因为遭到伏击的敌人,会对伏击地点十分警觉敏感,不容易再次上当,还可能反被敌人算计。

但贺炳炎艺高人胆大,提出兵不厌诈!他认为,我们这样想,敌人也会这样想,可以利用敌人的惯性思维在雁门出敌不意再打一仗。理由有二:其一,自大傲慢的日军并没把八路军放在眼里,肯定认为八路军偷袭占了便宜,早已逃之夭夭了;其二,日寇急于对忻口前方进行补给,自古雁门只有一条路,没有别的选择,肯定会铤而走险。他的这一决定,获得了旅首长批准。

19日夜,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鹅绒似的夜幕上,把清冷的银辉洒向雁门关四周的群山峻岭。午夜时分,突然,阳明堡方向传来一阵激烈的枪炮声,接着是连续的剧烈爆炸,腾起冲天火焰,染红了正南方的天际线。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之际,凌晨,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了雁门关:八路军129师昨夜把日军阳明堡机场给端了,一举干掉了日军24架飞机。

特务连官兵奔走相告,阵地上一片沸腾。经过交手,鬼子在大家心中已跌落神坛,从煞神变成了小鬼,没什么了不起!贺炳炎脸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颜。

 

图片12.jpg

雁门关伏击战中被八路军120师击毁的日军汽车

 

当晚,特务连趁着月色,破坏了黑石头沟及斗口梁子一带8座桥梁和数千米的电话线。第二天一早,贺炳炎把部队拉到雁门关西边的山址子上,另选从广武至垭口的公路作为伏击点。

汲取上一仗的经验,贺炳炎这回分兵3路:一路占雁门关;一路踞广武镇;一路卡太和岭。

21日上午9时,日军车队果然出现,由南向北约百余辆汽车和由北向南约数十辆汽车相向而行,车隆隆,马萧萧,声势十分浩大,不久就驶入了伏击地带。

不同的是,上次日军毫无戒心、十分傲慢,遇袭后还赖在车上不愿下来。这次则接受了教训,关前老远就提前下了车,人走前,车走后,并有4架飞机侦察助战,边搜索,边前进。

见日军有备,十分警觉,贺炳炎咬紧牙关快速思考。虽然我方兵力不占优势,但地形有利,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断然下令:全团居高临下,对日军进行火力压制。

一刹间,各种轻重武器射向日军车队。日军车队顿时黑烟滚滚,叫喊声响彻整个沟谷。

日军一阵慌乱后,立即组织起反击,不仅地面反扑,4架飞机还在上空对716团伏击阵地进行疯狂轰炸,战斗十分激烈。

密集枪声中,贺炳炎不顾安危,站着指挥。警卫员预感不好,奋身掩护首长,被敌人子弹打倒。贺炳炎前胸也被一颗子弹擦过,在皮袄上留下了两个窟窿。

贺炳炎见警卫员因为自己身负重伤,怒火冲冠,举起左臂高呼:“同志们,鬼子就要支持不住了,给我狠狠地打!”

两天前连长李子贵的牺牲,使特务连上下同仇敌忾。此时,他们高喊着为连长报仇的口号,誓死拼杀,无畏向前……

 

图片11.jpg

 

战场上枪声急,炮声隆,巍峨矗立的雁门关在硝烟中时隐时现,默默注视着中华健儿保家卫国、抗击倭寇的英雄壮举,见证着这个伟大民族亘古不衰、渗入血脉的洪荒之力。

最终,716团将士浴血奋战,控制了战场主动权,让日军付出了数倍于我的伤亡代价,留下了燃烧的汽车和部分物资,原路撤退,狼狈逃走。

两次雁门关伏击战,716团共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一度切断了日军从繁峙至忻口的交通运输补给线,迟滞了日军对忻口前线的增援,使进攻忻口日军的弹药、油料供应受阻,攻势顿挫。同时,我军还顺势收复了平鲁、朔县、宁武等地,给忻口正面防御作战的国民党军以有力配合。

雁门关伏击战,120师358旅出师抗敌旗开得胜,世界再次哗然,海内外报纸大力报道,全国民众击节叫好,男女老幼备受鼓舞,谓之“雁门关大捷”。

 

图片10.jpg

 

南京国民政府传令嘉奖八路军716团。特务连因在战斗中英勇作战、战绩突出,被120师授予“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荣誉称号。

忻口会战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在战役结束后对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

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不无骄傲地对此战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指出:“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游击战,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图片9.jpg


忻口战役历经21天,是国共两党合作最为成功的一次战例。虽然最终仍以中国军队阵亡10万余人、日寇突破茹越口、侵占忻口、夺取太原的惨烈代价告败,却消灭了日军两万余人,创造了华北战场歼敌最新纪录,粉碎了日军不可抵挡的神话,拖延了日军快速占领中国的计划和野心,为我国抗日战争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

“七七事变”后的三个多月期间里,八路军115师平型关之战、129师阳明堡之战、120师雁门关之战,三战三捷,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士气,扩大了八路军影响,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军民抗战初期团结一致、殊死抗日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了抗战信心。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毛泽东那首脍炙人口的《忆秦娥.娄山关》一时又在中华大地传开:“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词义苍凉悲壮,誓言铿锵有力。

《烽火战旗扬》创作组:叶征  初见

 

图片1.jpg

 

【附录】

荣誉战旗名称: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

授旗时间:1937年10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特务连

授旗领导机关:八路军第120师

授旗前后主战斗序列沿革:1935年12月,隶属于陕北红军和游击队在瓦窑堡组成的红军第28军;1937年8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直属特务连;1938年1月,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新2营7连;1942年3月,为120师358旅716团2营4连;1946年11月,改编为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716团2营4连;1949年2月,改为一野第1军1师3团2营4连;1985年6月,为第1集团军1师3团2营4连;1998年11月,为第1集团军两栖机械化步兵师1团3营7连;2017年5月,为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某机械化步兵团3营7连;现为东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装步7连。

 

附:

大型军史题材纪实文学《烽火战旗扬》简介:


战旗是荣誉的象征、胜利的标志、军魂的体现。战旗在,精神就在,力量就在。

2015年9月3日,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震撼世界的“九三胜利大阅兵”。军乐声声,战旗猎猎。代表着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和华南游击队的“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刘老庄连”“攻坚英雄连”“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70面战旗,步履铿锵,气势恢宏,如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历史的记忆不能忘却,曾经的牺牲不容辜负。抗战胜利70多年过去了。硝烟散去,但血与火铸就的悲壮历史不能忘却;山河无恙,但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不朽英烈不容忘却;岁月静好,但烽火战旗背后的辉煌战史和它所凝结的铁血军魂不容忘却。

为探寻“九三大阅兵”英模方队战旗背后的故事,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全军官兵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而努力奋斗,以罗援将军领衔主编、叶征博导总策划及银河悦读中文网创始人李玲为总召集人的《百面战旗红》主创团队,在完成了大型军史题材纪实文学《百面战旗红》的创作之后,决定“重披战袍”,再次集结精干创作团队,走进“九三大阅兵”英模部队的战斗历史,再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打出的军威、亮出的军魂、赢得的胜利,并拟集结出版《烽火战旗扬》一书,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我们期待并相信,由罗援、叶征领衔原创、李玲及银河悦读网助力的《烽火战旗扬》,将以更富有感染力的笔触,融思想性、史料性、文学性、可读性、权威性于一体,真实再现78年前的烽火硝烟,再现英模部队震撼人心的战斗故事和战斗精神,还将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党史军史、开展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国防教育的优质教材,让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代代光大。

目前,经创作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凝结了集体智慧结晶的战旗故事已经全面展开。我们相信《烽火战旗扬》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容低估。

2023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烽火战旗扬》组委会决定从即日起,以每周两篇推出,陆续将原创作品《烽火战旗扬》首发在“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银河悦读中文网。


微信图片_20230831224443.jpg

【本文版权归《烽火战旗扬》组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于严重侵权者,网站保留提起诉讼之权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