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小品《考验》,三个人物一个情节,“准丈人”要考验一下“准女婿”将来能不能听媳妇的话。别的不说,单说其中翻来覆去作为“亮点”的几个词,一个是“脑瓜bēnɡ”,另一个就是“(王)diánɡdiánɡ”。这两个词都是北方方言词,而且都是口语词。

  “脑瓜嘣”,在北方方言中又叫“弹脑嘣”,弹得狠了有的地方又叫“疙瘩擂(雷)”。这是个被动式的短语,意思是脑袋被猛然用力弹了一下。如果单从弹上说,这个bēnɡ应该是“崩”,指猛然分裂的东西击中。但是,这个“脑瓜嘣”的语义重心不是弹,而是弹的对象和结果,所以用象声词“嘣”,就比较贴切了。

  而那位“准丈人”的名字“王diánɡdiánɡ”,就有些复杂了。电视屏幕上给了两种写法“王丙丁”、“王彪钓”。可以看出,这实在是无奈之下颇带“姑妄”意味的牵强臆测而写出的字。他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准丈人”名字的来源。小品里“准丈人”分明说了好几遍:“diánɡ里个diánɡ,diánɡ里个diánɡ……王diánɡdiánɡ。”多有趣的用象声词起的名字,可惜没找到准确的字形来表达它。

  原来,在北方方言中,声母b、p、m和d、t,是能够和韵母ia、ianɡ相拼合的,构成的词,主要用于拟声。这类词有音有义,可就是没有相应的字形,汉语里没法造出这样的字。这是北方方言口语中一种常见的 “有音无字” 现象。这个“diánɡ”就是其中之一(口语表达时它四个声调都有)。这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的。普通话里有的,是和这相似的没有介音i的拼合关系,它有音有义,有相应的字形,而北方方言里也同样具有这种拼合关系。就是说北方方言里同时存在着“有i”和“没有i”的两种类同的拼合关系。加之在象声这一点上,二者多有相同相通之处(某种角度上可以看作是“同源”),于是往往形成字形上的借用,借以实现文字上的表达。这几乎已经是个规律。

  再一分析,你就会发现,“准丈人”说的“diánɡ里个diánɡ”,实际上是模拟的山东快书里敲击铜板的声音节奏。“准丈人”这时说的正是山东话。而在这种情况下,模拟“diánɡ”这个声音,用普通话里的象声词似乎更准确贴切一些,那就是“当”,“当里个当”。借水而行其舟,于是这“diánɡ里个diánɡ”就可以顺势而表达为“当里个当”了。这样,既合其情也合其理。

  问题到此,豁然开朗。原来,“准丈人”的名字应该叫“王当当”(或者非要“文绉绉”一点,就叫“王珰珰”或“王玎珰”)。

  类似的情况还有。比如:

  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中的“郭piǎ子”。这个“piǎ”,小说中写作“蹁”(pián,脚不正,走路姿势不正),有的只好用“谝(piǎn,夸耀、显示)”来代以表示。电视剧里这个字写作“口字边右加一个扁字”,应该是用对了。然而字典里却没有这个字,这是个新字。北方方言中,“piǎ”是贬损、奚落、嘲讽的意思,也指言行古怪、不合常规。还有:

  象声词的“piā”(普通话应该是“啪”)和“biā”(应该是“叭或吧”)等。

  指某个地方或处所的“ɡā·da”(应该是“圪垯、疙瘩”)。

  形容快速地撇或甩、晃的“rōu” (应该是“悠”)。

  形容悬吊着来回晃动、摆动的“rōudānɡ rōudānɡ”或“rōu·danɡ”(应该是“悠荡”。)

  跟“推”和“杵”意义相近的表示向前戳或捅的“duǐ”。

  形容肌肉上下颤动(多指肥胖的人)的“dēnlēn”或“lēndēn”等等。

  再有,有相应的字形,但却常说而少用于写,因而造成某些词语的说着容易写起来难。仅举几例,比如:

  某个广告语言中的“治感冒ɡánɡɡánɡ的”应该是“刚刚”(或可借为“岗岗”)。这也是北方方言,意思是“坚硬、强固,非常好”。“刚”是形同音同而意义不同的两个字(也可以叫做同形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分别用“刚1”、“刚2”表示。“刚1”的意义就是“硬、坚强”,如“好铁不吃刚”。

  “所有的闪光灯都对着你欻欻欻欻……”中的“欻(chuā,短促迅速的声音)”。

  “秋苞米烀熟了更香”的”烀(hū)”。

  痴傻呆苶的“苶(nié)”。

  酒壮sónɡ人胆的(sónɡ),写作“尸字头下面加一个从字”。

  两头同时用力猛一拉或拉紧的“扽(dèn)”。

  岗香、岗甜、岗尖意为“极、非常”的“岗(ɡànɡ)”。

  敲打、敲击的“㩋,xiāo”,其中的“肅”,可以简化为“肃”。

  修饰、打扮、整理的“捯饬(dáo·chi)”。

  这个人脾气真奘的“奘(zànɡ)”(指说话粗鲁,态度生硬)。

  玉米chá儿的“chá”,写作“米字边右加一个查字”。

  用瓢、勺等舀取液体东西的(wǎi),写作“提手边右加一个歪字”、“㧟2(kǎi)”。

  用手指甲抓,搔,挠的“㧟1(kǎi)”等等。

  有些字,尤其是一些口语化常见的字,现在,在电脑的字库里没有,这很遗憾,应该设法补进去。

  现在,在现代汉语中,跟“推”和“杵”意义相近的表向前戳或捅的“duǐ”。开始用“怼”来代替。怼,本来念duì,是“怨恨”的意思,今借为“duǐ”,解决了一个有音无字的大问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