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听到和读到相由心生这个词,那什么是相由心生呢?它至少有三个含义,一般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相由心生,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我们更应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成为指导我们生活的行为准则。

  相由心生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外在的相貌是人精神品质的体现。二、外在现象都是内心的显现。三、物质是意识共振的存在。现在我就从这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相由心生”。


  一、俗话所说的相由心生,指的是人的精神长相,说白了就是内在品质的投影。相,人们通常解释成相貌,也可以解释为外在现象。生,不是发生、生长,而是指生成或显现。相由心生,有时也说成境由心生,意即我们生活的环境或境遇,相当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心态或心境造成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心态决定命运。

  算命先生,往往会通过我们的相貌去推算我们的命运。中医也有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望就是通过我们的相貌去诊断我们的疾病出现在哪里。而曾国藩常常通过人的相貌去读取人的性格,从而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可见,我国古代是非常注意相由心生的。这绝不同于现在的以貌取人,或通过整容制造一张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脸。古代人没有这样的整容技术,他们是这样整容的:通过内心品德的修养,使相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从而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相信相由心生,那就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我们的内在品质上。 那什么样的品质对我们的相貌塑造效果最好呢?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我可以谈一谈自己的心得。我觉得像善良、慈悲、宽容、谅解、智慧、爱心,不抱怨,不消极,正面对待问题,保持平和心态,凡是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的一切,都是我们重要的内在品质,也是我们改变外在相貌的精神力量。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世界,生活世界便会以我们的心态对待我们。"我见靑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二、外在现象都是内心的显现。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心外无物。真的是此心不动,万籁俱寂,此心一动,惊天动地。我们不要简单地把它划成唯心主义,一棒子打死就不了了之。其实,中国古老的气功都属于唯心主义的具体运用,最终彰显了其信念力量的无比强大,无论我们是称其为念力也罢,愿力也罢。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愿望,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从而会很容易实现我们的目标,这就是心念的力量。强烈的心念不仅可以改变人,更可以改变世界。

  有一个王阳明的故事,我觉得应该讲一讲。话说有一天,阳明先生在南镇游玩,一位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树问:“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像这棵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阳明先生说:“你没有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下子鲜明起来,由此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个故事我在二十多岁时候就读到了,但没有真正理解。总觉得花开花落,无论我们的心如何,都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后来学习了佛法,读了《六祖坛经》,其中也有一个与之类似的故事,就是慧能大师对两个小和尚所说的“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的心动”。其实佛教的许多理论都是唯心的,在哲学上我们称之为主观唯心主义。

  现在我不想与朋友们讨论心外无物的理论是否正确,佛教的观点是否唯心的问题。我只想说一说“相由心生”的第二层含义,对我们生活的意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所谓的客观事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反映。我们总认为是这些客观事实,改变了我们的心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真正改变我们命运的不是这些所谓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对这些所谓的客观事实的认知,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观”,指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观点。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们。我们对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人事物感到怨恨恼怒烦,并不是这些人事物本身存在着怨恨恼怒烦,而是我们的心存在着怨恨恼怒烦。如果我们的内心里不存在怨恨恼怒烦,你就不会感觉到这些人事物怨恨恼怒烦。这就是心外无物,这就是相由心生。佛教一直告诫我们放下我执和法执,因为一切都是“我”们的执念。


  三、物质是意识共振的存在。现在物理学家量子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认为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和信息是同时相伴存在的,没有单纯的信息也没有单纯的能量,就像中国阴阳学说中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而公认的宇宙的起源来自于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原因是一个外在的观察者出现。科学家也用实验证明了这个观察者的存在。观察者原理: 只要有人观测它,它就变成了物质,变成了粒子,没人观测它,它就是能量,是波。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波粒二象性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关于量子纠缠理论、波粒二象性理论、薛定谔的猫等网络上有详细的解读,我这里不再赘述 。有认为不是神话传说的,可以自行翻看。

  我的哥哥是高中政治老师,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有过深刻的研究,我们曾经探讨过哲学上所说的物质第一性与意识第一性的问题 。当时网络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量子力学的理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我也没有接触过波粒二象性理论。  哥哥问我佛教认为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而我认为佛教从来不认为物质第一还是意识第一,而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一不是二,简称为不二理论。这就好像是一枚硬币,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把它分为正面和背面,但其实只有正面和背面合在一起才是一枚这样的硬币。有谁能回答我硬币的正面重要还是背面重要呢?有谁能告诉我,正面是第一性还是背面是第一性呢?佛教的《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教把色受想行识称为五蕴。色,我们可以理解成为物质;受想行识,可以理解为意识。而五蕴皆空,空,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没有,而是事物的本源,就是宇宙没爆炸之前的“虚存在”,佛家有时也把它称为“性”。类似于道家的“道”,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这就是相由心生的第三层含义,宇宙的起源,我们人类的起源都是因为有一个观察者,所谓“心”的出现才得以显现的。

  有人说,既然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是空的,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奋斗呢?生命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当我真正领略到了佛教的伟大与精深的时候才知道:正因为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是空的,才一再告诫我们珍惜当下,不虚度每一寸时光。而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是无节制的索取物质的享受和满足,而是为人类为社会积极的奉献,提升精神的维度,最终获得自由和解脱。佛教最著名的两句话,我们应该记住:一切唯心造,一切皆因果。

  相由心生的三层含义,我们可以把“心”理解为心态、心念、心性。心态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心念可以改变我们的境界,心性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