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1日(星期六),我坐上儿子的车,加上孙子王天天一行三人一路朝西南方向驰去。在这之前的5月份,我曾对儿子说要到青州去看看,看看我小时候住过的益都县县城的变化。

我在2020年3月,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在益都县生活的回忆》的文章(未上网)。在那篇文章中,我把我在1967年离开益都县(青州)之前,在该县生活的情况写了写。我退休之后,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从报纸上、网络上看到青州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不论从报纸上、网络上怎么看,都不如亲自走一趟好。亲自走一趟,会有一个亲身感受,眼见为实,这是看报纸、看手机感受不到的。

上车之后儿子开车朝西南方向走,我说:“不走高速了?”儿子说:“走高速要在青州城的北面下高速,再到云门山还得二十分钟,还要交高速费。走省道可以走青州城城南,直接开到云门山山下,还不收费。”

轿车一路朝西南方向开去,走到昌乐县乔官镇后,便一路朝西行驰。进入青州城区前,首先要经过一条河,弥河。弥河在山东省境内也算是一条大河了,我从车上朝桥下望去,河床上只有很浅一点水,现在山东省还没有进入雨季。小车开得很快,9点多钟车已经走到青州城城南了。我从车上朝青州城南的城墙望去,很容易看出南城墙经过了重修,已经不是1967年时那个破败的样子了。

轿车一路朝西行驰,按照电子导航,汽车开始朝南转。云门山,是距离青州城最近的一座山,还是一座名气很大的山。


云门山

在《中国名胜词典》中,是这样介绍云门山的:“云门山,海拔421米,在山东益都县南。风景绝幽,山顶有石窟和云门洞,夏秋时白云缭绕,穿洞而过。远望云门洞,如玉镜高悬,故有‘云门拱壁’之称,为‘青州八景’之一。崖南有石窟造像。山北崖壁镌刻一大‘寿’字。寿字高7.5米,宽3.7米,气势磅礴,相传‘寿比南山’一词即源出于此。”

益都县,即如今的青州市(县级市)。我用的这本《中国名胜词典》,是1991年5月出版的,当时仍在用“益都县”这个县名。

我小时候跟我父母及姐妹们,曾经在益都县住了十年的时间,我和我姐姐还在益都师范附小上过学。记得我在上四年级时,老师组织我们爬过一次云门山。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出了学校后,所有的人都是走着去爬云门山。云门山距离县城2.5公里,当时走着去也没有人感觉累。那时的云门山及其周围的大小山头,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什么树,同学们上山时也是随意走,不论有道没道,爬到山上是目的。那次爬云门山,山上的“寿”字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人站在“寿”字下,没有“寸”高。

几十年后再次来到里,我发现云门山的变化太大,漫山遍野的柏树,已经长到两人那么高。站在云门山上,方圆十几里地一览无余。周围座座山峰连绵起伏,层峦叠嶂,一片郁郁葱葱。

在上山的途中,我们路过半山腰的“望寿阁”时专门进去看了看。望寿阁是一个道院,是道士住的地方。望寿阁不是很大,在大门里面建有一座“三星殿”。当我们在“三星殿”周围看风景时,偶然看到西北方向一座山下,有一大片红墙金顶的建筑群。我想起到青州前,从《潍坊晚报》上看到介绍青州市旅游风景区的图片,断定那里就是青州市近些年建起来的“龙兴寺”。龙兴寺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山路弯弯。虽然今天是休息日,但上山的人并不多,我自己感觉爬这座山还可以,不是很累。

很快,我们来到了“云门洞”。 云门洞在云门山上也是一处很有名的景点,游客来了会在此处参观、留影,还会穿洞而过,从山南东侧经山路爬到云门山的山顶浏览参观。在此,我说一点我对是“云门洞”形成的看法。

一、从云门山北山上的“云门洞”位置来看,距离山顶还有20多米高,这里的岩石多数都是大青石,垂直90度。但从“寿”字的底部到云门洞一线的岩石来看,是由片岩组成的,其高度在2到4米不等。同时,从云门洞所在的位置来看,正是云门山山体最窄处。这个云门洞,应该是人工开凿修建而成的一个山洞,因为在云门洞的东侧有一段人工修建而成的石墙(用片石修建而成)。这段石墙下面建在山体的石头上,上面顶在山崖突出的部位上,而且是采用垒砖墙的办法,用片石垒起来的(没用任何粘接材料,如:石灰等)。这些片石,有可能是开凿山洞时,从洞内拆出来的,然后修建了这堵石墙。

二、开了这个“云门洞”之后,古人就很容易从山的北面进入到山的南面,从事修建寺院、开凿石窟等工作。我在穿过“云门洞”之后看到一个牌子,上书:“大云寺遗址”。在这个牌子上写道:“原名云门寺,武则天武周王朝(690年—705年)更名大云寺。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迁建于云门山南麓。现有石刻、石窟等遗存多处,造像数百尊。”

从这段文字看,在武周王朝前先在云门山北建了云门寺,开凿出云门洞之后,在明景泰年间,把更名为“大云寺”的寺庙迁到了云门山南麓,并在山南的石崖上开凿了众多的石窟,建造了许多佛像。我认为,这就是“云门洞”的历史。

从云门山下来后,我们在山下的停车场休息了一会,这里建了一条很长的长廊,供游客们休息。在这里还种了许多的树,也是绿树成荫了。我在这里买了几斤桃子,卖桃子的妇女骑了一辆电动自行车,说是怕有人查她。

回到古城区后,儿子把车停在了古城区东面的一个停车场上,我们进了一家饭店后因为没座,儿子便领着我们朝老城区走去,说是去吃“大槐树包子”。在经过老城区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时,我看了一下说:“这不是回民街吗?20世纪青州的城东门就在回民街的东边。”

说到这里,我意识到青州城的东城墙已经都拆了,后来坐车找佳驿酒店时,我发现东城墙只保留了很少一点,只是在与南城墙的连接处留下了一小段,从车上看去,有点像英文字母“L”。

(据我了解西城墙也都拆了,但“范公亭”公园还在。)

我们经过回民街后来到了青州古街的南街口,这里有一家名为“大槐树包子”的店铺,在当地很有名气,卖牛肉包子。中午,到这里买包子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买了包子后,在该店的二楼上吃了中午饭,我感觉这个包子还不错,只是有一点咸。

午饭后儿子问我过去青州有这个包子铺吗?我说:“1967年我们住在这里时,还是计划经济,口粮按月供应。如果要开饭店要经过粮食局的批准才有粮食供应。那个时期,只有国营饭店,个人不能开饭店。”这就是历史。

吃完午饭往回走时,我们又看到回民街中段路北的“青州府贡院”这个大门。青州府贡院这个地方,我小时候还真没注意过,那时政府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贡院”这个地方特别地重视。我们从大门外往里看,基本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样子,但在院子中间立的这个孔子像,应该是新建的。

进了贡院的大门后,我环视了一下这个地方,约有七八间房屋,青砖汉瓦,老式门窗。在大门的两侧各有一个两层的小楼,都改成展览室了。在贡院院子内的一面墙上,有一个介绍“青州贡院”的大牌子,在牌子上面这样写道:“青州府贡院的前身为明代山东布政分司衙署。据记载,明初设山东布政司于青州,洪武九年(1376年)迁历城,于青州设布政分司,后废。万历四年(1612年),山东按察副使高第与青州知府王家宾共议,将此处改为书院,按察副使高第为之命名曰:“云门书院”。据记载,云门书院‘大门向南’,稍进,前为正堂,为‘梦愚堂’,后院为二,各五楹,门三楹(旧时房屋一间叫一楹)。后堂之旁有东西堂,前有东西厢,皆三楹。同时,作为学道考选士子之所。……清雍正四年(1726年),清确立考选制度,即成为‘学使按临之所,以考院之名’,民间俗称其为‘考院’。直至清末(1905年)废科举。”

在这个院子西边的一间室内,挂了两张科举统计图,分别代表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青州管辖的地域(科举范围)。

明代时期为:寿光、昌乐、安丘、诸城、日照、安东卫、莒州、沂水、临朐、益都、乐安、博兴、高苑、蒙阴。

清代时期为:寿光、昌乐、安丘、诸城、临朐、益都、乐安、临淄、博兴、高苑、博山。

从这两个地域名单上来看,清朝时期青州府管辖的县,比明朝时期减少了3个县城。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明朝时期益都县的“状元卷”(高仿品)。这张状元卷的主人叫“赵秉忠”,他的这张状元卷也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份明朝时期的状元卷。这张状元卷的原件存放在青州博物馆内,弥足珍贵。

我们原来有到青州博物馆参观的打算,但是没有预约上。

关于青州府的历史,我已经在《在益都县生活的回忆》一文中写过,这里就不再写了。

当天下午一点多钟,我们开车来到青州市海岱中路的“佳驿酒店”。这个酒店是由山东省银座集团管理的连锁酒店,我是这个酒店的会员,因此住在这里,在住宿费上有很大的优惠,比我们在沂蒙山区百花裕旅游区住宿时,少花了许多钱。

中午睡了一觉后我们又出了门,儿子开车在老城区内找了一个停车场把车停下后,我们步行朝古街方向走去。青州这个地方儿子来过,把车停在哪里他都清楚。儿子说:“青州这里停车不收费, 是一个很大的亲民政策,也没有人来乱查车。”

在中午吃饭时,我跟儿子说要到青州城内的“火巷街”去看看。“火巷街”紧靠古街,在古街的东边,在原益都县二中的北面。这个火巷街在益都县的历史上,应该是有钱人建的街道,东西走向。1966年夏,高炮六十九师奉命从益都县尧王山山下的军营里,往济南市西南面的长清县搬迁时,因长清县的军营没建设好,因而炮六三七团的家属们都搬到火巷街,住进益都二中北面这个大院中(二中的家属院)。我们家因为我母亲在县粮食局工作,一时搬不走,也搬到二中北面这个大院里。

二中北面这个家属院,应该是“文革”期间停课后,部队临时借用或是租来的,我在这里还见到高炮六十七师赵副师长的家属,我叫她白阿姨。白阿姨在二中当老师中,她们家住在这个大院的最东边。

关于这个大院内的情况,我在《在益都县生活的回忆》一文中写过,这里就不再写了。在这里,写写火巷街的情况。

从当年火巷街街道两侧的建筑来看,这里的房屋都是秦砖汉瓦。砖比现在用的砖要大许多,而瓦是那种汉朝时期的半月瓦。火巷街街道两侧的房屋都比较高大,围墙也都是用青砖建起来的。各个院落的大门,都是古代有钱人家才能建起的,有高大屋檐的大门。在字典里解释“檐”字时这样讲:“房顶伸出的边沿”。这种大屋檐,在古代社会家里没有钱是建不起来的。当年的火巷街,从东到西都是这种大门,只不过有大有小。这里讲小的大门,是只能人进人出的大门,而大的大门,则是可以进出大马车的大门。我们住的这个大院,在封建社会里绝对是一个大财主,才能拥有的院子,否则不会有这样大的 大院和大门。这次我到青州的一个目的,就是要看看这条街道,这个大院还在不在。

当我们一行三人来到“火巷街”时,我发现这条街的街名,已经改成了“伙巷街”。其实在我来青州市之前,我已经在山东电视台制作的节目里,看到青州“伙巷街”这几个字。当时我还想,怎么把青州“火巷街”中的“火”字,改成了“伙”字?我到了青州火巷街这里,发现还真是给街道改了字。古人用“火”字做街道名,不是要火烧街巷。在字典里讲“火”字时这样解释:火速、火急、火线、火红。在这个字的解释条目中最后讲:“火”字代表兴隆、旺盛,如:“生产很旺盛”。我认为古人在为这条街道起名为“火巷街”时,本意是要生意“兴旺、发达”的意思。现在青州把这条古街的名字改为“伙”字,就把古人的本意给改没了。“伙”字在字典里的解释为:“伙计”(旧指店员或叫店小二,也就是跑堂的)。“伙伴”“伙夫”“同伙” “合伙”等意思,这与“火”字的含意有很大的差别,没有“兴隆”“旺盛”的含意了。

我在往火巷街里走时,发现这条街道两旁明清时期的旧房子都拆没了。现在街道两旁的房屋,像是拆除老房子后,由个人出资建起来的,高低不齐,各式各样,有的屋顶还是用彩钢瓦做房顶,好像就没有长久的打算。在往东走了半条街之后,我看到路南有一栋楼上挂了一个标牌,上面写着“老二中南宿舍”几个大字。看到这个牌子,就证实了这里就是“火巷街”那条街道。

现在,青州城内的情况变化很大,老建筑有保留的,有拆除的,还有新建的。我认为,古街古巷是一个城市的文脉,能保留的应尽量保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