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空之镜 盐雕壮观

  天空之镜景区距天空壹号景区20公里。景区的盐湖一望无垠,晶莹澄澈。这里气候温凉,干旱少雨,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站点。天清气朗之时,高原的湛蓝天色融进粼粼水光,阳光笼罩湖面,雪山、蓝天、白云倒映在湖中,就分不清究竟是“天接水”还是“水在天”了。

1690154384593967.jpg  天空之镜小火车

  到达天空之镜景区后,我们乘坐景区的小火车直奔盐湖深处。这里的小火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唯一铁轨修建在盐湖上的火车。这是目前国内存世较少且仍在使用的一条“寸轨”铁路,轨距60厘米。最初,它的铁轨是1904年沙俄时期生产的。在早期的茶卡盐湖开发中,小火车用来运盐和供采盐工人进出盐湖。

  2008年,随着船采船运技术的投入,采盐技术升级换代,盐湖铁轨和小火车一起退出了工业历史舞台。这条记录着新中国火热工业年代变迁的铁轨却一直保留下来,横穿茶卡盐湖,与湖面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涂装成各种不同色彩的小火车在银色的盐湖里穿梭,仿佛进入童话般的世界,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景观。2016年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新建铁路3.8公里,保留了原有寸轨火车的历史风貌,改建为双轨铁路,拓宽了轨道侧面的游览步道,两边新建了数处亲水平台。二期工程中,为提高安全性能和增加车次,满足游客需求,对铁轨进行了更换,开发了小火车程序控制指挥系统,实现了每10分钟发车一趟。如今乘坐小火车已成为茶卡盐湖必不可少的旅游体验项目。小火车时速8公里,共设5个车站。去程从老礼堂车站出发,直达最远处的第5站天镜碧水站;回程火车在第4站天际心悦站、第3站天路映辰站和第2站天空之镜站都可以停车上下游客。

1690154564140145.jpg  天空之镜盐湖风光

  在小火车终点站天镜碧水站下车后,我们走到车站西侧茶卡盐湖核心游览区的“千映慕雪”观景平台。观景平台栈道主干线长150米,分支长50米。从空中俯瞰,是一片雪花与盐湖同辉的景象。这里是景区游客最集中的区域,也是观赏茶卡盐湖美景的最佳地点,可以从雪花形六个不同角度的小观景台看到不同时段的盐湖美景。

  我们在车站服务区穿好租来的景区专用可再生环保乳胶鞋套,沿着观景平台栈道走向湖心。我们看到,在各个小观景台,依托景区独特的雪山和盐湖自然景观,设置了各种标志性造型的“打卡点”,如“彩虹桥”“空灵心镜”“I❤茶卡”“花心”“一箭穿心”等等,以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提升游客的体验度。

1690154679100048.jpg  王忠田夫妇在天空之镜盐湖中(摄影:李书亭)

  在观赏了盐湖风光,体验了下水走上盐湖湖面的感觉,在几个“打卡点”照相留影之后,我们决定返回,到小火车第2站“天空之镜站”去参观天空之镜广场,因为第4站和第3站没有什么特色,我们就没有下车。

  小火车天空之镜站西面的天空之镜广场,也是景区的一个核心游览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这里有观景平台、祭湖敖包、卤水体验区、五彩经幡及大型盐雕群等,展现独具特色的盐湖景观和盐文化。

  对我最具吸引力的是广场上的大型盐雕。我曾经见到过或听说过木雕、石雕、冰雕、雪雕、沙雕等多种雕塑作品,但对盐雕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次在茶卡盐湖幸遇大型盐雕,真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户外大型盐雕艺术由茶卡盐湖首创。2009年,茶卡盐湖邀请国内沙雕大师试雕了两座盐雕,一举成功。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由雕塑大师增添新的盐雕作品,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盐雕群,并举办盐雕艺术节。2011年,茶卡盐湖盐雕群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户外盐雕艺术群”。一座座大型盐雕,宏伟壮观,形象逼真,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充满生态艺术之美,在蓝天白云和茫茫盐海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一绝!这种独特的大地艺术,成为茶卡盐湖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1690155150820788.jpg  成吉思汗盐雕像

  在天空之镜广场,我观赏了四座大型盐雕作品。其中规模最大、最引以为傲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年),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可汗”。他是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大型盐雕于2011年雕刻完成,长50米,宽31米,高10米,耗盐量达5800吨。成吉思汗雕像前胸右侧是他能征善战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左侧肩膀上有一只雄鹰,寓意他像草原上的雄鹰一样敏锐。盐雕整体气势恢弘,摄人心魄,体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筑成霸业,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这座大型盐雕,采用创新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出迷人的艺术奇观,构成完美的盐雕艺术,开创了国内户外创作大型盐雕艺术品的先河,填补了国内盐雕旅游景点的空白。

  大型盐雕《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长30米,宽25米,高7米,于2016制作完成。这座盐雕是根据西王母(王母娘娘)与西周第五位君主周穆王(姬满)瑶池相会的传说制作的。据《穆天子传》记载,穆王十三年,周穆王亲率禁卫军七萃之士,乘着日行三万里的八匹骏马,踏上了西巡之路。他来到西王母之邦,西王母会见并设宴招待了他。二人一见钟情,设宴瑶池,周穆王和西王母沉浸其中,刻石纪功,植树留念,如同一对初恋情人。不料,西周国内发生叛乱,穆王不得不告别西王母,御驾东征,并约定3年后再来相聚。后来,周穆王平定了叛乱,但由于国事繁忙未能如愿赴约。4年之后,西王母思念周穆王,不远万里,来到中原与周穆王相会。这段浪漫爱情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

1690155232531055.jpg  《景颇族》盐雕

  还有一座盐雕名为《景颇族》。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现有人口15万。那么,为什么会在青海茶卡盐湖为景颇人树立这样一座盐雕像呢?这里蕴含着景颇族与茶卡盐湖的渊源。原来,最早在茶卡挖盐的人是羌族,而景颇族是羌族的一个分支部落。“景颇”在羌语中是“挖盐人”的意思。历史学家证明,羌族、纳西族、普米族、景颇族、彝族、哈尼族等民族,都是西北古羌人从河湟地区(黄河与湟水流域的三角地带)沿着河西走廊南迁形成的。

  盐雕《巫咸》,展现的是“巫咸国”的历史,也与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巫咸是唐尧时期的人,上古盐都巫溪出现了因盐立国的“巫咸国”,这是由一群巫师组成的国家,最为出名的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等10个巫师。他们左手握着一条红蛇,右手握着一条青蛇,常常从登葆山上到天庭,把人民的意愿传达给天帝,随后又从那里下来向人民转达天帝的意旨。史料中的巫咸国是一个人间天堂,《山海经》记载,巫咸国首领是帝舜之子无淫。巫咸国人不耕作不纺织,却衣食有余;不狩猎,却肉食不缺。中国现代著名藏学家、民族史家、地理历史学家任乃强(1894—1989)认为,这是一个靠盐而兴的古老部落。巫咸国人发现,在一座宝源山上,白花花的盐竟然从地下漫上来。这种地下食盐岩层溶化于水,涌现于地面的盐称为泉盐。巫咸国的人就地取盐。后来又发现煎煮泉水也可得盐,盐的产量大增,堆积如山。听闻此处产盐,商人不顾三峡水道凶险,带着当地的五谷、兽肉兽皮、水果慕名前来,与巫咸国人交换食盐。这样一来,巫咸国人足不出户便能得到足够的五谷和肉食了。

1690155322381734.jpg  穆瑶洛桑玛女神雕像

  在天空之镜广场上,还有一座用高纯高档汉白玉雕成的穆瑶洛桑玛女神雕像,总高度6.3米,神像高度4.5米,重28吨。穆瑶洛桑玛女神被称作“盐神”,是盐湖的守护神。这座女神像是依据古时塔尔寺画工绘制的女神唐卡雕刻的,2009年11月18日落成。

  观赏了精美的盐雕艺术杰作,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疑问,或许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这个疑问:盐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

  据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的资料介绍,盐雕是用茶卡大青盐原盐堆砌制作的,未加任何凝固剂。因为它不具粘性,可塑性极差,在创作中容易倒塌。设计时必须遵循它的自然规律,按照盐的特性,从力学的角度来考虑。材质决定作品的质量和效果,只有选用大青盐原盐进行制作,才能做出精美又能长久保存的盐雕艺术品。目前一般按照金字塔式来设计制作。盐雕都是从下往上堆,把夹板放在选定的地方并往里面装盐,浇水夯实;一层装满后再放一层,上层面积要比下一层小,如台阶一般,就这样一层层地往上堆。雕刻时是从上向下,雕一层拆一层,盐雕能自然凝固、结晶。这样一座座精美的艺术品就展现在世人面前了!

  这次茶卡盐湖之旅,我第一次与盐湖亲密接触,尽情观赏了盐湖天然形成的美景和人类智慧结晶盐雕艺术品,丰富了有关盐与盐湖的知识。用一位旅友的话说:值!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