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君秋同志1979年8月份应邀率中国京剧院一个演出小分队来烟台演出,这是粉碎“四人帮”后,他第一次来烟台演出。烟台是有名的“京剧之乡",人们对京剧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听说张君秋同志要来演出,大家奔走相告,广为传播,烟台沸腾了。

张君秋同志演出的剧目是《苏三起解》,他扮演苏三,崇公道是由中国京剧院著名丑角演员郭元祥同志扮演。《苏三起解》是一出唱功较重的折子戏,全剧50分钟,苏三的唱段就占了30多分钟,从二黄散板到反二黄慢板、西皮流水转西皮散板,从西皮导板到西皮慢板、西皮原板,板式有七种之多。张君秋同志当时已年逾花甲,“文革”又停演了十年,就是这样仍然气力不减、韵味十足。演出成功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介迅速传开了,烟台刮起了一股京剧旋风,烟台的文艺舞台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张君秋同志和中国京剧院演出小分队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回京前,烟台京剧团和烟台艺术学校京剧班师生提出要与张君秋合影,张君秋同志很高兴地接受了。照相时,他逐个问了艺校学生的年龄和所学的行当,当与董翠娜握手时,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后对我说“形象和体形都不错,是个大青衣料子。”无巧不成书,董翠娜毕业后被分配到烟台地区京剧团,后来果真被张君秋选中,做了他的入室得意弟子,这就叫做缘分吧。

6.jpg

《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明信片

张君秋同志这次来烟,对我们办戏校培养京剧演员的做法倍加赞赏。他说我们办艺术教育是抓到了问题的要害和根本,鼓励我们一定要把艺校办好,要为京剧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德艺双馨的接班人。张君秋同志的话,更坚定了我们办好艺术教育的信心。


(二)

1983年8月22日,我们邀请张君秋同志参加福山华侨宾馆落成典礼,观看和指导高芳彤创作的新编历史京剧《齐姜》,同时请张君秋同志在烟台收三名徒弟。张君秋同志一听是看创作戏和接收徒弟,便满口答应下来。这三名演员是烟台市京剧二团青年演员张萍,烟台市京剧团的董翠娜,还有山东省第一届戏曲教学剧目汇报演出“蓓蕾"一等奖获得者周爱芝。张君秋同志觉得她们年纪轻、素质好、扮相俊俏、嗓音不错,有培养前途,同意接收她们为入室弟子。三名徒弟的心愿变为现实,个个心花怒放,高兴至极。

在京剧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拜师收徒都要举行仪式。旧社会像张君秋这样有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人,收徒不仅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还要焚香磕头、三拜九叩、摆开八仙宴、向师父师母送厚礼。解放后,虽然有所革新,可是一些陈规陋习依然存在。我向来主张拜师要实行彻底改革,要建立新型的师徒关系。张君秋同志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他主张废止陈规陋习,拜师仪式从简。我们研究了一个方案,参加这次拜师仪式的有市区两级领导和两级宣传、文化部门的负责同志;有剧团的部分演员;还有曾为培养青年演员付出心血的老师及离退休老演员。张君秋同志说:“启蒙老师对人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们是奠基人,后来者所进行的一切都是前者的继续,所以后者一定不能忘记前者,不能把人家用心血浇灌的花朵攫为己有......”几句话道出了多么高尚、纯洁的内心世界。

收徒仪式确实进行得很简朴,开宗明义,介绍了拜师的意义、目的和参加的有关人员后,张君秋同志讲了话。他说:"由于十年的干扰破坏,我们的京剧界现在面临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需要你们一大批青年演员尽快提高技术,来振兴京剧舞台。"他希望三个徒弟要树立高尚的艺德,认真学习,刻苦磨练,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京剧事业作出贡献。” 之后,张君秋同志向三名徒弟面授了他多年来积累的京剧表演经验和有关戏曲知识......

微信图片_20230714080451.jpg

刘德璞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及夫人合影(左为张君秋先生,右为张君秋夫人,中间为本文作者刘德璞)。

(三)

为了使京剧事业后继有人,张君秋同志不仅倡导建学校、办学习班,而且还亲身带徒传艺。除了烟台的三个徒弟,在北京、天津、上海、济南等地也都有他的学生。可以说是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了。但张君秋同志收徒弟,不凑数字,不做样子,而是收一个教一个,力求成才。自从他接收张萍、董翠娜等为徒弟后,每年春节我们相互拜年时,其中一个主要话题就是询问他徒弟的情况,张君秋同志确实是为振兴中国京剧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为了自己终生所为之奋斗形成的张派艺术,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后继有人,他选择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为基点,推动张派艺术的传播和普及。他曾经在天津市举办过张派剧目的展演活动,当这一活动确定后他专门通知了张萍去参加演出,并获得了成功。通过这次展演,张君秋对他在烟台所收的徒弟的艺术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坚定他把烟台的几名徒弟培养成才的信心。

1986年底,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在张君秋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又举办了青年演员“百日集训”活动,要排演出十台张派剧目。张君秋同志认为,“百日集训”是带徒传艺的好机会,又写信叫张萍和董翠娜到天津跟着学戏。当时剧团演出很忙,加上对这件事重视不够,所以便把此事搁置起来。张君秋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着急。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当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又决定赴京汇报演出十台张派剧目时,张君秋同志亲自给当时的市委书记王济夫同志(后任文化部副部长)写了一封长信,提出了派张萍、董翠娜赴京学戏的建议,信的内容全文如下,

济夫同志:您好!

数载未见,您近日身体好吗?工作很忙吧。近日常常听到烟台市各方面发展很快,成结显著,在此向你表示祝贺。前次在天津举行张派剧目展演,在您的支持下,我的学生张萍参加了演出,显示出她的条件很好,只是张萍原来基础差,会戏少,尤其年龄已将近卅岁,非常需要抓紧时间学习充实。故此曾数次提出能安排张萍来京学习,今年6月份天津市李瑞环市长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嘱托我及一些老师去天津授艺,排练剧目。我们因而想到张萍应该学戏充实,即写信要她来津跟随学习,未得到批准,十分遗憾。最近山东省李长安省长为繁荣山东省京剧事业,已向我们提出约请,并提出烟台市张萍,董翠娜参加演出,我们想到自1983年受烟台市文化局委托,接受张萍等为徒,至今未得时间向她们授艺,希望她们能在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在京演出之际,来京观摩,十台剧目均系我们教授,并希望她们和山东省京剧演员薛亚萍等来京,1月份在京学习排练,望您支持,向烟台市京剧团说明,对青年演员培养,必须落实在学习上,不能只靠拜师,徒有虚名。请您大力支持为盼。

此致敬礼

张君秋,谢虹雯

1986年12月11日

王济夫同志收到张君秋同志及其夫人谢虹雯女士的来信后,立即批示文化局办理。从这封信足以看出张君秋同志是多么关心青年演员的培养和成长啊!张萍、董翠娜这次进京既得到师傅的亲授,又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艺术水平大有长进和提高,她们在提高京剧艺术水平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冲刺。


(四)

1987年秋,在中国京剧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国家为了振兴京剧事业,培养京剧事业接班人,在全国举行了首次电视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这一举措,把培养青年演员提到了文艺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把普及与提高京剧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张君秋同志对烟台有着特殊感情,非常关心他在烟台的几个学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参加大赛,争取最佳成绩。张萍那时正在产假中,为了参加大赛,她给孩子断了奶,交母亲照看,自己专心致志地练功学戏。董翠娜也起早带晚,废寝忘食,勤学苦练,为参赛做准备工作。

7.jpg

《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明信片

1987年11月份,全国电视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在北京拉开了帷幕。这次大赛场面十分火爆,强手如林,中央电视台向全国直播,各位参赛选手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竞争呈白热化。张萍、董翠娜此时有些紧张,张君秋同志察觉后,便鼓励她们说:要稳住,不要紧张,要有必胜的信心。”张君秋同志的叮嘱,稳住了她们的情绪,坚定了她们夺取胜利的信心。张萍参加的剧目是《春秋配》,她那近似歌唱演员的“张派”唱腔,清新嘹亮,华美柔婉,激起了场内阵阵掌声,她的演出震惊了评委,也征服了观众。董翠娜的参赛剧目是《望江亭》,她的扮相俊美,做派大方,唱腔委婉动听,字字传情,以情带声,意韵悠远。演出结束时,场下掌声雷动,叫好声声。董翠娜和张萍从预赛到决赛,力压群芳,独领风骚,双双夺魁,占尽了风光。张君秋同志对她们的演出十分满意,也为她们鼓掌叫好,乐得合不拢嘴。他高兴地对好友说:“烟台这两个学生真没白收。”在发奖大会上,张君秋同志代表大会组委会,在明朗欢快的乐曲声中,把两个金光闪闪的奖杯,亲手授予董翠娜和张萍,此时此刻师徒三人是何等心情,可想而知了。


(五)

1996年秋,在北京开会期间,我去看望著名书画家许麟庐先生。一进门,见张君秋同志也在那里,非常惊喜,相互问候之后,话题又扯到京剧上。他告诉我,他现在主要精力是抓音配像工程,过去他在烟台收的两个徒弟都参加了这项工作,说董翠娜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录制的《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状元媒》、《女起解》等剧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很受全国戏迷们的欢迎。董翠娜也得到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艺术上提高很多。我接着他的话说:"小董这些年在您的关怀和教导下,不仅艺术上攀登到新的高峰,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成了梅花奖的获得者,而且政治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熟起来。她现在担任烟台市京剧院院长、市人大常委和全国人大代表。”张君秋同志听我讲了这些以后,语重心长地说:"烟台市京剧院之所以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主要是因为有了一批像董翠娜那样‘德艺双馨’的好演员,是他们把剧团撑了起来。历史经验证明,要振兴京剧事业,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要以人为本。千万不要忘记,党中央下这么大的决心启动音配像工程,说到底也是为了培养京剧人才和繁荣京剧事业的需要。”张君秋同志说得很坦诚,感人肺腑,他给京剧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临走时,我约请他到烟台来做客,他高兴地说,等音配像工程胜利完成后,一定到烟台去会会老朋友,看看我的学生.....

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成了诀别。我担任地、市文化局长的近20年间,经常邀请张君秋同志来烟示范演出,讲学传经,带徒授艺。在长期的往来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获益匪浅,烟台的京剧事业,在张君秋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热情帮助、指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跻身于国际文艺舞台。张君秋同志是烟台文艺界的良师益友,烟台人民永远怀念他。


原载《艺术教育》2003年1期


 

微信图片_20230714080459.jpg

作者刘德璞,1934年3月出生,牟平姜格庄酒馆人。1974年8月任烟台地区第一任文化局长,1984年1月任烟台市文化局长,1993年3月任烟台市政协文史委主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