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事始终忘不掉,就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名编外姓焦的老师。因为他是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立过战功。我们小的时候,学校聘他为少先队辅导员,每年都会给我们讲他在朝鲜战场经历的故事,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时间要回到我的小学时代,课本上有一篇课文《邱少云》,在会读课文后,老师就给请来一位身穿军装、头戴军帽、系着红领巾的大叔给我们讲邱少云的故事。他讲的比课文的内容多,讲着讲着就流下泪水,我们也跟着他讲的感觉流下了泪水。这一课成为我们同龄人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一课,正是这样的课堂教育了我们这一代人爱国的情怀。

  每年六一,我们都会穿着白色衬衫,系上红领巾,听这位志愿军叔叔来学校给我们上一堂课。他讲的内容都是和抗美援朝有关的故事,让我们难以忘怀。有一次他讲了自己单枪匹马抓俘虏的故事。他是后勤部队炊事班的一名士兵,每天就是为战士做饭送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保证给战士们做好饭菜,他们炊事班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后勤。一次,他在给前线战士送饭途中,忽然听到前面有异常响动。他立刻警惕起来,他想,战士们都在阵地,怎么突然冒出这些人来呢。于是他就把自己身挑的担子隐藏到一边,摸了摸自己身上还有三颗手榴弹。慢慢地摸索着向前,看看这是些什么人。刚扒开树林他看见是美国兵,其中还有一名伤员,拄着抢。他寻思着,这可能是在战场上退下来的逃兵;他数了数,一共6个人。他想,如果放他们过去,上面就是我军的埋伏的阵地,如果让他们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和他们面对面交锋,他们人多还带有武器,寡不敌众。这时他想到了前线那么多战士都死在这些美国佬抢下,自己没有上前线的机会,这次不是正好来了吗?如果他们要拼,大多是同归于尽。想到这里,他迅速找到有利地形,掏出身带手榴弹,大声喊道:放下武器,你们被志愿军包围了。这些美国士兵,一听喊声,不知山里有多少志愿军,没敢抬头,就乖乖放下武器,高高举起两只手。随即他捡了一把枪,押着几个俘虏回到炊事班,在炊事班战士配合下,把俘虏交给了部队。这位大叔讲到这里,停了停说。我们志愿军战士都有为保卫祖国献身的精神,我们从开赴战场上那一天就没想到要活着回来。我们就是有一个信念,一旦遇上美国鬼子,那就拼着命去战斗。这不是一个人是这样的,每一个志愿军都有这样的精神。

  这位志愿军叔叔讲的故事我们喜爱听,我们到了四五年级时候,就主动为这位志愿军叔叔做好人好事。每当星期天或六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我们都会去给这位志愿军叔叔做拥军活动,清扫卫生、抬烧土、抬煤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劳动结束后,志愿军叔叔会给我们讲故事,嘱咐我们要好好读书,掌握本领,建设祖国,不受外国侵略,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当时我们放的是寒假和秋假。每当放了秋假时候,我们学生都参加生产队里劳动。由于我和志愿军叔叔是一个生产队的,一般情况下,队里会安排他带领我们到地里劳动。我们为了能听到他讲的故事,每天向他承诺我们都好好劳动,干完活后,要求他讲故事给我们听。分配给我们的活干的又快又好,这样我们就会听到更多的故事。比如,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杨根思与敌人同归于尽、罗盛教用自己生命救出朝鲜少年、和战友一道打退敌人40余次进攻的胡修道、零下40摄氏度四肢冻到毫无知觉仍想冲锋杀敌的周全弟、用身体导电接通电话线的牛保才等事例,这些故事给我们农村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后来在学习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里,进一步深化了我对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

  后来我成为一名教师,抗美援朝故事成为我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为了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我就给同学们把我听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又从更大范围内搜集相关材料,作为备课的参考。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讲授课的范围扩大。比如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到朝鲜和美国人打仗?为什么志愿军战士不怕苦,不怕死那么勇敢?为什么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要学习最可爱的人什么精神?然后组织同学们讨论,从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去认识,如果我们不支援朝鲜,美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国;我们经历了多么深重的苦难,通过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才建立的新中国,如果当时不出兵支援朝鲜,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他们精神,就是要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投身到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事业中,永远不受外国侵略者的欺负。努力从教书与育人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青年学生学习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

  10多年前我回到老家,因为村里地下有煤,整个村都卖给开发商进行开采了,村里到处都在拆迁搬家,到处都是破烂不堪。当我路过那位志愿军战士街门口时,猛然抬头看到街门上悬挂的“为民立功”大的牌匾还在那里矗立不动,虽然经过60多年的风吹日晒,表面颜色有点脱皮和落色,但那几个凸出大字看上去依然铿锵有力,寓意深刻。看着这块牌匾,回想起我母亲给我讲过的一个场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给我讲课的这位志愿军战士受到立功表彰。县委县政府一杆人马来送牌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他和父母都戴着红花,骑着大马。村里人们夹道欢迎,战士们抬着“为民立功”牌匾;从西坡到河底,从东头到西头,人们欢歌笑语,无不热闹,那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抗美援朝战场上做出贡献的战士的尊敬和爱戴。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各个战场上产生过不少英雄,这些英雄事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遥想当年不是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志愿军战士把美国佬阻挡在三八线外,那我们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如果不是那些不顾生命危险,英勇杀敌的战士,赶走日本帝国主义,那现在会过上这样的生活吗。我想到这里,当即联系了他家后代和村里的相关人员,才把那块牌匾抬了回去,如果家里没地方挂,就捐献给县政府博物馆,让他继续发挥教育的光芒。

  随着自己阅历增加和实践体会深入,我对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我党能够识破美国侵略者的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及时开赴朝鲜战场,才换来这么多年的和平局面。但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思想始终没有改变,一直凭着它的势力到处挑起战争,靠输入战争、掠夺资源进行侵略扩张,对中国从来没有放弃干扰内政和长期打压,因此加强抗美援朝精神教育一刻不能停动,要经常开展教育,让一代一代国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为了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教育后代牢牢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防止外来势力侵略。我每当到了抗美援朝纪念日,我就会带领家人和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读书籍、看影视作品、探访志愿军等。比如,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王成高喊“向我开炮”的《英雄儿女》;在极寒的天气下,凭借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精神、扭转战争局面的《长津湖》《水门桥》;在弹尽粮绝的坑道里,望着祖国方向,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我的祖国》的《上甘岭》等影片到如今记忆犹新。特别是长津湖等影片上映后,我带着全家人看了两次,每次看完后,我会用我曾经听过志愿军叔叔讲过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去年引导孩子参加了“两弹一星”精神学习和教育。

  今年我动员大家一起读《百面战旗红》,我们读了以后,顿感耳目一新。这篇由罗援将军担纲的创作团队创作大型纪实文学《百面战旗红》,采用独特的叙事方式,突出每面战旗下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可以说每篇都有特色,以独到的视角和聚焦的镜头,再现了当年的战场情景,达到了思想性、史料性、真实性、艺术性于一身,使创作者受到熏陶,让当代人再次受到教育,特别是为青少年学习党史、军史和开展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提供生动的优质教材。我动员大家都写读后感,开启自己的思想闸门,穿越时空,去寻找当年英雄足迹,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历史,重温抗美援朝精神,结合自己思想实际进行一次观念的大洗礼,把抗美援朝精神植根与自己,把抗美援朝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