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一天,在朝鲜战场前线的事阵地上,被烧焦的树干还冒着缕缕黑烟,在志愿军战士们的欢呼声中,一位端庄的北京姑娘和一位志愿军战士,并排站到了一起,原来他们要在这里举行婚礼。新娘叫高桂珍,新郎叫董世贵,他们都是咱顺义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董世贵响应祖国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历经多次战役,九死一生,获得多次殊荣,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够在战场上与心爱的姑娘完婚。

那一天,在家乡被选为劳动模范的高桂珍,随贺龙元帅带领的赴朝慰问团,来到了朝鲜前线。当一个皮肤黝黑的军人站在她面前时,她激动地叫了一声:“贵子哥!”幸福地扑上去,握住日思夜想董世贵的手。

“妹子,你怎么来啦!”董世贵瞪大了眼睛,裂开嘴笑着问。

“贵子哥,听说你立功啦?”

“桂珍,我这军功章可有你的一多半那!”他们的悄悄话还没有说完,俩个人就被战士们推到了一起。就这样。在战友们的见证下,在异国他乡战场上,一场特殊的婚礼开始了。阵地就是他们的婚礼现场,绿色的伪装网就是送给他们的新装,漫山遍野的金达莱山花,为他们的婚礼绽放,战士们敲打着从美军手中缴获的钢盔、罐头盒,在这混合的打击乐器声中,高桂珍拿出了那枚她荣获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挂在了董世贵的胸前。这时,被姑娘称为贵子哥董世贵,也从兜里掏出来一串儿用子弹壳做成的手链儿,戴在了桂珍那只因劳动而粗糙的手上。这对来自北京顺义潮白河畔的恋人,在相思相恋三年多,一千多个牵肠挂肚的日夜思念后,终于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完婚了!婚礼虽然简单,但意义非凡,这是一场见证时代正义,特殊的婚礼。

       说起这对新人的爱情故事,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为此,潮白河畔的老作家王克臣后来为此专门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朱墨春山》,但这是后话。简言之,他们这对青年,是新中国开天辟地巨变的岁月,在建设家乡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爱情。可就在他们准备结婚的时候,美帝国主义发动扩大了朝鲜战争,威胁到了中国人民的安全。董世贵响应祖国号召,保家卫国,参加了志愿军,奔赴了战场。董世贵的父亲常年患病卧床,妹妹幼小,他这一走,家里大事小情,地里的活儿,就全落在他母亲一个人的肩上了。看到这些情况,还没过门儿的高桂珍,为了让董世贵安心打仗,不顾街坊四邻的闲言碎语,硬是把董家的大事小情,都揽了过来。春耕的时候,她借来一头小毛驴拉木犁,她扶着把,世贵娘撒种。世贵娘太喜欢这个没过门儿的儿媳妇了,可看着满脸汗水的桂珍,犹豫再三,老人还是忍不住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心里话。“闺女,战场上枪子不长眼,我那小子万一有个好歹,你可别难过。他要是伤了残了,你就再找个好人家儿吧。”

姑娘一听这话,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说:“大娘,您可别这样说,贵子哥是为了保卫咱们的新中国去打仗的,万一我做不成您的儿媳妇,我就当您的闺女;贵子哥要是残了,我也会当他媳妇,照顾他一辈子的。大娘,今天我就叫您娘吧。”这一声“娘——”,激动得世贵娘泪流满面,老人把桂珍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就这样,潮白河畔的这棵挺拔白杨树,顶风冒雪,呵护着董世贵一家。白天,高桂珍照顾董世贵一家老小。晚上,她还积极到夜校学习文化,样样都抢在前,干在前,不怕吃苦受累,不久还当上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三年。1953年1月,人民日报以《一位志愿军战士的未婚妻》为题,报道了高桂珍的先进事迹;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还根据报道编写了评剧,先后在全国公演,后来还把这个戏带到了朝鲜前线,为志愿军战士们慰问演出。由此,成就了本文开头时,名传千古的佳话。

一个农民的女儿,一名普通志愿军战士的未婚妻,以她善良孝道,勤奋劳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拥军模范。她还出席了全国第二次妇代会,在会上,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她,握着她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毛主席的话,让高桂珍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白驹过隙,70多年过去了,董世贵、高桂珍的爱国情怀和美好的爱情,一直在潮白河畔传颂着。如今两位老人,都已先后走了,但是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把鲜花献在他们的墓前。

朋友们,我们不会忘记,抗美援朝,那场70年前发生伟大立国之战。志愿军在祖国人民的支援下,一拳打得百拳开,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在享受和平的日子里,继往开来,跟着伟大的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像董世贵、高桂珍一样的,为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奉献出所有的人,他们就是新中国的奠基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大英雄,时代的楷模。

 

作者:刘俊杰   李宝忠

电话:18500305486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