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前,一个承载着丰厚历史与革命荣光的村庄,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烽火硝烟中,仓前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广大青壮年踊跃参加红军。北上征战几人回,仅牺牲革命烈士的名单中,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达78位之多。

  在于都县城的西北部,有一个叫仓前的村子。它东邻贡江镇红峰村,南接贡江镇里泗村,西连罗坳镇大桥村,北与兴国县社富乡交界。在村庄西北面山坑尾岭脚下,有两个较大的田垄,因该村位于垄上方,故名上龙尾组,这里居住有孙、周、吴、谢四姓,其中周姓是从本县禾丰迁入原秀山村(今仓前村)木子山下组,清末自木子山下组迁入仓前村上龙尾组,至今已繁衍六代。


  (一)

  今天采访的主人公是89岁的孙凤招老人,孙凤招,女,出生于1934年,她从仓前村隘岭下组,嫁入本村上龙尾组的周有华为妻。倾听孙凤招老人讲述其家公及二位叔叔他们三兄弟去当红军的故事,在孙凤招老人时断时续、委婉动情的讲述下,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不一样的革命动人故事。

  由于家庭关系错综复杂,先重点理清周有华家的称呼、关系,才更能理解其家公一家三兄弟,在旧社会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下,生活在贫困痛苦不堪下,毅然参加红军的坚定作风和坚强意志。1.jpg

  孙凤招说,丈夫周有华的祖父叫周土长生,谱名周世球,1869年生,以务农为主,农闲时在家里打草鞋,每逢罗坳步前、兴国五龙或社富圩日,便挑着草鞋在圩场卖,以贴补一些家用。周土长生在仓前上龙尾这一带非常出名,为人处事公道正派,讲话极有分量,谁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乐意邀他出面帮忙协调处理。他群众口碑较好,很有号召力,当地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也多是邀请他领头参与。逢年过节时,周围乡亲也总会端些鸡汤送家里,以示对他帮助的感谢。

  周土长生共生育了三个儿子。老大叫周三官孜,谱名周福元,孙凤招说,周三官孜就是自己的家公,周三官孜1902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任独立团一营二连班长,1934年红军长征时在于都禾丰病故,年仅32岁。家婆吴桂花女,是本县贡江镇永红村新屋组人,他们仅生育了一个女儿,叫周大秀,嫁在赣县区三溪乡新田村。

  老二叫周地女,谱名周道仁,孙凤招说,周地女就是自己丈夫周有华的亲生父亲、也称为大叔。周地女出生于1906年,1928年参加革命,任红军班长,在1929年信丰作战中牺牲,年仅23岁。周地女的妻子罗招发,1910年生,岭背镇元峰村军坑组人,是周地女的童养媳,12岁嫁入周家,1994年去世。周地女夫妇共生育二子,大儿子叫周有华,1931年11月生,1952年至1956年在仓前村委任文书,后在家务农,直至2000年去世。小儿子叫周振国,1934年生,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仓前村解放后发展的第二批中共党员,在家务农,2015年去世。

  老三叫周石贵孜,谱名周接奇,孙凤招说,周石贵孜就是自己丈夫周有华的小叔。周石贵孜生于1915年,红军战士,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周石贵孜的妻子孙老女,本村下王子龙组人,生育了一子,不幸早年夭折。因周石贵孜常年未回,而且音讯全无,孙老女又嫁至本村山塘尾组杨流民为妻。

  由于老大周三官孜、老三周石贵孜均未有儿子,于是将老二周地女的大儿子周有华过继一半给周三官孜为继子,老二周地女的小儿子周振国过继一半给周石贵孜为继子。


  (二)

  苏区时期,红军队伍来到于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此时,周家三兄弟喜出望外,穷人要翻身、大众要解放,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激情如同熊熊烈火在他们心中燃起,他们毅然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中,积极加入了红军队伍。2.jpg

  周土长生的三个儿子去当红军了。后来红军走了……国民党军又来了……后来三兄弟中一个在于都禾丰病故、二个北上始终无音讯。此时,周石贵孜的妻子孙老女已经改嫁了,周土长生带着二个儿媳,以及四个孙子孙女,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番薯芋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几个孩子从小就开始烧饭、洗衣、拔猪草、上山砍柴背柴,生活异常艰难。

  为了生计,加上考虑家中没有成年劳力,周土长生先后将家里的稻田卖了24担,茶山卖了2块,还有祖上传下的山林……

  直至解放了,当地政府组织人员敲锣打鼓到村,送来了三块“革命烈士光荣牌”,才得知三个儿子去当红军,竟全部牺牲,无一人生还。政府工作人员在孙凤招家门口搬来条凳,站在凳子上,将三块牌子整齐地钉在大门门框上。


  (三)

  孙凤招说,老大周三官孜在红军长征时患有痢疾,久病导致病情加重,大部队行军至于都禾丰时,他在这里掉队了。他只身一人慢慢地走到禾丰一户人家的房门前,看见屋内仅有一名老妇女,他本想向她提出想借宿一晚,但自己病重又怕连累对方,然后他又继续向前,终于使尽了所有气力,行至不远一片番薯地,栽倒在番薯地里再也没有起来。

  好在这旁边居住的村民,也姓周,听说有一名姓周的红军战士在番薯地里病逝,连忙组织当地族人将其尸骸就地掩埋了。3.jpg

  周三官孜的战友、失散红军曾梓仁,于都罗坳古樟人,病情较轻的他也患病掉队,当得知周三官孜在禾丰行军病逝的消息,返回到家乡后,第一时间来到周土长生家,告诉了周三官孜的妻子吴桂花女。当时,周土长生正在田间池塘的一棵柿子树上摘柿子,听到大媳妇吴桂花女兴冲冲地跑来告诉自己,老大周三官孜在禾丰行军中病故的噩耗,突然间,猛地从树上“砰”地一声,直直摔在了地上,左腿骨折,导致终身残疾,以后左脚着地时,仅仅脚趾头顶地。从此,他再也不能下地干活了。


  (四)

  孙凤招说,1949年8月,那年自己刚刚15岁。有一天,父亲从别人那里得知,在兴国县五龙圩来了许多“兵古佬”(指士兵),他们还在圩上睡了一晚,大伙以为那是国民党军队第二天将经过仓前,于是大家将鸡鸭家禽、粮食全都藏进山里。

  第二天早上六点,有一支人民解放军从仓前村隘岭下经过,这里三个屋场的群众,远远看见走来的大部队,纷纷四散躲避,场面顿时有些混乱,这时,从队伍中走出一名首长举枪朝天“砰”地开了一枪,并大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解放军,请大家不要跑!” 在路边的粪坑(指厕所)处,也有二名哨兵各拿着驳壳枪,边侦察周围情况,边说,“老乡们,你们不要怕,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大家不要怕……你们把东西全部拿回来,不要你们的!”4.jpg

  后来,这二名哨兵回到大路上归队了。紧接着,解放军大部队从我家门前经过,刚才躲在家里的村民慢慢地又全部出来了,大家站在村中心的禾坪上,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队伍,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有很多士兵、很多士兵,足足走了几个小时,还有辎重、马匹,我在数着一匹匹的战马,有几百匹呢。


  (五)

  孙凤招说,于都国民党靖卫团的团长周作胜,是于都仓前村人,他反动势力很强,在解放前曾杀害了许多红军战士和红军家属,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解放前夕,人民解放军从仓前经过,在路上恰好遇见他,请他给解放军部队带路,当他走到里泗庙时,借故有事离开。做贼心虚的他,返回路途故意走小路弯到隘岭下组,来到我的伯父、村民孙森林家里,孙森林忙给他倒好水、递上毛巾给他洗脸,这时,他露出阴险的笑容说,“你知道刚才是哪支部队吗?……将来还是我们的天下!”5.jpg

  后来,解放军进驻村里,有村民向解放军反映,周作胜已经逃往香港,躲在香港开了一间杂货铺,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人员直接赶赴香港,将他抓了回来。也有一种说法,他从香港潜逃回来,躲藏在与大余县交界的崇义县聂都乡的深山密林中,在一处造纸棚造纸卖,后来经过缜密调查,在大余县梅岭古驿道抓到他押解回县。于都县城组织了万人公审大会,会后把他押赴刑场执行枪决了。

  一门三兄弟,他们年纪轻轻为了革命理想,踊跃参加红军,带动了周围三里五乡的青年积极参加红军、支援前线。然而,壮士百战死,为国为民,三兄弟投身革命是多么的悲壮,最后竟全部牺牲,让人唏嘘不已……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新时代,红色是最鲜明的底色,我们在挖掘、保护和传承红色历史的同时,宣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切实通过文化的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以红色力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回望历史,珍惜所有。


  (笔者注:周地女于1929年牺牲,但其生育的二个儿子,分别是1931年、1934年出生,在时间上存在矛盾)

  完稿于2023年7月1日于都河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