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率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个点击率,即自己的文字或者视频,被网民点击观看阅读的频率,于是很多的媒体,平台开始疯狂的追求点击率,好像点击率越高,作品观看的人越多,作品一定越好。于是人人都有了一个点击率崇拜,点击率高,自己就自豪,点击率低,连自己都不好意思。

       但是点击率真的可信吗?真的就那么公正吗?真的就能反映作品的好坏优劣吗?

       很多年前,我在一个平台注册了一个自己的账号,发表自己的散文,开始很在乎都有多少人看了我的文章,觉得看的人(点击量)越多,说明文章写得越好,但是不久之后我就发现,文章刚刚发表,就有不少的点击量,我开始有些疑惑,询问平台有关领导才知道,那是后台有关人员给做的量。也就是说,那些所谓的点击量,其实是做出来的,是假的,是用来骗人的,是故意做出一种人气很旺,很热闹的假象。

      还有一种情况,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你点开了,或许一句话都没有看完,或许只看了两秒钟,就划走了、关闭了,但是大数据却会记下一个点击量,这样的点击量或许数字很大,但其实毫无意义,追求这样的点击量,或者重视这样的点击率,也毫无意义。现在的视频有一个完播率的统计,有些平台的文章有一个阅读率的统计,完播率,阅读率可能才真正反映作品的一些质量。


       唯心?唯物?

      学哲学知道,这是哲学上的两个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观,唯物论说,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认为意识第一,物质第二,意识决定物质。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是唯物论,所以中国接受过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的人,意识中都会觉得唯物主义比唯心主义似乎要更先进一些。因为的确是环境改变人,世界先有物质存在,才有后来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有王阳明的“心学”,而且影响很广泛,通俗一点说,就是那个事物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你心中是否想,你如果想,那个事物就是存在的,你如果不想,它就不存在,所以当然是“唯心”的。

       用这种观点去推,很多事情推不下去,比如山川河流的存在,难道是因为你想,它才存在,你不想,它就不存在了吗?你想和不想,它都是客观存在,所以因为有山川河流的客观存在,才有了人意识中的那些山川河流,这当然是物质决定意识了。

       但我们又常常说:心想事成,你心中想着某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一种心力,心力驱使你不断的行动,努力,结果最后那件事情真的成功了。那么那件事情到底原本就是一件客观的存在,还是因为心里想而变成了一种真实存在?如果是因为心中想才变成现实,才梦想成真,可不就是意识第一,因为先有了意识,才有了物质的真实?

      全世界有很多心灵感应的事情,母子,兄弟之间,如果一方有重大的灾难发生,另一方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依然会有所感应,很多年前,我的二舅远在甘肃酒泉,我的外婆在陕西老家,外婆有病,二舅回来看望过,因为要上班,只好又回去,但是一天中午,吃过饭后,他靠在床上假寐,迷迷糊糊中似乎睡着了,清晰地看到外婆从大门走了进来,他大声地问外婆:这么远的路,你怎么来了?外婆回答他,我坐火车来的!二舅同时惊醒,觉得外婆可能不好。结果到了晚上,就接到外婆去世的电报,一推测时间,他梦见外婆的那个时候,刚好是外婆去世的时刻。远隔数千里,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阻塞,是什么让二舅几乎精准地感知到外婆去世的?科学无法解释,但是却是真的实事。

       所以,唯物,唯心,可能只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两个途径和角度,不存在谁更好谁更差,也不存在彼此对立,或许两者的结合,才是更全面的。


       体检

       现在的人们,都重视自己的健康,也都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预防疾病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预防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体检,一些公司,单位也都把每年的员工体检当做一个福利,几乎年年进行。

       体检当然是对身体存在的疾病的一种仪器检测,对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是一种预警,当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体检,也不可迷信,对于检测出来的各种问题,也不可太过在意。自己的身体有没有问题,自己的感觉可能是最准确的,只要自己觉得一切都好,那些检测出的问题仅仅只能是一个参考,再说,人的身体其实差别很大,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体检所用的仪器,却是统一的,判断某人有没有病的标准,也是固定的。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仪器,检测千差万别且形形色色的人,然后得出有什么病什么问题,这本身就值得怀疑。这就仿佛中国的教育,总是用成绩这个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有些学生本来很健康,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是只要上了“成绩”这个检测仪器,便立即成了“有病”的孩子,然后家长着急,焦虑,给孩子开各种各样的药逼着孩子吃,好像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结果把更多的孩子生生地逼成了真正的病人。体检之后,如果对于体检结果过分迷信,过分相信,则可能原本没有病,反而会导致自己把自己当成了病人,自己心中一直觉得自己是病人,结果可能真的把自己就弄成了病人。

        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体检仅仅是一个参考;一个学生是否成才,成绩不能说明全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