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骄阳似火,秧苗青青,蝉声阵阵。我在农村老家看到这情景,思绪又回到了孩提时代。

  蝉,也称知了,是一种昆虫,有翅膀。大的有拇指大小,身体呈黑色,也有褐色的,爪子尖细,面目粗犷,嗓门子大,叫起来犹如“美声唱法”。小的有半个小指头大,身体呈翠绿色,显得娇小秀气,嗓门不大,叫起来好似“民族唱法”。

  气温一天一天升高,树上的蝉也越来越多。说起来挺有趣的,蝉只要有一只叫,一只只便跟着叫,往往“独唱”少,“合唱”多。气温越高,蝉叫得越来劲,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在秧田里劳作了半天的大人们,一身泥土一身汗水,中午躺在河边的树荫下,想安静地休息一会儿,蝉却叫个不停,真让人感到有点烦。

  为了消除大人们的烦恼,当然也是男孩子们的顽皮天性使然,我们开始了“捕蝉行动”。

  一般来说,爬在树干上的蝉,只要我们的手够得着的,都能捉到。可爬在树干高处和树枝上的蝉,要想捉到它们,并不那么容易。正当大伙儿束手无策之时,不知谁说了一句:“蜘蛛网不是黏的吗?我们何不用蜘蛛网黏蝉呢!”接下来,我们就从祖父做竹器的下脚料中找来黄篾,做成圆圈,把它插进竹竿一头的竹管里,用细麻绳扎牢,像个羽毛球拍,只要缠绕上蜘蛛网,一个“捕蝉器”就算做好了。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在邻居们的家前屋后转悠,寻找蜘蛛网。捕蝉器上的蜘蛛网必须是早晨下过露水的,且要绕上几层。这样才有较强的黏度,也经得起蝉的拍打、折腾。有了蜘蛛网捕蝉器,我们收获颇丰。

  因为捕蝉的小伙伴儿多,没过几天,村庄上的蜘蛛网来不及供应了。我们都在寻思着新的方法。还是邻家大哥聪明,他用麦秸秆做了一个“蝉套子”,挺管用的。我们依样画葫芦,自己动手做起了蝉套子。蝉套子呈锥体喇叭状。它的原理是将蝉套口罩住蝉,蝉在套子里不停地扑腾,翅膀便会卡在秸秆中,不能逃脱。我们先用竹篾或细树枝做成一个直径八九厘米的圆环,然后将麦秸秆一根挨一根系在圆环上,再按二十五厘米左右的长度,将麦秸秆一把扎住,形成喇叭状蝉套子。最后将蝉套子绑在竹竿上,就可以捕蝉了。

  想起孩童时期的生活还蛮有趣的。蝉捕多了,玩腻了,小伙伴们就想到了把它们变成美食,解解馋。那时候还没有条件油炸,就将蝉放进刚烧好饭的锅膛里,利用未燃尽的草木灰熏烤。不一会儿,我们从锅膛里将蝉扒出来,你一只我一只,吹去草木灰,剥掉焦壳壳,吃得津津有味,嘴巴、手上都是黑乎乎的。大人们见了我们这些小谗猫,都抿着嘴笑。

  除了捕蝉,我们还做过捡蝉衣的事情。从树上摘下一只只蝉衣,用线串起来,挂在家中。我们还在树根下寻找蝉猴(半成虫)洞,挖出蝉猴,放进蚊帐。“金蝉脱壳”的表演,我们不知看过多少遍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贫穷落后。我们把积攒的蝉衣拿到药店去卖,再从供销社买回铅笔、作业本和墨水,还为家里减轻了一点点经济负担。

  儿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了乐趣,我非常怀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