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银河悦读》网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征文活动后,就想到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战歌》,志愿军将士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想到当年参战的军人们健在的也是耋耄老人了,再过十几年,参战的老军人还能有多少呢?由于,参战老人们身体健康的原因,他们还能讲述当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战场上的故事了吗?我被《银河悦读》网及时抢救、收集在民间有关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的真实历史故事,传承弘扬祖国的红色基因推出的举措所感动了。

我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军人的后代,现已退休。我在思想上始终不渝地对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军人和老前辈十分崇敬。他们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保卫老百姓安居乐业。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一辈的军人都陆续离世了……

这次征文活动中,我苦于没有素材,我还能做点什么呢?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想起了我家50多年的老邻居金姨,她是荣军医院老人啊,也许她能知道当年她护理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伤残军人,健在的老人现在住在哪里?抓紧时间去收集点有关抗美援朝的素材吧,想到了就去做吧。

我们邻居家的老房子早年动迁后,金姨家被安置到哪儿了?我还真不知道。邻居老张大嫂告诉我,“金姨,前几天,摔倒,胯骨骨折了,在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呢。”

我来到医院探望金姨。在病榻上,这位92岁的老人,花白的短发,一张慈祥苍桑显瘦的脸庞刻着像似核桃纹般的皱纹,耳朵的听力也大大减退了。当她听儿媳蔡玉附在她耳边大声说明了我的来意后,她那双眼睛顿时明亮了许多,忘却了伤痛立马来了精神头,思路清晰非常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讲述往事。

我在与她的交谈中得知,她并没有直接上朝鲜战场参战,一时感到她的经历于这次征文的主题有点跑偏。我在取舍之间想到了,她在抗美援朝战场的后方黑龙江省尚志县苇河镇松江省苇河荣院(是省政府民政部门专门安置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参战因战负伤至残、致病的伤病员医疗康复的单位之一),她为治愈伤残军人能尽早重返前线战斗而辛勤地工作。她也是当年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在后方做出默默奉献的人啊,那就写她吧。

每当,她说到开心的时候,她脸上的笑容满面把皱纹都给撑开了,这时的她一点也不像92多岁的老人,说到因战伤医治无效失而去生命的伤病员时,她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悲伤的眼泪。

我问她,还有没有当年珍贵的老照片时,她遗憾又有惋惜地对我摇摇头说:“动迁搬家,照片都不知道哪里去了?找不到了啊。”

我到医院探望她三次,确实也不忍心再去打扰她的伤病康复,但她每一次讲述到触动她心里难受的情节时,她在枕头上转头,面部表情平淡、双眼凝视着窗外的天空,告诉我因战伤势严重去世的烈士们都长眠在苇河南山的烈士陵园。她心情平静后,转过头来微笑地又对着我继续娓娓道来; 有时,她看到我好像听不懂她说的有点拐不过来的汉语时,她就用右手食指在左手心上写字,我俯身仔细跟着她的书写笔顺读出了字的内容,她很高兴地点点头确认我听明白她说的话。她顿了一会儿,用那不流利的汉语忽而还夹杂着一两句朝鲜语继续倾诉着那段刻骨铭心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尚志县,是黑龙江省的一个著名红色老区。解放前的地名是松江省珠河县,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中长期奋战在珠河县境内抗击日寇牺牲的抗日联军三军军长赵尚志而改的县名。

在抗日战争时期,抗联将士们奋战在白山黑水间过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艰苦卓绝生活的抗联三军在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领导下,顽强地打击日寇。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战败投降后,东北境内匪患猖獗。1946年,解放战争中,从革命圣地延安来东北时任松江省委宣传处长周立波来到尚志县元宝镇,苇河镇等地参加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体验生活。1947年,他创作出反映东北农村土地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发行后,在当时乃至全国的土改运动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金姨(金任祚老人),朝鲜族,1932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尚志县苇河镇达连泡子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从她童年,少年,青年的成长中经历了日伪统治的残酷剥削,土匪横行抢劫,民不聊生的日子。她知道抗联打击日本鬼子的英勇事迹,遇到过土匪入室抢劫惊恐场面;解放后,她看到党领导的农会组织翻身当家做主的农民土改斗地主,分田地的愉悦,她参加了村里组织的轰轰烈烈支援抗美援朝的各种活动。她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她从心里拥护共产党,认定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翻身当家做主人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

1951年1月26日,她身穿一件有补丁的黑色旧棉袄,包着一条已分不清底色的旧头巾,身高1.52米,体重80斤左右。她来到松江省民政厅设在苇河镇的苇河荣院参加了工作,当了一名护理员,从事为抗美援朝战场因战负伤致残回国的志愿军军人救治的护理工作。

苇河荣院的建筑分布在相对集中的20多间草泥结构的平房。医护人员中有汉族,朝鲜族,还有日本人医生。

东北的冬天,天气寒冷。病房,烧炉子、火炕取暖,重伤员躺在木床上,便于医生问诊和护士给伤病员处置伤口换敷料。轻伤员就住在火炕的大通铺养伤康复。

伙食三餐是高粱米饭、大碴子粥,少量小米粥和土豆、萝卜、白菜的炖菜。

朝鲜族护士崔春子,看见朝鲜族护士长蔡丽淑领来了一位个头矮小,不太会说汉语的小姑娘,很是喜欢用双手扶着她的双肩,仔细的对她端详了一会儿,她被瞅的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当崔春子问她叫什么名字并从她的口音中知道她是朝鲜族人更是亲切地马上带着她来到医院的后勤科,领取每人每月1块钱补贴,一床黄色军被褥,一套崭新的灰色棉衣、棉裤。崔春子急忙带她到宿舍里,让她脱下身穿的旧棉袄、换上新棉衣。托人把旧棉裤捎回她家。

护士长蔡丽淑听到她连汉语话都说不好,还对日本大夫不理解,蔡护士长给她讲加拿大国际共产主义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提高了她的思想觉悟。蔡护士长有空就教她学习文化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生活方面的汉语话并指定她跟着护士崔春子学习护理知识。

聪明伶俐的她意识到在荣院工作将面临的困难不少,一是要尽快学会说汉语话融入生活中,工作中要与伤病员交流进一步了解伤情康复情况,二是努力学习护理知识为缓解伤病员的伤痛做出应尽的责任。

从朝鲜战场上运送来的伤残军人很多,需要及时治疗他们战伤的身体免得旧伤复发危机生命,有的伤残军人着急重返战场参加战斗,但他们身体伤情康复还不允许出院的啊。这时,医护人员会及时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工作,让伤残军人切身地感到后方的祖国人民对他们的爱护和关怀。

每一位伤残军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动人心弦的故事。他们身体因战伤残了,是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伤残的,他们就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她凝视着眼前的每一位活生生的伤残军人,她肃然起敬,更为自己能在荣院为养伤的伤残军人服务,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心里暗下决心微信图片_20230620080533.jpg要为伤残军人服务,一定要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为伤残军人重返战场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荣院的伤残军人们,看到新来的朝鲜族小姑娘金任祚,每天,像一只轻盈的小燕子,在病房之间来回穿梭为伤残军人忙乎的身影亲切地称呼她“小金子”。

现实中的护理工作,是很复杂也是挺累的,护理伤残军人需要的是爱心和耐心。她走进病区,看见伤残军人那残缺的肢体或失明举步艰辛扶墙行走,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场景,她疼在心里。护理人员为伤残军人换药时的情景让她一时有点不适应,但她一想到伤残军人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光荣负伤的,我来就是为护理他们啊!

遇到伤病员的战伤复发。伤创部位溃烂的腐肉,会散发出熏人很难闻的气味。她初次上阵紧跟在蔡护士长和崔护士身旁,双手端着放有医疗器械,敷料等备品的白盘子帮着打下手。她看到蔡护士长先用盐水清洗创口,再用镊子夹住棉球沾盐水仔细地清洗伤口,黄色浓块伴随着血水一点一点清洗,再换一把镊子夹起黄药水(雷夫诺尔)或凡士林纱条覆盖在伤口上再夹一块小四方形的干纱布块敷料,用胶布“井字形”沾牢或用绷带包扎固定即可。但也不能太紧或太松,包扎太紧了,伤口部位过血不流畅容易肿胀愈合慢;太松了,敷料容易脱落,伤口外露极容易再次感染。

她第一次经历的为伤病员换药的“战场”,她了解很多护理知识。比如:什么是雷夫诺尔(黄药水),什么是涂有凡士林绷带,酒精、红药水,紫药水是消毒用的,盘尼西林(青霉素)是最好的消炎药之一等等知识……

入院的伤残军人们意志都很坚强,宁愿忍着伤痛也不愿招呼医护人员来处置。部分高位截瘫伤残军人,营养不良或天热,长期卧床休养的伤病员,在医护人员照顾不过来的情况下,有的高位截瘫的伤残军人很容易发生褥疮。她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后就经常在病房之间对每一位伤残军人进行检查,用她那瘦弱的身体用力为伤病员们逐一翻身再用枕头垫后背,让伤残军人的身体保持透气通风。这一番操作下来,她已累的汗流满面。她的敬业精神大大减少了伤残军人褥疮的发生。

有时,在给伤病员换药时,伤残军人因疼痛难忍,随手一把抓住她那瘦瘦的小细胳膊,她一时不知所措但她忍住疼痛不敢发出声,担心伤病员有顾虑影响处置换药。换药后,伤病员松手,看到她那被抓住的小胳膊上已经被捏得疼过劲了,深深地印上了红色指痕。伤病员对她露出了十分歉意的微笑,加深了医护人员和伤残军人之间的兄弟友情。

院领导和医生查房时,有的朝鲜族战士说汉语时偶尔表述会词不达意,如果蔡护士长和崔护士不在场的情况下,“小金子”就会及时地把伤病员的表述,准确无误的翻译给查房的医生,减少了误诊率。

“小金子”是个闲不住的人。她有时会来到伤残军人床前,缠着他们给她讲朝鲜战场上的战斗故事;有时,她到洗衣班帮着洗被单,褥单,衣服、血绷带;陪着伤残军人唠唠家常;出太阳天,她扶着伤残军人到院子里晒一会;腿骨折的伤残军人康复期间,她会让他们用手臂扶在她那矮小身躯的肩膀一步一步地练习行走。

她是万能输血者的O型血。只要遇到给伤残军人手术血源告急,她立刻毫不犹豫的去献血。每当鲜红的血点滴输入伤残军人的身体,她的内心也会升起一种荣誉感。

一年后,她在护理班的工作表现突出,荣院领导送她上卫校护理班学习,满足了她对护理知识渴望的需求。

1952年至1953年期间,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投下大量的细菌炸弹,我军将士不少被炸伤或感染肺结核病等多种病毒。战场上医护条件有限,陆续从抗美援朝战场运回国的伤残军人明显增多,小小的苇河荣院也送来了很多伤残军人。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了。她从卫校学习归来,立刻用所学的护理知识投入到紧张的护理工作中。

伤残军人金大来,21岁,年轻的朝鲜族小伙子。他在朝鲜战场上,生殖器官被炸没了。在苇河荣院养伤期间,经常胀肚,拉不出来屎,憋的满头大汗。“小金子”见状就去烧开水先溶解肥皂,制成滑度适中的润肠温水,倒入自制的灌肠器给金大来灌肠排便,还用双手按摩腹部直至导出排泄物,立刻减轻金大来胀肚痛苦。

伤残军人纪永山,在朝鲜战场的战斗中,突遭到美军飞机投弹轰炸,纪永山被炸弹炸飞,抛向空中,落地后,当场昏死。战友们在阵地上找到他时,纪永山全身不能动弹,只有一口气了。战友们把他转移到战地医院抢救后,保住了纪永山的生命,只有脑子清醒,全身麻痹已失去知觉。他辗转来到苇河荣院医治。每天,金任祚都来给纪永山做全身按摩,喂饭,喂水鼓励他早日康复重返战场。

“小金子”的初恋。伤残军人连长刘正武,朝鲜族,身体健壮,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飞机投下的细菌炸弹炸伤,感染病毒,患严重的肺结核病。他在苇河荣院养伤治疗和“小金子”接触期间,特别喜欢这位在病区心地善良,又闲不住“飞来飞去”的小“燕子”。情窦初开的“小金子”在与刘正武的交谈中,了解了很多刘正武在朝鲜战场上,带领全连战士英勇战斗的事迹,从内心很敬佩刘正武。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刘正武主动地提出要和“小金子”谈恋爱。热恋中的刘正武从医生那儿了解到肺结核病治愈率不高,为了不把病毒传染给“小金子”,保护她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刘正武主动地、残酷地与“小金子”提出分手。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让金任祚很难从她记忆中抹去啊。

“小金子”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最可爱的人”奉献着无悔的青春年华。

朝鲜战争结束后,分散在黑龙江省各地荣军医院的伤残军人全部来到牡丹江荣军医院。1971年,单位又保送她到牡丹江高等医科学校(牡丹江医学院的前身)学习,获得高等护理专业本科学历。

金任祚老人的家动迁后,儿子李永哲、儿媳蔡元、孙子陪伴老人在高层楼房生活,祝愿金任祚老人全家人的生活幸福安康美满。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