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国银行董事会准备在西北筹建中国机器打包公司,厂址是定在西安还是咸阳?经过近一年的权衡利弊,1935年董事会决定还是将厂址定在了咸阳。

       咸阳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沿着旧驰道,向北可达陕北、内蒙,向东通河北、山东,向南抵湖北、湖南,向西到青海、甘肃,可以说是中国内陆的中枢,是扼守大西北的门户。交通也非常便利。1930年政府修筑了咸阳到榆林宋家川的咸宋公路,全长624公里,路宽6米。1931年又修建了西安到兰州的西兰路,全长707公里,路宽6米。1904年开始修筑陇海铁路,1935年竣工,是一条连接兰州市与连云港市的客货铁路,全长1759公里,呈东西走向,串联了西北、华中和华东地区。1936年修筑了渭河铁路大桥,钢梁结构,桥长338,9米。1938年在咸阳底张镇岳家村附近修建了一座军用机场,占地1000余亩,可起降小型军用飞机。渭河航运也很繁忙,沿着黄河,可以到达山西、河南、山东各省,顺水时可日行百里。

       打包厂的具体的地点就是民国时咸阳城的北门外,现在国棉八厂的位置,占地200余亩,厂房几十万平米,仅运输建筑材料就雇佣了2000多辆胶轮大车。设备有打包机1台,英制200匹马力发电机(蒸汽机带动)两部,工人300余名,每小时可打40余包(每包250公斤)。这是当时西北首建的近现代化工业之一,位列国民政府八大纺织厂的第六位,荣氏家族的“申新纱厂”名列第八位,足见咸阳打包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36建成后的第二年,全面抗战就爆发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出现了雏形,苏联首先向中国伸出了援手,支援了大量的军火物资。由于海运的风险系数较大,军火只能通过陆路秘密运到新疆,再由新疆转运到全国的抗日前线,于是大西北的咸阳就成为了最好的物资中转站。因临时选址比较仓促,建设仓库也耗费时间,咸阳打包厂便成为了最理想的军需中转站。

       1937年11月11日,第一批苏联援华军火运到了新疆,十几天后经过兰州就运到了咸阳。车队是清一色的美国道奇卡车,由中国战勤部队士兵驾驶,苏联顾问押送。一队几十辆或上百辆不等,车内装有枪炮、弹药、坦克部件以及其他军需品,用帆布盖得非常严密。为了掩人耳目,对外称羊毛车队。

       就这样羊毛车队也渐渐被汉奸获悉,由于发音的问题,日本人以为咸阳有一个制造军品的“大炮厂”,便多次轰炸咸阳。据《咸阳县志》记载,1939年9月13日,日本飞机在咸阳县城投弹55枚,炸死34人,炸伤72人,炸毁房屋98间,打包厂几乎被夷为平地。至1941年底,咸阳共遭日本飞机轰炸10次,104架次,投弹436枚,炸死113人,炸伤75人,炸毁房屋557间,其中对打包厂投弹125枚,足见日本鬼子的凶残。

       所幸打包厂只是生产军用纱布,而军火都储藏在十几里之外渭城塬一带的窑洞里。机器炸坏了重修,厂房炸塌了重盖,即使是露天也要保证前线的纱布所需,工人们用汗水支援着祖国的抗战,军火更是源源不断的送到抗日的前线,以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诉说咸阳人民的愤怒。可以说咸阳打包厂,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1941年,湖南官纱布局的部分机器迁入了打包厂,组建了咸阳解放前唯一能纺能织的棉纺厂。解放后,棉纺厂不断扩建,更名为国棉八厂,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参考文献:《三秦记忆》《咸阳县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