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刘铁超(1899.4—1931.11)号轶超,字卓然,湖南省耒阳市导子乡紫江村(现龙科村五组)人,出生于贫农家庭,7岁入私塾,11岁考入杜陵高等小学,12岁时父母双亡。1921年毕业于衡阳省立三师,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参加东征,作战英勇,留校任政治科区队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刘铁超参加北伐,任左翼总指挥部宣传队中校队长,后随教导团参加南昌起义,在朱德的领导下又参加湘南起义,井冈山会师后留红四军工作。1929年9月调任江西红军独立3团团长,独立3团连续九战九胜。1930年1月,红2、红4、独3、红5四个团合编组建红6军(后改为红3军),刘铁超任红6军参谋长。1930年6月,红20军成立,刘铁超任红20军首任军长兼中共赣西南特委委员。同年10月被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

       1930年12月,在“富田事件”中受到株连的刘铁超被停职。红20军军长由于都县梓山人肖大鹏继任。“富田事变”后,刘铁超先后调任红一方面军参谋、红一军团作战科科长,他革命初心不变,始终忠诚于党,与战士打成一片,教红军识字,讲军事政治课。1931年,毛泽东在江西工农兵苏维埃大会说:“刘铁超是红二十军的第一任军长,他的避大路,择小径,堵截敌军的作战方略,是红军作战的精华,值得推广。” 刘铁超听到毛泽东的赞扬,不禁热泪盈眶。


1683508233649693.jpg

     (二)

       这时,正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一结束,红一方面军总部就命令方面军从兴国东移闽赣边境,在休整之余,即对消灭白色据点的工作作出部署:命令红军第一军团第4军在石城,第12军在长汀,红军第三军团在会昌、安远、于都,红军第3军在于北区,红军独立第3师(原第35军改编)在瑞金、于都边界地区,向豪绅地主武装盘踞的白色据点发起进攻。

       1931年10月10日,红35军经过三次反“围剿”,牺牲减员严重,独立2师与红35军合编为独立3师。11月5日,独立3师攻打于都县宽田乡石含村“土围子”,在此次战斗中独立3师师长邓毅刚不幸牺牲。刘铁超继任独立3师师长,李井泉任师政委。

      独立3师主要任务是肃清各县反动地主武装,攻打敌“土围子”,巩固苏维埃政权。这些反动地主武装多龟缩在“土围子”中,并以此为依托,经常四出骚扰,烧毁民房,抢劫财物,围攻赤卫队和游击队,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破坏革命和生产,危害极大。因此,拔除敌“土围子”,消灭白色据点便成了独立3师当前的重要任务。

      随后,针对苏区范围内的敌“土围子”,独立3师清剿了瑞金几处土围子,宁都县赖村土围子,于都县银坑,葛坳土围子,最后攻打于都县葛坳杨梅头土围子。        

    

     (三)

       杨梅头“土围子”位于于都县葛坳乡杨梅头村老屋组,“土围子”周围属丘陵地带,中间地势平缓为耕地,东西山丘连绵。东边以三二七太庙(当地的坊神庙)为界,西边以隘口为界,南边山丘以来水坑口为界,北边以小山坡为界,原南边山麓下有一条河流,名称靖石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将它改道成穿“土围子”中部地段而过,溪水自东向西流,“土围子”占地面积达60多亩。

       杨梅头一带的住户主要以谭姓为多,老屋组的住户是明末谭氏从澄江村迁入,已有20多代。距离杨梅头东北三、四公里外的澄江村,也有澄江“土围子”。据《谭氏二联族谱》中记载的“土围记”:村之东南,距溪数十武,有围翼然,崇墉仡仡,外环以濠。此,咸丰丁巳冬族叔义彩、义菠,从兄礼烟、礼烜,从弟礼焜等所倡筑以避流寇者也。人或私相议曰州邑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尚不能必保,吾区区一土围何所恃而不恐。余曰:不然,天下州邑城池之制广则数十里,小亦数里之遥,其守御也维艰,况其中聚处多,贮积富寇之所必争,欲得而据有者也,故攻之旷日持久,难保其不破。若土围,阔仅数亩,易于守御,贮积有限,寇亦无所贪,且村坊之谷粟尽藏于内,欲久困则外无粮,山间地狭隘,复不可以屯兵,是土围虽非金城汤池之比,而可恃,为安堵者矣。犹忆丁巳四五月间,发逆跳梁,上踞甯都城下,由广而窜入我境,往来充斥,其时土围未筑,男妇老幼咸流离奔逃,备极艰苦,或有不及逃者,淫掳焚杀惨酷更不可言,凡所有谷粟物件亦荡然空矣。及土围之既成也,甲子岁,寇亦曾两次过境,见人与谷粟器具尽入于围,则直去不复,如向之蹂躏则围之可藉,以避流寇也,益信今幸海宇昇平,寇氛尽免,固无需此围焉矣,然书曰:有备无患,诚恐后人享昇平之福,忘前人筑造之艰,爰述其巅末于谱牒。深有望于后之人时加修茸,无任其颓废,庶有备无患,其所全岂浅鲜哉,是为记。从谭氏族谱便可得知,“土围子”是古代建造以躲避防御外来流寇,保护当地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一道人造屏障。

       现居住在杨梅头村老屋组的谭年凉,今年78岁,原是杨梅头村的老支书。谭年凉的房屋是一栋二层的砖混房,坐北朝南,他的房屋位于杨梅头“土围子”的中心位置。当时在建房屋时,他从地下发现一些刀具等铁器,已经锈迹斑斑,当地人有的拿去做了农具、有的做废铁了。前几年,村老支书谭年凉家因挖水井,在自家的房屋后面,还挖出了红军地道的遗迹。接着,在谭年凉房屋前面的一片菜地里,又发现了一处地道。

1683508402746085.jpg

    

      (四)

       杨梅头“土围子”是雩北地区最大的“土围子”,里面驻扎有白军靖卫团士兵,靖卫团头目叫谭万晋,他是本地的地主豪绅。谭万晋为了防止红军攻破“土围子”,组织招揽一些社会人员,建立了地方靖卫匪团。后来,谭万晋收留了两个国民党军的逃兵,这两个家伙30多岁,一个姓徐,刀法好;另一个姓苏,枪法好。这个枪法好的家伙,确实是一个高手,晚上听到红军号手吹号,他可以辨别方位,然后一枪击中红军号手。这二个人作为靖卫团的教官,纠集了三五十个人训练。

       为壮大自己的势力,靖卫团总谭万晋到处招兵买马,靖卫团丁由四五十人发展为500多人。谭万晋非常迷信,他将“土围子”东边坊神庙里的菩萨“三太公、七太公”搬请到土围里,每天杀猪宰羊敬神,保佑“土围子”平安无事、不被红军攻破。红军攻打了三天,没有占领“土围子”。这时,谭万晋欣喜若狂,更是煽动宣扬“神灵保佑,刀枪不入”,大肆欺骗广大群众。“土围子”围墙均用大石头筑砌,围墙高丈余,红军攻打杨梅头“土围子”几个月,陆陆续续打了几次,均未攻破。独立3师师长刘铁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整日茶饭不思。他带领师部人员多次深入实地,认真察看地形,作出详细部署。但杨梅头守敌凭借坚固的“土围子”,顽固阻击红军的进攻。红军战士由于武器差,又缺少炸药,久攻不克,双方相持不下。

       1931年11月12日,独立第3师从下坝开往大田。13日,第七团开往杨梅头,八、九团开往澄江,七团一到杨梅头就首先做工事,刘铁超挑选出一批强壮勇敢的战士,用火力掩护去挖地道,地道深有三四米,里面安装了木质支撑架构,下到地道中,人可以站立,地道长有一二百米,东西走向,里面纵横交错,一直挖到土围墙脚下。

       为了最大减少部队伤亡,刘铁超便与当地干部群众商量,利用染衣服的染铁桶装硝爆炸,结果没有爆炸。红军将这“土炸弹”埋到了“土围子”的墙壁下,顿时,敌人慌了手脚,拼命从墙内打洞灌水,想使土硝受潮失效。由于导火线点燃后久久没有爆炸,刘铁超心急如焚,不顾同志们的劝阻,只身冲入洞中查个究竟。不想这时,敌人一颗罪恶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心窝,刘铁超当即血染征衣,倒地英勇牺牲。

       红军集中力量,去攻打澄江“土围子”。18日晚,终于打开了“土围子”的东西两头,冲了三次没有冲进去,采取召开党团员会议群策群力,大家讨论结果决定,不吹号、不打枪、不开声,每人拿手枪、拿马刀摸进土围,结果杀死了哨兵,澄江“土围子”打开了。

       刘铁超牺牲后,政委李井泉率领全师将士向他脱帽行军礼,当地群众忍住巨大悲痛,选了一口上好的棺材,将他安葬在杨梅头山上一个无名处。战士们失声痛哭,警卫员从他身上翻出一首小诗,政委李井泉流着眼泪读着:自古英雄多宏志/血性男儿应图强//封侯拜相非吾愿/革命成功便还乡//几番梦见井上月/君牵儿女村前望//人间恩爱难相聚/缘为穷人求解放。在场的人无不掩面而泣,一代著名红军将领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葛坳杨梅头山上,年仅33岁。

       不久,独立3师调到寻乌去了,独立3师走后,就安排了模范少队、模范营围困杨梅头。

      

     (五)

      1932年农历六月,政府提出用“水攻”方法水淹杨梅头“土围子”,发动群众去作水陂。在“土围子”西边的隘口,做起水陂来拦阻河水,先用松树横架,然后倒得黄泥土去填,由于没有经验,水陂做不好,河水满了会漏,导致蓄水行动失败。

       就在红军束手无策之时,有人提出使用竹篓装好石头来做拦坝。于是邀请当地的竹匠,用竹子编织成竹篓,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当时宣布凡是烂泥垅到乌石垅一带的竹子一起都砍掉,用来作水陂。后来采用两边用竹篓,在篓中倒小石子,中间横大松树,在大松树上挖一个洞流水,当全部水陂加高加固后,就把大松树上的洞堵塞,水就自然高涨,这样浸到水的土围就瞬间倒塌了。

     “土围子”内的人看见土围围墙倒了,惊恐万状。这时天将蒙蒙亮,红军以点亮木把为信号发起总攻,从东、南、西三面方向,朝着“土围子”齐攻,两个靖卫团总自杀,匪军部分逃走、部分被俘,缴到枪40多条,东西无数,红军终于攻占了杨梅头“土围子”。

       1932年7月,红独立3师与红独立6师合编为红二十一军,其编为二十一军的61师。

       

       完稿2023年5月6日于都河畔

       注:参考资料来源《参加座谈会的葛坳公社老干部回忆资料》《中国苏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