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啥最美?——最美不过扬州景。尤其在三年疫情过后,随着放开的脚步,游客积蓄了几年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激情喷薄而出,更为古城平添了诱人春色。
四月天的扬州景,美就美在她的内涵她的气质她的风韵她的文化底蕴。
如果说四月的古城扬州是一幅如诗如画的长卷,随意翻看哪一章哪一页,多数都演绎着悠久历史的典故,都浸润着扬州文化的厚重。
仅看瘦西湖公园。据传,当年扬州盐商江春神通广大——为弥补乾隆皇上游览瘦西湖时此地无白塔的缺憾,立马花重金买来北京北湖白塔图样,一夜用盐巴堆积成塔以假乱真。当然,事后又集资在塔基上仿造北京白塔建造了扬州白塔。如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见白塔隐隐,与碧水相映,与诸景相衬,无疑是一个绝妙点缀。
瘦西湖二十四桥景区,个中熙春台,1986年依据史料复建。她会引导你穿越时空,放飞想象,遥想当年,富豪达官们熙熙攘攘,争相为乾隆母亲祝寿。那碧瓦飞甍,那富丽堂皇,绝对的皇家气派。
熙春台门前那近千平米的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方轨”,更见那碧波涟漪瘦西湖之水,放眼望去,前方扬州标配五亭桥、白塔等隐约可见,左侧二十四桥等映入眼帘。这种建筑群形式在江南园林中实为罕见。
我曾采访过负责复建熙春台的专家。他说为力求再现历史真面目,复制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扬州熙春台图样,后来施工过程中挖到两块基石,佐证当年熙春台就在此地。
熙春台内,一楼大厅,大型壁画玉女月夜吹箫图精美呈现扬州漆画工艺,浪漫再现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境。大厅四角各有一扇圆形月洞窗,巧妙体现唐代诗人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赞誉。
那天,我登上二楼,除品茗听筝,还凭窗远眺:画舫悠悠,柳丝缥缈,极目,平山堂隐约可见,好一个“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难怪熙春台门前石碑要刻上毛体的小杜(杜牧)诗句,前两句意境登上二楼便可寻,后两句楼下即可见。难怪唐代浪漫诗人杜牧夜难入眠,乐不思归,由衷慨叹:“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在夸娉娉袅袅美少女,也在赞烟雨朦胧扬州景吧?
瘦西湖畔,新添诗圣李白雕塑,穿越时空吧,与酒仙干杯!我身后石壁上刻有他送友人孟浩然之广陵千古名诗。
四月天的扬州景,美就美在古城就是浑然一体的大园林。无论瘦西湖个园何园,还是数百条大街小巷,那百媚千娇,那婀娜多姿,让人自然想起江南女子由内而外的美丽。
正在阔步迈向世界级园林的瘦西湖,她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动人。尤其在人间四月天,漫步湖畔,春柳长堤,但见几步一柳一桃,加之山茶、石榴、杜鹃等花树陪伴,更觉舒卷飘逸,窈窕多姿,万般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1987版《红楼梦》是很多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当年剧组拍摄时,多次来瘦西湖取景。黛玉葬花、元春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踏步于长堤,只要稍稍翻一下红楼印记,那一幕幕场景,一个个人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说起园林,个园的四季假山,何园的复道回廊片石山房,早已闻名遐迩,誉满天下。就说近年来陆续成型的数百个私家园林,散落在古城各个方位,如一粒粒珍珠,镶嵌在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再现盛唐“园林多是宅”的美丽清雅。随意走进哪家,主人都会热情介绍他的精美构思和他的雅致布局。
想观赏戴望舒《雨巷》中的意境么?
那就到扬州来一次古巷游。在扬州老城区,明清时期留下的500多条老街古巷,东西南北,密如蜘蛛网。四月天,古街东关街,人头攒动,暂且不说。还是移步,走进古巷“捉迷藏”吧。家住古城时,我就很喜欢穿行于古巷,有时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脚下,青砖路面,逶迤伸展,扑朔迷离,曲径通幽。巷道两旁,墙壁上的花花草草,春色迷人,风采别样。春雨绵绵时,若走进一人巷,说不定那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正向你款款走来。那丁香花的幽幽香气正在你头顶飘逸……
想观赏一路楼台直到山么?想与仙子共舞么?
别忘了扬州人似乎特喜欢“二十四”。其一,跻身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其二,从护城河畔的御码头坐船西行再北上,沿途有二十四景。其三,诸多景中有二十四桥……
还有,别忘了看琼花(聚八仙)。此花多数聚集于公园广场绿化带,4月中下旬,正是奇特花型洁白琼花盛开之时,置身于古城,即置身于花丛之中。传说隋炀帝就是为了南下扬州观赏琼花,人工开凿古运河。如今,扬州市花琼花不再是帝王独享,寻常百姓烟花三月时,都可与琼花仙子共舞。
四月天的扬州景,美就美在她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几十年来,大园林古城各景区各景点的陆续修缮,保护与改造兼顾,古色古香与现代气息并蓄,都在精心体现这一辉映。
就说近年来,古运河两岸的巨大变化。多年前,古运河就是一条沉睡的混浊的河。如今,白天,碧水映蓝天,夜晚,欢声伴笑语。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与隋炀帝调动千军万马开凿的运河完全契合。运河穿城而过,两岸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新建三湾公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必去打卡地,可辅助你更多地了解运河的前世今生及运河风光带。
坐画舫,沏一壶淡荼,观两岸风景,夜游古运河,观光效果最佳。两岸五彩缤纷的灯光,给古老的运河披上神秘的面纱,历史遗迹与人文景观,瞬间变得更加魔幻。岸边,歌声袅袅,舞步翩翩。我常去运河边跳舞,跳着跳着,便感觉天上人间傻傻地难以分辨。
再看去年刚改造的扬州北护城河。她东起古运河,西至瘦西湖西园曲水景点,沿岸分布天宁寺、御码头、史公祠、冶春荼社等名胜古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条河百姓用于汰衣洗菜。如今,南岸步道,成了人们休闲好去处。
一路古树葱茏,有的弯弯曲曲,与清澈河水相映成趣。我常在河边走,尽览小桥流水古树古风韵。尤其夜晚,五彩灯光在河面闪烁,常有游客或居民拍摄美图心融其景。
我喜欢步道徒步,三步一声控,人刚走过,留下星星点点的亮光,回首观望,光点尚未消失,再踩前行人留下的光点,犹如腾云驾雾,星星伴我而行,脚步跟着轻盈。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让我感觉人间天上浑然一体,妙不可言啊!
扬州最美四月景,景上添花扬州情。今年烟花三月,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扬州人张开双臂欢迎一批批佳宾。
机关免费停车,导停人员笑脸相迎,众多游客热心点赞。
志愿者为北京盲人接站,全程陪同,护驾游玩,让他们圓了多年扬州梦。
大学生志愿者穿行于何园,为八方佳宾讲解景点典故,并送上暖心服务。
今年三月以来,古城市中心文昌阁志愿服务驿站,天天有人值班,问个路喝个水,众多细小需求都能得到热乎乎的满足。
4月9日起,古城微巴一号线二号线试运行,串联起扬州众多景点。票价低,班次多,坐上微巴,穿行古城,眼观窗外街景,随意停靠沿途景点,个园何园东关街皮市街东关古渡运河两岸……随你上车或落脚。
一道道人文风景线,在一个个令人惊艳的春色中徐徐舒展。
1300多年前,酒仙诗圣在黄鹤楼目送友人孟浩然孤帆之远影,“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梦幻,随“碧空尽”,氤氲了多少文人的诗意情怀,浸染了无数游客的热切向往。
来一次深度游览吧。至少两天一夜,赏扬州美景,听扬州故事,品扬州美食……才不枉来一趟无数文豪在此流连忘返诗意大发的古城扬州。